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1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1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2-26 21:41:29

文档简介

巩固练习: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指出是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并说明理由。
①一个玻璃杯从高空落到水泥地面会摔碎.
②同号两数相乘,积为负数.
③行车到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一定遇上红灯.
④没有水分种籽会发芽. 
⑤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⑥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圆柱体,截面是圆.
挑战自我:
从4名女生和6名男生中选6名同学参加智力竞赛,试判断当男生为多少名时,女生莉莉当选是(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通过做实验初步体会实验估计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
能够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建立随机观念.
经历猜想、实验、搜集分析、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板书
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组别



盒号
红球数
必然事件:
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确定事件{
不可能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
事件
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事先无法肯定会或不会发生的事情.
活动说明
师生活动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激情引趣
利用回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及鸡蛋和橡皮从一定的高度掉到坚硬的地上是否会碎的演示实验,设问:同学们都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吧?这个宋国人一定会再次捡到兔子吗?我手里是一只生鸡蛋和一块橡皮,生鸡蛋从这个高度掉到坚硬的地上一定会碎吗?橡皮呢?
由此创设问题情景: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不会发生的,还有许多事情是不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第九章我们要研究的可能性问题,今天我们探究第一节: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板书]
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二、活动探究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盒球(学生看不见盒里的球,其中1号全是红球,2号全是蓝球,3号红球蓝球混合),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每组选一位代表主持自己组的摸球活动,并负责统计数据。
摸球的规则是:每人只能摸一只,摸完之后要放回箱中,每次摸球前组长要把箱子里的球
观察多媒体及演示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试验过程,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由故事及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恰恰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营造了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为第九章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未知的情况下摸球,看到盒中的球时恍然大
摇匀。
活动结束后由主持者统计摸球情况,填写在黑板上的表格中。然后打开每个盒子,把盒子里的球展示给大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事先能看到盒子里的球的情况,你最想选几号盒子?为什么?最不想选几号盒子?为什么?在3号盒子里摸球的结果呢?
然后让学生根据盒子里球的情况得出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明确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
巩固练习
快速抢答: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指出是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并说明理由。
①一个玻璃杯从高空落到水泥地面会摔碎.
②同号两数相乘,积为负数.
③行车到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一定遇上红灯.
④没有水分种籽会发芽. 
⑤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⑥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圆柱体,截面是圆.
学生抢答,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最后引导学生找寻迅速判断确定事件及不确定事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改变第①个问题的前提,让学生重新判断,藉此机会渗透:一个事件在前提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在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间相互转化。
三、思维创新
活动1: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着很多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事例,下面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对抗练习,其中一人出题,一人回答,出题者举出生活和学习中的确定事件及不确定事件的事例,答题者进行判断,要具体说清楚是什么事件,并陈述理由。
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每次的出题方和答题方。
教师组织一定时间的交流,交流后提出问题:刚才掷硬币的时候,你是怎样保证掷币结果对你们双方是公平的?
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概率实
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定义。
以抢答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积极性。教师引导进行方法和规律的总结。
学生以掷硬币的方式进行问题游戏,整个过程放手给学生。
通过探讨,辩论,潜移默化中初步感悟概率实验中的随机
悟,经历了设置悬念——顿悟——释疑的全过程,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由浅入深,密切联系生活,使学生能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让他们在成功中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尽可能多的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教师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每位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落实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活动中,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隐
验的随机性原理。并且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在做前面摸球的试验时,是如何保证试验的随机性的.?你还能举出你经历过的其他保证实验随机性的例子吗?
活动2:想象力是智慧的源泉,请看大屏幕上的四幅图画,四人为一小组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想象,对每幅画尽可能多
的设计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
仍然给予一定的交流时间。
借第一幅图引申:看到这幅图(过红绿灯),我就想起了每天早晨都要叮嘱女儿的一句话:“路上小心,注意安全”。我们每个同学的家长肯定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大多数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路上那么多人,每天交通事故就那么几起,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这种想法对吗?从今天所学的知识看,这是什么事件?
师总结:看来能对事情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作出判断,将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做出合理的决策。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帮助我们做出合理决策的例子吗?
四、挑战自我:
从4名女生和6名男生中选6名同学参加智力竞赛,试判断当男生为多少名时,女生莉莉当选是(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不确定事件.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内容,反思活动过程,以自由发言的形式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找出不足和改正措施,为学生提供自评、互评的机会。
性原理。
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自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共同分享成果。
学生自主完成,并对完成情况客观评价。
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收获说体会,师生间相互加以完善。
藏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通过逆向
思维,在互问互答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体会正确的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让他们在成功中认识自我,
获得学习数学的喜悦。
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提炼、归纳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知识体系螺旋上升的同时,思维得到不断的深化,有力地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动手动脑,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培养探究精神,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六、课后探究:
与家长两人合作,将一副扑克中大小王抽出后,每人从中任意抽出1张牌,记录各自抽出的红色牌和黑色牌的张数,红桃和不是红桃的张数,每次抽完后要放回洗牌再抽,连续试验10次,做好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