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词人简介】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作品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两种。代表作:词作《声声慢》、《醉花阴》 诗《夏日绝句》词简介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如梦令》、《渔歌子》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如梦令》《渔歌子》只有词牌没有题目。西江月、水调歌头、声声慢词牌名题目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词牌名 “常记”说明所叙的是往事的回忆。“溪亭”指明了饮酒作兴的处所,“日暮”是指时间, “沉醉”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和几个 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异常,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留恋忘返。 意思:我常常记起在溪亭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因为喝醉了而不知道回家的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意思:尽兴游玩过后,天色已晚才划船回家,却错误地把船划进藕花丛中。兴尽:游兴得到满足。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意思: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争:争着、抢着。赏析:
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之中,又渗透着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思考: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2、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那一个季节?(兴尽晚回舟)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3、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4、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齐声朗诵这首词,注意读出清新的画面美来。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凄凉寂寞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