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2-25 15: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表述错误的是(  )
A.应当根据天气情况选择穿衣
B.荷兰人利用风车抽水造陆
C.阿拉伯人头戴头巾是因为怕冷
D.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
2.下列常见图例与地理事物搭配有误的是(  )
A.
B.
C.
D.
3.读图:关于下面两幅图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大,显示的范围广
B.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小,显示的范围广
C.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内容更简略
D.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小,内容更详细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20000
B.1:2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D.
5.关于图中该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6.人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因为(  )
A.太阳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不停地自转
D.太空在旋转
7.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7°S
C.15°W,25°S
D.15°W,25°N
读图“地球经纬网图”,完成8﹣﹣9题.
8.地球仪上,下列那条纬线最短(  )
A.30°S
B.86°N
C.5°N
D.10°S
9.图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丙的南方
B.甲位于乙的东方
C.乙位于丙的东北
D.丙位于乙的西北
10.如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表示大陆架的是哪个区域(  )
A.①
B.②
C.③
D.④
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实行人类首次黄球航行,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次环球航行中,麦哲伦的船队从出发点依次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2.有图可见,船队绕过好望角时,船员看到的大洲②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13.读世界某地区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陆地面积大,为大陆
B.B处为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运河
C.C处为大陆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半岛
D.D处陆地面积较小,为岛屿
14.读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
B.1100米
C.2900米
D.600米
15.如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130米
B.180米
C.150米
D.210米
16.沿甲乙丙丁四条线路登山,坡度最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
A.①陡崖②盆地③山谷④山峰
B.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脊④山峰
C.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脊④盆地
D.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谷④盆地
18.下列世界之最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最大盆地﹣刚果盆地﹣北美洲
B.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C.最大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D.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非洲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大洋洲板块
20.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21.某地2015年人口出生率为1.7%,死亡率为0.4%,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3%
B.1.3%
C.1.5%
D.2.1%
22.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读图,完成23﹣﹣24题.
23.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杰米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24.杰米的故乡位于的大洲是(  )
A.
B.
C.
D.
25.下列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26.当代世界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英语,汉语
B.英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27.如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8.下列各民居适宜湿热气候的是(  )
A.
B.
C.
D.
29.发达国家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
A.在泰兴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
B.在中国可以买到产自美国的最新手机
C.中国的棉花、淡水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
D.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
 
二、非选择题
31.读某市缩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宾馆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是  千米
(2)宾馆位于火车站的  方向,铁路走向大致是  走向.
(3)星期天,小悦、小亮、小畅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北方向的运动场集合,该运动场指的是  (填代号)
(4)假如某一天刮起西北风,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
3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B、D两点的经纬度
B  D  
(2)位于中高纬度分界上的点是  .
(3)A在B的  方向,D在C的  方向.
(4)A、B、C、D各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5)由B点向东,图中方向不改变们能否回到B点?  (能、否),理由  .
3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比例尺用文字式表述应为  .
(2)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  (填方向)
(4)小清河画有甲、乙两条支流,其中支流  河画错了,原因是因为  .
3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M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一条经线,该经线是  (20°W或160°E).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填序号),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填序号).
(3)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  洲、非洲和南极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  (东或西)半球.
(4)B、D两洲的分界线甲是  .A、E两洲的分界线中的河流是  .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从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面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35.如图表包含以下信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在不同海报高度的分布,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亚欧非三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读图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
欧洲
非洲
人口数(亿)2001年
37.20
7.27
8.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0.1
2.4
(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  洲.
(2)亚洲的  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亚洲北部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3)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
(4)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5)表中欧洲的人口子安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有  .
36.读“世界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2)D大洲的居民以  人种为主.
(3)三大宗教中,  教主要分布在B、D和F三个大洲.
(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A、C、E三个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属于  国家.
(5)下列图标代表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B大洲的是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表述错误的是(  )
A.应当根据天气情况选择穿衣
B.荷兰人利用风车抽水造陆
C.阿拉伯人头戴头巾是因为怕冷
D.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解答】解:阿拉伯人头戴头巾,身着白色长袍是为了隔热和减少风沙的侵入,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选项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常见图例与地理事物搭配有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图例和注记.
【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图例一般附在地图上.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解答】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是首都,B表示的是铁路,C表示的是运河,D表示的是河湖;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3.读图:关于下面两幅图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大,显示的范围广
B.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小,显示的范围广
C.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内容更简略
D.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小,内容更详细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较两幅地图可知,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广,内容简略;北京市地图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更详细.
故选:B.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20000
B.1:2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D.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解:400米=4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0厘米÷40000厘米=1/2000,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米.
故选:B.
 
5.关于图中该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0°~30°定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解答】解:从经纬网图看出,图中该点的经纬度是(40°W,50°N).从该点的经度得知,其位于西半球,从该点的纬度得知,该点位于北半球,属于中纬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6.人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因为(  )
A.太阳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不停地自转
D.太空在旋转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地球公转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我们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属于昼夜交替,这是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
故选:C.
 
7.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7°S
C.15°W,25°S
D.15°W,25°N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15°W,25°S.
故选:C.
 
读图“地球经纬网图”,完成8﹣﹣9题.
8.地球仪上,下列那条纬线最短(  )
A.30°S
B.86°N
C.5°N
D.10°S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解答】解: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也就是说,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依据题意.
故选:B.
 
9.图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丙的南方
B.甲位于乙的东方
C.乙位于丙的东北
D.丙位于乙的西北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甲位于丙的正北方向,甲位于乙的正西方向,乙位于丙的东北方向,丙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故选:C.
 
10.如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表示大陆架的是哪个区域(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海底地形.
【分析】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所示的是大陆架,②是大陆坡,③是海沟,④是大洋中脊.
故选:A.
 
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实行人类首次黄球航行,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次环球航行中,麦哲伦的船队从出发点依次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读图可知,麦哲伦的船队从欧洲的西班牙出发,向西先后经过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经过大西洋,回到了西班牙.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2.有图可见,船队绕过好望角时,船员看到的大洲②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读图分析可得,①是欧洲,②是非洲;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故选:B.
 
13.读世界某地区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陆地面积大,为大陆
B.B处为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运河
C.C处为大陆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半岛
D.D处陆地面积较小,为岛屿
【考点】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分析】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通道,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解答】解:A是澳大利亚大陆,陆地面积较大,故A叙述正确;
B处为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故B叙述错误;
C处为大陆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半岛,故C叙述正确;
D处陆地面积较小,为岛屿,故D叙述正确.
故选:B.
 
14.读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
B.1100米
C.2900米
D.600米
【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2000米,乙地的海拔是9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0米﹣900米=1100米.
故选:B.
 
15.如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130米
B.180米
C.150米
D.210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解答】解:读图可知,山峰a的海拔高度在150米到200米之间.根据题意.
故选:B.
 
16.沿甲乙丙丁四条线路登山,坡度最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丁线路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故选:D.
 
17.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
A.①陡崖②盆地③山谷④山峰
B.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脊④山峰
C.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脊④盆地
D.①陡崖②鞍部③山谷④盆地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知,①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②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故选:D.
 
18.下列世界之最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最大盆地﹣刚果盆地﹣北美洲
B.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C.最大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D.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非洲
【考点】主要地形区.
【分析】世界之最的地理事物很多,如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亚洲的珠穆朗玛峰.
【解答】解: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故A错误;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故B正确;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故C错误;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亚洲的珠穆朗玛峰,故D错误.
故选:B.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大洋洲板块
【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分析】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0.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考点】板块的运动.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从图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①山脉为阿尔卑斯山,②山脉为喜马拉雅山,两山脉受挤压,都将被抬升.
故选:B.
 
21.某地2015年人口出生率为1.7%,死亡率为0.4%,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3%
B.1.3%
C.1.5%
D.2.1%
【考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解答】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0.4%=1.3%.
故选:B.
 
22.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依据题意.
故选:C.
 
读图,完成23﹣﹣24题.
23.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杰米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解答】解: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因此杰米来自于非洲,属于黑种人.
故选:B.
 
24.杰米的故乡位于的大洲是(  )
A.
B.
C.
D.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A为南美洲,B为非洲,C为大洋洲,D为南极洲.非洲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其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依据题意.
故选;B.
 
25.下列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大宗教有自己的信仰和建筑特点.
【解答】解:根据图中建筑物的特点可以看出,A为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B为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C是佛教的宗教建筑.
故选:C.
 
26.当代世界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英语,汉语
B.英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考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解答】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7亿多,中国主要使用汉语,另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使用汉语,因此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国的殖民地曾经遍布全球,英语也随之传播,因此英语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故选:C.
 
27.如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影响聚落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矿产资源、政治、军事、旅游、宗教等.
【解答】解:地形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城市的优越区位.
故选:D.
 
28.下列各民居适宜湿热气候的是(  )
A.
B.
C.
D.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人民的生活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民居多竹楼或木楼.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湿热的气候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9.发达国家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分析】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解答】解:图中①是非洲,②是欧洲,③是亚洲,④是南美洲.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以欧洲最为集中,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都分布于北半球.
故选:B.
 
30.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
A.在泰兴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
B.在中国可以买到产自美国的最新手机
C.中国的棉花、淡水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
D.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
【考点】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分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地区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解答】解: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在泰兴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是本国内的商业活动,所以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范围.根据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1.读某市缩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宾馆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是 1.8 千米
(2)宾馆位于火车站的 西南 方向,铁路走向大致是 南北 走向.
(3)星期天,小悦、小亮、小畅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北方向的运动场集合,该运动场指的是 b (填代号)
(4)假如某一天刮起西北风,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逆风 .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断方向;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解答】解:读图可知,(1)宾馆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60000=180000=1.8千米
(2)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宾馆位于火车站的西南方向,铁路走向大致是南北走向.
(3)星期天,小悦、小亮、小畅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北方向的运动场集合,该运动场指的是图中的b代号.
(4)船从A处划向B处,是从东北向西南,假如某一天刮起西北风,船从A处划向B处,是逆着风向前进的.
故答案为:
(1)1.8;
(2)西南;南北;
(3)b;
(4)逆风;
 
3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B、D两点的经纬度
B 70°E,30°S D 30°W,50°N 
(2)位于中高纬度分界上的点是 C .
(3)A在B的 西北 方向,D在C的 西南 方向.
(4)A、B、C、D各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B ,位于西半球的是 D .
(5)由B点向东,图中方向不改变们能否回到B点? 能 (能、否),理由 向东是沿纬线,纬线的形状是圆圈 .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70°E,30°S;D点的经纬度是30°W,50°N.
(2)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位于中高纬度分界上的点是C(60°N).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在B的西北方向,D在C的西南方向.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A、B、C、D各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B,位于西半球的是D.
(5)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由此可判定,由B点向东,图中方向不改变们能回到B点.
故答案为:(1)70°E,30°S;30°W,50°N;(2)C;(3)西北;西南;(4)B;D;(5)能;向东是沿纬线,纬线的形状是圆圈.
 
3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比例尺用文字式表述应为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千米 .
(2)图中A点的海拔是 200 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300 米.
(3)图中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 自北向南流 (填方向)
(4)小清河画有甲、乙两条支流,其中支流 甲 河画错了,原因是因为 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用文字式表述应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千米.
(2)图中A地的海拔为200米,B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00米﹣200米=300米.
(3)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图中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自北流向南.
(4)小清河画有甲、乙两条支流,其中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处不能形成河流.
故答案为:
(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千米;
(2)200;300;
(3)自北向南流;
(4)甲;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3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M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一条经线,该经线是 20°W (20°W或160°E).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④ (填序号),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③ (填序号).
(3)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 欧 洲、非洲和南极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 东 (东或西)半球.
(4)B、D两洲的分界线甲是 巴拿马运河 .A、E两洲的分界线中的河流是 乌拉尔河 .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从 大西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面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经线M是20°W.
(2)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④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③印度洋.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欧洲、非洲和南极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0°,0°;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
(4)图中B为北美洲、D为南美洲,两洲的分界线甲是巴拿马运河.A为亚洲、E为欧洲,两洲的分界线中的河流是乌拉尔河.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大西洋的两岸轮廓相似面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答案为:(1)20°W;(2)④;③;(3)欧;东;(4)巴拿马运河;乌拉尔河;(5)大西.
 
35.如图表包含以下信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在不同海报高度的分布,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亚欧非三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读图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
欧洲
非洲
人口数(亿)2001年
37.20
7.27
8.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0.1
2.4
(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 欧 洲.
(2)亚洲的 东 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亚洲北部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纬度高,气候寒冷 .
(3)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平原 .
(4)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B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5)表中欧洲的人口子安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有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解答】解:读图及资料分析可知:
(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欧洲.
(2)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亚洲北部的B地人口少的原因则是纬度高,气候寒冷.
(3)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平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
(4)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5)表中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故答案为:
(1)欧;
(2)东;纬度高,气候寒冷;
(3)平原;
(4)B;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36.读“世界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
(2)D大洲的居民以 白色 人种为主.
(3)三大宗教中, 基督 教主要分布在B、D和F三个大洲.
(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A、C、E三个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属于 发展中 国家.
(5)下列图标代表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B大洲的是 C .
【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洲界线;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解答】解:依据大洲位置及轮廓,读图分析可知,A为亚洲,B为北美洲,C为南美洲,D为欧洲,E为非洲,F为大洋洲.
(1)A、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D大洲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3)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B、D和F三个大洲.
(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A、C、E三个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5)下列图标代表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B大洲的是联合国总部,C为联合国标志.
故答案为:(1)苏伊士运河;(2)白色;(3)基督;(4)发展中;(5)C.
 
2017年2月23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