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拼音,写词语。
mó guǐ( )
yì chù( )
shū jí( )
kǒnɡ bù( )
téng tòng( )
jiù jiu(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死得其所 ( )
①处所 ②量词 ③明代驻兵的地点
2.精兵简政 ( )
①专一,深入 ②完美 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
3.背井离乡 ( )
①脊背 ②离开 ③
违反,违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改为陈述句)
2.
他在读书。(扩句)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jiā
jiá)衣,母亲带她到娱(yú
wú)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 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pì
bì)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
1.用“ ”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
改写句子,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什么 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1)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2) 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3.这个片段中描述了 、 、 三组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的 、 、 等,使得 的“我”、 的敌人、 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4.说说父亲面对如此紧张的局面还能一直沉着、冷静、坦然地面对的原因。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活雷锋——朱伯儒
朱伯儒伯伯高高的个子,他那双深沉的眼睛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严厉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热情帮助别人。人民的疾苦牵动着他的心,他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
朱伯伯关心他人的事迹多得很。
在河南省内乡县时,他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困苦,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子,要她把家里的旧衣服多寄些来给群众。
在武汉空军基地上,身为民工大队长的朱伯伯,成天和民工一起艰难地施工,他流的汗从不比民工少。民工的家属到工地探亲,他总是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自己和民工挤在一起过夜。民工胡士元是个能干的好青年,可是身体弱,家庭生活又困难,他生病以后一连五年,都是朱伯伯为他出钱治病,接济他全家人的生活。
1975年,在火车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突然患病急需输血。朱伯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又改变了自己的路线,一直把这位老人送回家。||
是什么力量促使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呢 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名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要尽力去帮助他们。”
朱伯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素不相识:
毫不犹豫:
2.这篇短文写了朱伯伯关心别人的哪几件事
3.写出第二部分的段意。
4.文中哪几句话说明了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的原因
六、习作。
任意选择本组中的一篇课文,写一篇读后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联系课外阅读的一些革命题材的文章或书籍,写一篇演讲稿。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提升练习
一、魔鬼 益处 书籍 恐怖 疼痛 舅舅
二、1.① 2.③ 3.②
三、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2.好学的他在认真地读书。 3.我看到了脸。
四、1.jiá
yú pì
2.(1):“什么 爹!” (2)“什么 ” ,“爹!”
3.“我” 父亲 敌人 动作 神态 语言 害怕 残暴 临危不惧
4.对革命忠贞不渝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及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使得父亲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五、1.根本就不认识。 一点儿也没有思考,立刻。
2.给群众寄衣服;帮助民工;给素不相识的老人输血。(提示:通读全文后,我们可以发现第3、4、5自然段分别写了朱伯伯关心别人的三件事。)
3.朱伯儒伯伯热心帮助别人。(提示:文章用“‖”划分出了三个部分,读了第二部分不难发现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写朱伯伯帮助别人的具体事例的。)
4.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名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要尽力去帮助他们。”(提示: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的内容正是在写朱伯伯为人民做好事的原因。)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