八下第一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一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6 19: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课题:《藤野先生》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来组织的。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2.教学重点
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3.教学难点
深入领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对鲁迅的情况都已了解,而且学生能自己利用工具书认读字词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初步分析出人物形象。
2、“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可能不甚理解,教师要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积累掌握文中的字词。通过默读,初步感知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体会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构建动场---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鲁迅、《朝花夕拾》
板书“鲁迅”,同学们,还记得这个人吗?(学生介绍鲁迅情况
)说一说他的情况。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里,鲁迅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默读课文,感知人物
1、检查预习
2.快速默读课文,以“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通过检查预习,积累掌握文中的字词。通过默读,初步感知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读音正确;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表述通顺流畅。
三、交流探讨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学生速读课文,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
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2.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讨论交流积极、表述通顺流畅。
四、综合建模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当堂检测】
1、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
2、“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和对科学的--------态度。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一个
的人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在东京 
在仙台 
在北京
【作业设计】
A层:1、抄写注释中词语。2、仿本文写人的方法,写本班的一位同学的外貌及性格特征。
B层:1、抄写注释中词语。2、摘抄一段写人的文段,要有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
一、构建动场
回顾上节概要,导入本文怎样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学习活动】研读课文,探究感情
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2、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作者怎样的情绪?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明确:
(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明“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读第5语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
(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
(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爱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4)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设计意图】活动设计为达成教学目标3“体会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讨论交流积极,表述通顺流畅。
三、综合建模
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当堂检测】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1.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时间先后
2、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暗线: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东京---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
-----初到仙台医专的职员----------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看电影事件
【作业设计】
1、学习检测第一部分(必做)
2、练习四2(选做)
【作业设计】
A层:1、学习检测第一部分。2、练习四2
B层:学习检测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