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6 12: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辽(契丹)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3、北宋为赢得与辽的和平付出多大代价?出现什
么结果?
4、西夏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5、北宋为赢得与夏的和平付出多大代价?出现什么结果?
预习任务
图表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汴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一.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1、赵匡胤建立宋朝 时间:
建立者:
经过:
定都:
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澶渊之盟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兵变
汴京(东京,今河南开封)
二.辽国建立
1.契丹族
居住地:
社会发展:
2.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时间:
建立者:
定都:
澶渊之盟
辽河上游
游牧到定居
916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宋辽地形图
三.澶渊之盟
1.宋辽战争
(1)概况
为夺回 ,失败多,守内虚外
(2)澶州之战
,辽进攻北宋寇准劝宋真宗亲征澶州抗辽 ,重挫辽军
澶渊之盟
幽云十六州
1004年
思考:1.辽对北宋的战争是正义的吗?
性质:掠夺性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2.宋辽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侵略
和反侵略的战争吗?
不是,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
兄弟之争,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三.澶渊之盟
2.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时间:1005年
内容:双方撤军、北宋每年送辽岁币
作用: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双方 经济文化都呈现繁荣的景象。
3.评价:如何认识宋辽和议?
宋辽和议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表现了辽同统治者的掠夺性和北宋统治者的无能,但在当时谁也无力统一全国的条件下,和议使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总的来说是有利于双方、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宋辽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西 夏
1、党项族
今宁夏、甘肃一带生活,以游牧为主。
2.西夏建立
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都兴庆
——1038年
3、宋夏和议
原因:
时间:
内容:
意义:
西夏、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1044年
宋夏订立和约:西夏对宋称臣,北宋送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议和促进了西北边境的发展。
思考:1.西夏为什么要进攻北宋?
:西夏统治者的掠夺性和北宋统治者的软弱。
2.如何认识宋夏之间的战争?
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宋夏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原因
三.碰撞中的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学会农耕
任用汉人为官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选择题
1、北宋澶州之战的主战派宰相是
A、李纲
B、文天祥
C、寇准
D、赵普

2、宋辽澶渊之盟在客观上起的重要作用是
A、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B、延缓了北宋的灭亡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维持了长期和平

图表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汴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