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23.马说◆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卒谥“文”,也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倡“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其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主题解说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利用。◆疑难探究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A 只是 两马并驾 用 这样 犹,尚且 怎么 表转折,连词,可是 表修饰,连词 助词,的 代词,它,指马 4.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____”,意思是_______
(2)才美不外见 “__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
(4)其真无马邪 “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食饲喂养见现显露材才才能邪耶表疑问,相当于“吗”C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7.按要求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 9.翻译下列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马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马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1.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修辞:排比。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12.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二)
【甲】《马说》(内容略)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①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④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⑤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⑥,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⑦欲致士⑧,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⑨,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释】①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②涓人:近侍之臣。③安事:要……何用。④捐:弃。⑤之:指死马。⑥期年:满一年。⑦诚:真心。⑧致士:纳贤士。⑨见事:被重用。用鞭子打 买 它(的)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14.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15.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言之有理即可)17.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①新伯乐相马 ②伯乐收了好处费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画面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上面的两幅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略。(提示:①要加大对受贿、行贿者的惩处力度;②名人须自重;③纸终究包不住火)(言之有理即可)被拍了马屁的伯乐信口胡言猪向伯乐行贿,得到“千里马”的称誉后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