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的六大地理分区。
(2)了解亚洲总人口数及占世界的比重。
(3)掌握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4)了解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及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计算、比较了解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正确对待人口的增长。
【教学重点】
亚洲的人文环境及众多的人口。
【教学难点】
理解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计算、比较、 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地形对河流的流向有什么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回答问题)
明确: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过渡: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亚洲的人文环境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
展示不同服饰的图片,请学生猜一猜:他们生活在亚洲的哪些区域?(学生看图回答)
明确: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一)六大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通常把亚洲分为东南亚、南亚、东亚、北亚、中亚和西亚六个地区。
请学生找一找,我们中国位于哪一个分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我们中国位于东亚。
读图活动:任意选择一个地区,说一说在这个区域中都包括哪些国家?(学生畅所欲言,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提问:你知道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吗?(学生回答)
明确: 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文化、城市、建筑、艺术、风俗习惯等。
过渡: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可以从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二)众多的人口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约为41.2亿(201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
提问: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国家?(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
活动:
计算下表中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并在地图中找到这些国家。(学生读图并计算作对比)
活动: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国的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人口稠密的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为发达。
活动: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内陆地区、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高山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原始的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较为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21教育网
提问:读图,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处于怎样的水平?亚洲哪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学生读图回答)21cnjy.com
明确: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拓展延伸:亚洲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亚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带来的粮食紧缺、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城市涌入等一系列问题。21·cn·jy·com
过渡:为此,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播放视频:《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出示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提问:亚洲以什么人种为主?还有没有其他的人种?(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和西亚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三、课堂小结
亚洲的人文环境多种多样,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四、课堂练习
1.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了六个区域,中国属于( C )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北亚
2.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 D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3.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D )
A.开发历史悠久
B.工农业发达
C.交通便利
D.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视学生的读图、分析、计算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进行积极评价,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划分
地理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北亚、西亚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众多的人口
黄种人的故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与
地域差异(第1课时)
情境导入
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地形对河流的流向有什么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在这样的环境下,亚洲的人文环境是怎样的呢?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复习提问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猜一猜:他们生活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新课学习
亚洲南部或东南部
阿拉伯半岛
青藏高原
寒冷的亚洲北部
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新课学习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通常把亚洲分为东南亚、南亚、东亚、北亚、中亚和西亚六个地区。
(一)六大地理分区
新课学习
任意选择一个地区,说一说在这个区域中都包括哪些国家?
我最棒
新课学习
你知道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吗?
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文化、城市、建筑、艺术、风俗习惯等。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可以从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二)众多的人口
新课学习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约为41.2亿(201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
亚 洲
41.2亿
欧 洲
7.38亿
非 洲
10.5亿
北
美
洲
5.48亿
南
美
洲
3.97亿
新课学习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国家?
有6个:
中国、
日本、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中 国
日 本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印度尼西亚
新课学习
7267
1008
337
2
12
393
活 动
计算下表中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并在地图中找到这些国家。
新课学习
新加坡
孟加拉
日本
蒙古
沙特阿拉伯
印度
读图活动
新课学习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国的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
活 动
新课学习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人口稠密的原因: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为发达。
新课学习
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内陆
高山高原
沙漠
原始林区
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内陆地区、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
活 动
新课学习
人口稀疏的原因:
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高山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原始的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较为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新课学习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处于怎样的水平?哪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拓展延伸
思 考
亚洲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
亚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带来的粮食紧缺、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城市涌入等一系列问题。
新课学习
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基本得到了控制。
新课学习
视频: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新课学习
亚洲以什么人种为主?还有没有其他的人种?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和西亚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亚洲的人文环境多种多样,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堂小结
1.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了六个区域,中国属于( )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北亚
C
课堂练习
2.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D
课堂练习
3.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
B.工农业发达
C.交通便利
D.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D
课堂练习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作业布置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划分
众多的人口
人口数量
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黄色人种的故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