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能力测试卷C 2.下列各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蜂拥 笑容可菊 神鬼莫测 结结巴巴
B.拱服 斩钉截铁 喜不自甚 窸窸窣窣
C.恍惚 棱角分明 滔滔不碣 摇摇晃晃
D.抚掌 焚香操琴 日精月华 从容不迫D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案件,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A 5.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
B.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C.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D.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A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诸葛亮与曹操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B 7.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7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校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巨人三传》《童年》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2分)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3分)(2)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3)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乙]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8.[甲][乙]两段都以战争为背影,它们的主题是(3分)( )
A.[甲]段是爱国,[乙]段是反战。
B.[甲]段是反战,[乙]段是爱国。
C.[甲][乙]两段都是爱国。
D.[甲][乙]两段都是反战。A 9.[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的字帖上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既是指老妇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_______。(3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战争杀害了三个孩子 控诉 10.[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找出来,说说这样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瘦弱而多病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11.[甲]段中“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12.[乙]段的结尾写“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11.小弗郎士从鸽子的叫声中产生联想,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蕴含了强烈的憎恨之情,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12.人们对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与理解,思索着战争带来的不幸。(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打电话
爱亚
第二节课下课了,许多人都抢着到学校门口唯一的公用电话前排队,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忘记带的簿本、忘记带的毛笔、忘记带的牛奶钱……
一年级的教室就在电话旁,小小个子的一年级新生黄子云常望着打电话的队伍发呆,他多么羡慕别人打电话,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能够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学校放置的、方便低年级学生打电话的矮木箱……这天,黄子云下定决心,他要打电话给妈妈,他兴奋地挤在队伍里。队伍长长的,后面的人焦急地捏着铜板,焦急地盯着打电话人的唇,生怕上课钟会早早地响。然而,上课钟终于响起。前边的人放弃了打电话,黄子云便一步抢先,踏上木箱,左顾右盼,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颤抖着手,拨了电话。
“妈妈,是我,我是云云……”
徘徊等待的队伍几乎完全散去,黄子云面带笑容,甜甜的面对着红色的电话方箱。“妈妈,我上一节课数学又考了100分,老师送我一颗星,全班只有4个人考100呢……”
“上课了,赶快回教室!”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从他身旁走过,大声催促着他。
黄子云对高年级学生笑了笑,继续对着话筒:“妈妈!我要去上课了,妈妈!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面包,还帮爸爸忙,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还吃油豆腐,有的时候买一粒肉粽……”不知怎么的。黄子云清了下鼻子,再说话时声音变了腔:“妈妈!我,我想你,好想好想你,我不要上学,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里?妈妈……”
黄子云伸手拭泪,挂了电话。
黄子云离开电话,让清清的眼泪凝在小小的手背上。13.黄子云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获得打电话的机会的?(3分)
14.选文第三段画线的句子是一处传神的细节描写,请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13.上课铃响,前边的人放弃了打电话。14.这一细节描写烘托了黄子云等电话时的急切心情。15.选文第三段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表现了黄子云打电话时_______的心情。(2分)
16.通过黄子云给妈妈打电话的内容,可以看出黄子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 急切、紧张 学习成绩好、懂事、品学兼优的好孩子。17.选文中黄子云的妈妈的情况并没有交代,请你想象一下“他”妈妈的情形。你觉得这样处理情节是否合适?为什么?(6分)妈妈的情形可由读者去想象,如果妈妈是负气出走,那么,她是太自私了;如果这位妈妈离开了人世,那就是黄子云的不幸。
合适。黄子云的深情呼唤更能打动读者,令人生出同情之心。这样安排情节,效果更强烈。三、作文(40分)
18.进入中学,标志着我们已经告别童年。但一提起自己的童年,你可能会有说不完的话,不妨翻一翻小时候的照片、日记、作文,再想想小时候的童谣、儿歌,试着找回自己童年的回忆。
请你以“成长的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