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画家和牧童-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画家和牧童-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6 13: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师板书课题。
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
生:画家和牧童。
(师贴画家和牧童的图片、画箭头)
2、读文,整体感知。
师:一个“和”字把两个人连在一起。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有什么故事?打开书,自由读一遍,然后用几句话简单说说这个故事。
二、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2段。
1、找句子。
师:你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这《斗牛图》是怎么画出来的,默读第2段,画出写戴嵩画图的句子。
(生边读边找,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谁大声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同意吗?
生:同意!
2、尝试提问并解答。
师:再读读,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比比谁会提问题!
生:什么叫浓墨涂抹?什么叫轻笔细描?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好!遇到新词,咱们可以顾名思义,根据字面理解意思。
生1:“浓墨涂抹”就是用很浓的墨水涂画,轻笔细描就是用笔很轻、很细心地描画。
师:恩!谁学过国画,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2:画荷花时是用浓墨涂抹的,画菊花的花瓣就该轻笔细描。
师:很形象!《斗牛图》属于国画,是用毛笔、水、墨水在纸上或绢上画成的,看!(播放课件)这就是——
生:浓墨涂抹
师:这就是——
生:轻笔细描
3、指导读词语。
师:根据你看到的读这两个词儿!
生:浓墨涂抹(大声地)
生:轻笔细描(小声地)
4、指导读整句话。
师:把整句话连起来读!
(学生读整句话)
师: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戴嵩画技果然高超,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快。(板书:画技高超)他刚画完,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出示)商人称赞到——
(二)、指导朗读大家称赞戴嵩的话。
1、出示句子,找同义词。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出示)
师:教书先生赞扬到——
生:“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出示)
师:在这三句话中,有三个词是同义词,你发现了吗?把他们画出来!谁来说。
生:是夸赞、称赞,赞扬。
师:好眼力!这三个词儿都表示夸奖、表扬的意思。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词语)
2、指导读句子。
师:什么时候谁夸过你,被夸奖的时候你感觉怎样?
生1:我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夸了我,我可高兴了!
生2:我读课文读得有感情,全班同学把掌声送给我,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师:得到称赞很开心,学会欣赏别人更厉害。谁替商人夸夸戴嵩?
(生1读。)
师:能加上动作吗?再试试!
(生1再读。)
师:比第一次读得好。“绝妙之作”后面是个——
生:!
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赞美、夸奖。
师:好悟性,再给你一次机会!
(生1第三次读。)
师:这位商人马上要花大价钱买画了!读书就该这样,只有用心读,才能一遍比一遍好!谁还想替教书先生夸夸戴嵩?举手的同学请起,这个机会给你们!
(举手同学一起读教书先生的话)
师:谁想再一次展示自己?相信自己,你能行!我读旁白。
(全班齐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师读旁白)
3、夸一夸,理解纷纷夸赞。
师:好!如果你也在场,你能自己夸夸戴嵩吗?可以用这些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出神入化
绝妙之作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生1:戴嵩,你的《斗牛图》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啊!
生2: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简直是出神入化!
生3:这牛真是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啊!
师:刚才商人、教书先生、他、她一个接一个、接二连三地夸赞戴嵩,这就叫“纷纷夸赞”,再读,记住它。
(生齐读“纷纷夸赞”

师:夸赞的反义词是——
生:批评。
师:牧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批评了戴嵩。咱们一起写!
(板书:批评
生书空)
师:牧童在哪里?
(三)、学习5、6自然段。
1
、指导读牧童的话。
(生1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2:声音不够响亮。
师:你为什么这样说?
生2:课文中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所以应该读得响亮一些。
师: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
(生2读)
师:(点头)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挤进来,他一定——
生:很着急,迫不及待!
师:对了!读出心情,你读。
(生3读)
师:谁敢说自己读得比他还好?
(生4读)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好极了!这一喊把围观的人喊呆了。仔细观察围观的人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生观察课文插图)
师: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生1:围观的人都都呆住了,有的不停地摸着胡须,有的瞪大了眼睛,还有的伸长了脖子,他们都在想:大画家怎么可能出错呢?
生2:围观的人都呆住了,有的紧盯着画面,有的瞪大了眼睛,还有的伸长了脖子,他们都在想:到底错在哪里呢?
3、指导读戴嵩的话。
师:是啊!这一喊果然像炸雷,再看图,戴嵩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怎样?
生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面带笑容地说。(和蔼、温和)
师:……就是很和蔼。现在我是牧童,谁来读戴嵩的话?
(生1读)
师:太严肃了,谁再试试?
(生2读)
师:很温和,也很诚恳!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
(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师:那我就说说你的错误吧!
(出示牧童的话)
4、理解牧童的话。
师:谁抓住机会读牧童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
(一生读牧童的话)
师:谁来汇报?
生1: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翘不起来的。
生2:戴嵩画的尾巴是翘起来的,所以错了。
生3:牛在驱赶牛蝇,尾巴才会翘起来。
师: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
生:想!
师: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生默读牧童的话)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谁来说?
生1:牧童整天和牛在一起,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戴嵩却没见过。
生2:可能见过了,但没有看清楚。
生3:牧童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相机板书:观察细致)
师:你们的发言很精彩!我突然想起一个人——骆宾王,他七岁写下《咏鹅》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鹅——
(师生齐背古诗《咏鹅》)
师:骆宾王把鹅描写得那么传神,靠的也是观察。看来咱们也应该多留心身边的事物。
5、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品质。
师:德国有一位哲学家叫歌德,他说过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读旁白,男生当画家,女生当牧童,分角色读对话,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家?
(男女生分角色读)
生:我看到了一位谦虚的画家。
生:我看到了一位能知错改错的画家。
(相机板书:虚心)
师:是呀!大画家多谦虚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议,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最著名的《斗牛图》。看到这幅画,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生1:谢谢你!可爱的牧童。
生2:牧童,你可真勇敢!
生3:牧童,你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真了不起!
(相机板书:勇敢)
师:这也正是画家向牧童道谢的原因。(板书:道谢)
三、回归整体,感悟品质。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本,和他们一起演绎这个故事。旁白部分一起来,你当画家,你当牧童,你当商人,你当教书先生。
(全班分角色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欣赏名画。
师:戴嵩给我们留下了《斗牛图》,许多著名画家也给我们留下了绝妙之作。看!
(生欣赏名家名画)
五、说说写写、思维训练。
师:欣赏完他们的作品,咱们也来露一手。你能用这些词说句子吗?可以先说说这节课的情况。
(出示课后的“读读写写”)
生1:后面听课的老师一会儿听我们上课,一会儿记录我们上课的表现。
生2:上课了,我们一会儿倾听别人精彩的回答,一会儿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生3:他的表演一结束,就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生4:少漳的字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来欣赏。
师:把你的句子写下来,把字写端正。
师:送大家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师:练字要练姿,提笔即是练字时。
师: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有出色的表现,下面我带你们到作业超市购物!
六、自选作业:
1、必选。
把课文朗读给家人、邻居、小朋友听,并记录他们的评语。
2、自选。
①词语加油站。
出神入化
绝妙之作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②名人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