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19 爱莲说A A 3.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是唐代哲学家周敦颐。
B.“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
C.文章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D.文中作者以陶渊明爱菊及世人爱牡丹来衬托自己爱莲。A 4.名句积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比喻君子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通达情理,行为端庄,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君子令人敬重而不可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甲】《爱莲说》全文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僚,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革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仅,只 清水 说出 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善绘者以意取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
香味: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兰花的形状。 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8.【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成“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的品性。
9.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査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洁身自好 高洁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居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10.(孝感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文里________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___……谁能穿进历史的冰层,________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___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