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2)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3)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资料活动,使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域差异和多样的地域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3)地域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地域文化的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你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吗?有几个在亚洲?(学生回答)
明确: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前3个在亚洲。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亚洲古老的文明。
二、新课学习
(三)古老的文明
提问:亚洲的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分别在哪里?
明确: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播放视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讨论:请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学生讨论回答)21教育网
明确:这些地区都位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河流水源充足的地区,故而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21cnjy.com
过渡:亚洲不但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还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展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图片
补充:亚洲还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源地。
(四)经济发展不平衡
读图活动:读图,说一说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国出口贸易总额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读图回答)www.21-cn-jy.com
明确:
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国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了亚洲经济在不断发展。
活动:估算图中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和最少的国家之间相差多少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读图分析回答)2·1·c·n·j·y
明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是摩纳哥,最少的是布隆迪,两国相差约900倍。这说明各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亚洲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力大。
西亚的产油国依靠出口石油,获得大量外汇,并逐步发展了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商业,成为高收入国家。
亚洲也有部分国家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限制,经济发展缓慢,仍未摆脱贫困。
亚洲还有一些国家至今还在饱受战乱之害,政局动荡不安。
(3)自然环境不一,地域文化多样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过游牧生活,住适合搬迁的蒙古包。
东西伯利亚冬季寒冷而漫长,他们住木屋,穿毛皮衣服,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
西亚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这里房屋墙体厚、窗小,防晒又凉快。
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开凿了窑洞,窑洞冬暖夏凉。
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高脚屋防潮又通风。
拓展延伸:
讨论: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学生讨论回答)21·cn·jy·com
明确: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使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1·世纪*教育网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亚洲古老的文明和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两方面来了解亚洲的地域差异。亚洲各国国情不一,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地域文化多种多样。www-2-1-cnjy-com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国家全部属于东南亚的是( D )
A.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越南
B.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
C.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
D.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
2.下列不属于亚洲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是( C )
A.两河流域 B.黄河——长江流域
C.古埃及 D.印度河流域
3.世界三大宗教均发源于( B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4.西亚很多国家非常富裕是源于( A )
A.丰富的石油资源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人口增长缓慢 D.出口加工工业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多质疑,人文地理图较多,内涵丰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其自学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类文明发祥地
古老的文明
三大宗教发源地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
经济发展不均衡
地域文化存在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2课时)
你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吗?有几个在亚洲?
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前3个在亚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亚洲古老的文明。
情境导入
(三) 古老的文明
新课学习
亚洲的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分别在哪里?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课学习
视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新课学习
讨论:请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这些地区都位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河流水源充足的地区,故而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新课学习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于沙特阿拉伯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创建于古印度
亚洲还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源地
(四)经济发展不平衡
读图,说一说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国出口贸易总额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读图活动
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国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了亚洲经济在不断发展。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活 动
估算图中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和最少的国家之间相差多少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卡塔尔
61522
摩纳哥
172316
美国
47184
澳大利亚
42129
赤道几内亚
19989
阿富汗
434
布隆迪
191
摩尔多瓦
1514
海地
670
巴哈马
21872
玻利维亚
1994
所罗门群岛
1301
亚 洲
非 洲
欧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是摩纳哥,最少的是布隆迪,两国相差约900倍。这说明各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
新课学习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亚洲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新课学习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力大。
西亚的产油国依靠出口石油,获得大量外汇,并逐步发展了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商业,成为高收入国家。
亚洲也有部分国家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限制,经济发展缓慢,仍未摆脱贫困。
1
2
3
亚洲还有一些国家至今还在饱受战乱之害,政局动荡不安。
4
新课学习
中国上海
花园城市新加坡
新课学习
沙特阿拉伯的油田
阿联酋迪拜的七星级酒店——浪漫之舟
新课学习
战乱中的也门儿童
叙利亚难民
新课学习
自然环境不一,地域文化多样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过游牧生活,住适合搬迁的蒙古包。
东西伯利亚冬季寒冷而漫长,他们住木屋,穿毛皮衣服,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
西亚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这里房屋墙体厚、窗小,防晒又凉快。
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开凿了窑洞,窑洞冬暖夏凉。
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高脚屋防潮又通风。
拓展延伸
讨 论
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使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亚洲古老的文明和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两方面来了解亚洲的地域差异。亚洲各国国情不一,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地域文化多种多样。
课堂小结
1.下列国家全部属于东南亚的是( )
A.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越南
B.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
C.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
D.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
D
课堂练习
2.下列不属于亚洲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是( )
A.两河流域 B.黄河、长江流域
C.古埃及 D.印度河谷地
C
课堂练习
3.世界三大宗教均发源于(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B
课堂练习
4.西亚很多国家非常富裕是源于( )
A.丰富的石油资源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人口增长缓慢 D.出口加工工业
A
课堂练习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作业布置
经济发展
不均衡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古老的文明
人类文明发祥地
三大宗教发源地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
地域文化存在差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