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课题:第六单元文言文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文言文阅读理解是中考,也是各个学段必考内容,这类文章的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学生往往理解不到位,或者不会规范作答,因此考前有必要进行集中指导、训练。
2.教学重点
1)文言文字、词、句的掌握。2)文言文名句的理解与运用。
3.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及理解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知26—28课的内容、常识。
1.
学生基本能通过查找课本和工具书找到相关内容
2.
考试时有哪些题型,该如何解答需教师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文言文阅读。
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明白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识记必背古诗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答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并能互相交流经验。【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构建动场
导入,点明复习内容26-29课,指明考试涉及题型
二、
自主学习
【活动一】梳理知识
学生自背注释
幻灯显示,引导梳理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中的“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文言文阅读”。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用心记忆、梳理。
三、
交流探究
【活动二】练习运用
《三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属引凄异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答谢中书书》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了
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表现了
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了
之美。
《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
窗户
)
B.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
)
C.怀民亦未寝(
睡觉
)
D.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观潮》
1.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⑴方其远出海门(
)
(2)为火所焚(
)
2.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3.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湖心亭看雪》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⑴是日更定(
) ⑵余拿一小船(
)
2.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余: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间
C.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及下船
及郡下
4.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A.舟子:舟子喃喃曰
左右舟子各一人
B.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饮: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中的“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明白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识记必背古诗文的方法。”和3中的“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答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并能互相交流经验”。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理解准确,语言表述通顺流畅,条理清晰,理解到位
四、综合建模
组内互批所做试卷,及时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
【板书设计】
略(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随机板书)
【作业设计】
A层:先把自己的错题更正,再根据自己的错题设计一份试卷
B层:把自己的错题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