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八单元 第3节 海水“制碱”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 ) www.21-cn-jy.com
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
C.精制粗盐 D.生产尿素
2.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不可能是( )
A.烧碱 B.硫酸
C.氢气 D.氯气
3.饮食店蒸馒头、炸油条常使用的是( )
A.火碱 B.小苏打 C.白醋 D.硫酸
4.下列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和NaOH B.Ba(NO3)2和Na2SO4
C.Na2CO3和HCl D.CaCl2和KNO3
5.下列物质中与CuO、AgNO3、Na2CO3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A.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盐酸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盐酸和碳酸钙 B.碳酸钠和稀硫酸 C.氯化钠和氢氧化钾 D.氢氧化钠和氯化铜
7.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21cnjy.com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
(1)“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_______。
(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_______________。
9.有三种白色固体,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钠,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三种白色固体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__.2·1·c·n·j·y
10.在“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是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纯碱。某纯碱生产厂制得的产品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混合物加热(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解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100g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
(3)100g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侯德榜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里的“碱”指的是纯碱。
2.【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是氯化钠和水,含有的元素是Na、Cl、H、O四种元素.21·cn·jy·com
A、NaOH 中含有Na、H、O三种元素,氯化钠和水可以提供Na、H、O元素,故产物可能存在;
B、H2SO4中含有H、S、O三种元素,而反应物中不含有S元素,故产物不可能存在;
C、H2中含有H元素,水可以提供H元素,故产物可能存在;
D、Cl2中含有Cl元素,氯化钠可以提供Cl元素,故产物可能存在
3.【答案】B
【解析】A、火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A错误;
B、小苏打可以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白醋不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C错误;
D、硫酸铜属于重金属有毒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A选项中的CuSO4 NaOH会在水中反应生成Cu(OH)2沉淀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不能共存
B选项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4沉淀,所以不能共存
C选项反应生成CO2气体和水.是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
D选项两物质不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共存
5.【答案】D
【解析】A:与3这均不反应
B、与CuO、Na2CO3不反应
C、与CuO不反应
6.【答案】C
【解析】A、碳酸钙和盐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B、碳酸钠和稀硫酸混合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氯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混合能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7.【答案】C
【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铁可与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氧化铁仅与能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稀硫酸除能与铁、氧化铁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只能与六种物质中的稀硫酸发生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除可与硫酸反应外还可以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氯化铜溶液可与六种物质的铁、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综上所述,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铁、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稀硫酸发生的四个反应,以及铁、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的两个反应,共六个反应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 【答案】(1)b (2)a (3)d (4)c (5)d
【解析】“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食盐有咸味,可食用,常用作调味剂;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碳酸氢钠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盐可以根据所含的金属元素分类也可以根据所含的酸根分类,碳酸钙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
9. 【答案】水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因为三种固体加入水后会有不同的现象,因此可以加以鉴别21教育网
10.【答案】(1)0.22g;(2)0.84g(3)99.1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八单元 第3节 海水“制碱”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二、新课学习
一、氨碱法制纯碱
在工业上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钠。
NaCl→Na2CO3 从组成上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发生了化学变化。至少需要碳元素和氧元素]
制取碳酸钠所需要的反应物有:氯化钠、二氧化碳。
仅此这两种物质你认为行不行?
[还需要:氨气、水]
氨碱法生产纯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氯化铵中加熟石灰可得氨气,可重复利用。
此变化可以表示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1. 氨溶于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NaHCO3先析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1.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
[含有NaHCO3]
2.析出NaHCO3后的溶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吗
[是饱和溶液]
3.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HCO3外,主要还含有什么物质
[还含有NH4Cl]
此方法的优点及解释:
1.二氧化碳可由CaCO3分解而来。
2.在反应中由于NaHCO3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此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相对较大,不析出。
3.制取过程中先通往氨气形成氨盐水,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21教育网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缺点是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21cnjy.com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①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② 2NaHCO3Na2CO3+H2O+CO2↑
③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l,还得到另一产品NH4Cl固体
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www.21-cn-jy.com
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2·1·c·n·j·y
纯碱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及玻璃生产等均需大量的纯碱。21·世纪*教育网
视频:碳酸钠的作用
纯碱还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又称酸式碳酸钠,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在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制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
二、纯碱的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再滴入2 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www-2-1-cnjy-com
现象:___溶液变红___ 。
结论:碳酸钠__易__(难/易)溶于水,溶液显__碱___性。
视频: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
2. 与酸反应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2-1-c-n-j-y
现象:____有大量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___ 。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现象相同]
结论:碳酸钠可以与盐酸或者硫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观察两个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加盐酸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所以可以得出CO32-、HCO3-的检验方法:
即:某物质加入盐酸,如产生气体,通往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如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则物质中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21·cn·jy·com
视频: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3. 与氢氧化钙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现象: ____产生白色沉淀__。
结论:碳酸钠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
Na2CO3+Ca(OH)2=2NaOH+CaCO3↓
4. 与氯化钡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__产生白色沉淀__ 。
结论:碳酸钠可以与氯化钡反应
Na2CO3+BaCl2=2NaCl+BaCO3↓
多识一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溶于酸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1) HCl+NaOH=H2O+NaCl
(2) CaCO3+2HCl=CaCl2+H2O+CO2↑
(3) K2CO3+2HCl=2KCl+H2O+CO2↑
(4) K2CO3+Ba(OH)2=2KOH+BaCO3↓
[全是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实质:
例:NaOH溶液和稀HNO3反应
如动画,可见酸碱中和的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这里无变化的旁观者是:硝酸根离子和钠离子。
结论:
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 H+和OH-反应
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旁观者:Cl-和Na+
结论:
有CO2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CO32-和H+反应
例: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旁观者:Cl-和Na+
结论:
有BaSO4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反应
酸、碱、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的过程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A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水
2.经发酵的面团有酸味,在蒸馒头前需要向面团中加入一种物质来把酸味除去,这样蒸出的馒头才松软可口,加入的这种物质应该是( 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熟石灰 B.烧碱 C.纯碱 D.石灰石
3.下列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
4.下列各物质中,在水中都不能溶解的一组是( D )
A.MgCl2、Ca(NO3)2、BaCO3
B.AgCl、BaSO4、Na2CO3
C.AlCl3、Cu(OH)2、BaSO4
D.Fe(OH)3、BaCO3、AgCl
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C )
A. 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B.析出晶体后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D.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工业上以经过精制的食盐为原料,通过氨碱法制取纯碱。
2. 碳酸钠能与大多数酸及某些碱、盐发生反应。
3. 纯碱和小苏打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
4.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的离子相互结合的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
2.纯碱
3.碳酸氢钠
二、纯碱的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 与酸反应
3. 与氢氧化钙反应
4. 与氯化钡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作业布置】
P47挑战自我
【教学反思】
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特定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不至于在社会、学校、学生对教师的多种角色期望中迷失和困惑。杨老师讲课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角色适应开放式教育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转换。她扮演了“学生的导航者”的角色,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等。
其次,要以身作则。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变书本知识的复制者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着。所以,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且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三,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固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作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使学生成为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鲁教版 九年级下册
海水“制碱”
导入新课
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新课学习
一、氨碱法制纯碱
NaCl→Na2CO3 从组成上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发生了化学变化。至少需要碳元素和氧元素
还需要:氨气、水
在工业上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钠。
仅此这两种物质你认为行不行?
制取碳酸钠所需要的反应物有:氯化钠、二氧化碳。
新课学习
NaHCO3
煅烧
饱和食盐水
饱和氨盐水
氨气
二氧化碳过滤
通入
NH4Cl
Na2CO3
NH3
熟石灰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
氨碱法制纯碱过程
新课学习
1. 氨溶于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2.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NaHCO3先析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新课学习
1.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
含有NaHCO3
2.析出NaHCO3后的溶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吗
是饱和溶液
3.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HCO3外,主要还含有什么物质
还含有NH4Cl
新课学习
1.二氧化碳可由CaCO3分解而来。
2.在反应中由于NaHCO3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此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相对较大,不析出。
3.制取过程中先通往氨气形成氨盐水,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优点及解释
多识一点
侯氏制碱法
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
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
可用熟石灰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
新课学习
1926年,侯德榜创立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
①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② 2NaHCO3 Na2CO3+H2O+CO2↑
③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l,还得到另一产品NH4Cl固体
△
新课学习
纯碱
用途
清洗蔬菜表面的农药
清洗鱼胆的苦味
碳酸钠
物性
纯碱、苏打
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显碱性)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化性
新课学习
碳酸钠的作用
新课学习
洗涤剂
造纸
碳酸钠用途
纺织印染
玻璃瓷砖
新课学习
1.受热易分解
2.与酸反应
碳酸氢钠
物性
小苏打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化性
NaHCO3+HCl=NaCl+CO2↑+H2O
2NaHCO3 Na2CO3+CO2↑+H2O
△
新课学习
面点发酵剂
做中和胃酸的胃药
碳酸氢钠用途
灭火剂原料
饮料原料
新课学习
二、纯碱的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再滴入2 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 。
结论:碳酸钠______(难/易)溶
于水,溶液显_____性。
溶液变红
碱
易
新课学习
稀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新课学习
2. 与酸反应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有大量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
碳酸钠可以与盐酸或者硫酸反应
现象相同
新课学习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O32-、HCO3-的检验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某物质
+HCl
产生气体
+Ca(OH)2
CaCO3
变浑浊
CO2
碳酸盐
加盐酸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3. 与氢氧化钙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现象: 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2NaOH+CaCO3↓
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
新课学习
4. 与氯化钡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
Na2CO3+BaCl2=2NaCl+BaCO3↓
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可以与氯化钡反应
多识一点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1) HCl+NaOH=H2O+NaCl
(2) CaCO3+2HCl=CaCl2+H2O+CO2↑
(3) K2CO3+2HCl=2KCl+H2O+CO2↑
(4) K2CO3+Ba(OH)2=2KOH+BaCO3↓
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溶于酸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全是复分解反应
多识一点Na+OH-H+NO3-H2O例:NaOH溶液和稀HNO3反应结论: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H+和OH-反应实质:旁观者:NO3-和Na+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多识一点
复分解反应实质
Na+
Na+
CO32-
Cl-
H+
Cl-
H+
H2O
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结论:
有CO2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CO32-和H+反应
CO2
实质:
旁观者:
Cl-和Na+
CO2
多识一点
Ba2+
SO42-
Cl-
Cl-
Na+
Na+
BaSO4
例: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结论:
有BaSO4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反应
实质:
旁观者:
Cl-和Na+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多识一点
酸、碱、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的过程。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水
2.经发酵的面团有酸味,在蒸馒头前需要向面团中加入一种物质来把酸味除去,这样蒸出的馒头才松软可口,加入的这种物质应该是( )
A.熟石灰 B.烧碱 C.纯碱 D.石灰石
3.下列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
A
C
A
课堂练习
4.下列各物质中,在水中都不能溶解的一组是( )
A.MgCl2、Ca(NO3)2、BaCO3
B.AgCl、BaSO4、Na2CO3
C.AlCl3、Cu(OH)2、BaSO4
D.Fe(OH)3、BaCO3、AgCl
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 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B.析出晶体后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D.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AC
D
课堂小结
1. 工业上以经过精制的食盐为原料,通过氨碱法制取纯碱。
2. 碳酸钠能与大多数酸及某些碱、盐发生反应。
3. 纯碱和小苏打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
4.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的离子相互结合的过程。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业布置
P47挑战自我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1.侯氏制碱法
2.纯碱
3.碳酸氢钠
二、纯碱的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 与酸反应
3. 与氢氧化钙反应
4. 与氯化钡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