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百杏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
A.厦门
B.虎门
C.澳门
D.江门
2.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4.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新税则并予以公布,使中国的关税税率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中国当时的消费水平
B.《马关条约》的规定
C.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D.《南京条约》的规定
5.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
A.1871年
B.1875年
C.1876
D.1884年
6.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7.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8.“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9.如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4年的是( )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D.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12.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3.诗歌“甲午英魂万民敬,百年叹息致远悲。黄海有幸葬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坚贞报国励将士,管带视死忽如归。一舰飞撞裂敌胆,千秋祭奠扬国威”赞誉的人物是( )
A.
B.
C.
D.
14.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5.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计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材料二: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开始沦为和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又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两个强盗”又是指谁?
(3)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内容回答,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除材料一所述的抗争,请据材料三请再举一个中国人民进行抗争的典型事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百杏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
A.厦门
B.虎门
C.澳门
D.江门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本题是图文结合题,根据图片和题干,考生先了解什么是烟枪,再根据反对外国毒品走私运动可知考查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答】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史实的认识,故选B.
2.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签订.
【解答】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战争开始,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在南京签订的;中国近代史结束于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
故选A.
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侵略中国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B.
4.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新税则并予以公布,使中国的关税税率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中国当时的消费水平
B.《马关条约》的规定
C.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D.《南京条约》的规定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解答】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5.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
A.1871年
B.1875年
C.1876
D.1884年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点.
【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故选D.
6.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解答】A、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本题选不相匹配的一项即《北京条约》﹣﹣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故选C.
7.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识记.
【解答】据题意可得知: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于浙江慈溪一带;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肯定是发生在台湾;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于京津地区;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北京.
故选A.
8.“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左宗棠”“驱外虏于西域”.
【解答】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阿古柏.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故选D.
9.如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一知识点.
【解答】A、《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故选C.
10.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侵略战争.
【解答】①项,鸦片战争发生于广东,英军虽然北上,但并未攻占北京.故①项错误.
②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故②项正确.
③项,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黄海、渤海地区,没有攻陷北京.故③项错误.
④项,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并在北京城内烧杀抢掠.故④项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故选D.
11.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4年的是( )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D.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答】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所以1904年时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与史实不符.
故选C.
12.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应重点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先后顺序.
【解答】①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②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1901年.
④甲午风云是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电影,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1895年,历史事件的正确的顺序应该为②①④③.
故选D.
13.诗歌“甲午英魂万民敬,百年叹息致远悲。黄海有幸葬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坚贞报国励将士,管带视死忽如归。一舰飞撞裂敌胆,千秋祭奠扬国威”赞誉的人物是( )
A.
B.
C.
D.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世昌.
【解答】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B图片是邓世昌.
故选B.
14.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扯线木偶》漫画的寓意是,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直接反映这一寓言的规定是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故选D.
15.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解答】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没有割地、通商内容,中俄《北京条约》没有赔款、通商内容.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计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材料二: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开始沦为和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又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两个强盗”又是指谁?
(3)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
(2)本题考查圆明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两个强盗”;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3)本题考查近代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封闭自己也会使自己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答】(1)①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材料中的“夏宫”是指圆明园.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英法联军.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封闭自己也会使自己落后于世界潮流,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本质是侵略.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内容回答,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除材料一所述的抗争,请据材料三请再举一个中国人民进行抗争的典型事例?
【考点】《马关条约》;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分析】(1)本题以义和团民谣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3)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如虎门硝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
【解答】(1)由材料“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可知,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由材料二“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可知,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由材料“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可知,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由材料“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可知,这反映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由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可知,这反映的是邓世昌黄海大战壮烈殉国.
故答案为:
(1)《马关条约》、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壮烈殉国等.(任答一个即可)
2017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