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二)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二)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27 12:33:00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用积极的态度体验作品的情绪和情感,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逐步喜爱上民间音乐。
2、能随越哼唱,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准,音乐识谱技能欠佳。
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3重点难点
体会不同地域民间音乐的风格,并对各地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描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观看视频
观看歌舞视频《采茶舞曲》
师:人们把平时的采茶劳动创作到音乐舞蹈中,使他们得到升华,变成了有视觉、听觉的产物。
我国全国各地都有茶,如: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西湖龙井等。可由于地域不同,人们采茶所升华的产物也不同,可能他们的名字相似,可体型、内在却不一样,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体会这种同名不同型的民间小调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欣赏两首有代表性的采茶歌曲
A.简介《采茶灯》
曲调来自福建龙岩地区民间小调《采茶扑蝶》,是一首享誉国内外的歌舞曲。
教材选用的是经过整理后的《采茶灯》,取传统的曲调,填入表现新生活的歌词,以流畅平稳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表达了采茶女翻身做主人后,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感激之情。
B.聆听《采茶灯》,来感觉歌曲的平稳节奏和轻松活泼的情绪
C.学生唱谱,进一步体会歌舞旋律特点
1=D24
65|3565|6.56|65|6.i5|3652|3.23|
6.i5|3565|6.56|65|6.i5|3652|3.23|
6.56|3.23|3535|532|161|2-—||
活动3【活动】欣赏云南民歌《采茶调》
A.多次聆听《采茶调》
B.与福建民歌《采茶灯》有何不同 《采茶灯》:节奏规整宽疏,旋律起伏较小,抒情意味浓郁
《采茶调》:节奏密集,音调起伏较大24和34?拍混用,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情趣
C.归纳相同点及不同点
《采茶灯》:a 它的曲调是将“正采”和“倒采”两个曲牌,通过转调联成一体,二者在形成调式色彩对比的同时,也造成情绪上的转折。21教育网
b 取传统的曲调,填入表现新生活的歌词,以流畅平稳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表达了采茶女翻身做主人后,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感激之情。21·cn·jy·com
c 节奏规整宽疏,旋律起伏较小,抒情意味浓郁
《采茶调》 :a 其曲调由云南花灯“凤穿花”改编、整理而成。云南花灯,从形成地点及表演体系上可分为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及以歌舞形 式演唱的花灯三种。《采茶调》来自玉溪花灯。玉溪花灯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各样的本地及外地山歌、小调、地方戏,结合当地的语言习惯、风土民情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www.21-cn-jy.com
b 音乐性极强,这首民间小调的旋律委婉、妩媚,可能是外来音乐对花灯调影响所致,最有特征的是三拍子插入的两处(如第6/15小节),皆有较远音程的进行,在平衡中突然出现大的起伏,给人以新奇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节奏密集,音调起伏较大,24和34拍混用,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情趣
活动4【练习】欣赏《绣荷包》
A.简介《绣荷包》
《绣荷包》这类民间小调,流行与全国各地,但是曲调各不相同,其中以山西的《绣荷包》最为人们所熟悉。这首民间小调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刻画了一个少女思念情人,亲自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全歌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明快、有起有伏,十分抒情。
云南的《绣荷包》是一首三句头的小调。他的歌词是上下句,但演唱时重复下句歌词,曲调却利用上下两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为三句,手法十分简练,旋律委婉动人,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意。全歌真挚淳朴,表达了少女急切、兴奋、热烈的情绪,以及追求幸福、向往爱情的真挚情感。
B.对比欣赏云南《绣荷包》和山西《绣荷包》
活动5【测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两地《绣荷包》有何不同 云南《绣荷包》是一首三句头的小调。旋律委婉动人,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意。全歌真挚淳朴,表达了少女急切兴奋热烈的情绪,以及追求幸福、向往爱情的真挚情感。 山西《绣荷包》最为人熟悉。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刻画了一个少女思念情人,亲自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明快、有起有伏,十分抒情。21cnjy.com
活动6【作业】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2组同名不同型的歌曲,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可同名不同型的民歌肯定还会有很多,希望大家课后多多收集,同时,老师呼吁大家也负担起继承发扬创新民歌的重任,让我们的民歌走向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2·1·c·n·j·y
课件9张PPT。泥土的歌第五单元 福建民歌《采茶灯》,曲调来自福建
龙岩地区的民间小调《采茶扑蝶》,是一
首享誉国内外的歌舞曲。 教材选用的是经过整理后的《采茶灯》,
取传统的曲调,填入表现新生活的歌词,以
流畅平稳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表达了
采茶女翻身做主人后,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
和感激之情。
福建民歌云南民歌 再次聆听《采茶灯》和《采茶调》,
探讨这两首在旋律、音调及风格上有什
么区别? 《采茶灯》 《采茶调》
节奏规整宽疏,
旋律起伏较小,
抒情意味浓郁节奏密集,
音调起伏较大
2和3拍混用,增添了
生动、活泼的情趣荷包云南民歌 《绣 荷 包 》

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 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
三月桃花开,情人捎书来, 捎书书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
一绣一只船,船上张着帆, 里面的意思情郎你去猜。
二绣鸳鸯鸟,栖息在河边, 你依依 我靠靠 永远不分开
三绣南来雁,飞过千重山, 你与我那情郎哥把呀把信传
郎是年轻汉,妹如花初开, 收到这荷包袋郎你要早回来。山西民歌这两首同名的《绣荷包》各自有什么特点? 山西《绣荷包》最为人熟悉。反映青年男女的爱
情生活,刻画了一个少女思念情人,亲自绣荷包送情
人时的内心活动。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明快、有起有伏,十
分抒情。 云南《绣荷包》是一首三句头的小调。旋律委婉
动人,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意。
全歌真挚淳朴,表达了少女急切兴奋热烈的情绪,
以及追求幸福、向往爱情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