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è méi shā mò jì mò páo zǐ jǔ jué shǎ shì
( ) ( ) ( ) ( ) ( ) ( )
二、组词。
毡( ) 咀( ) 袄( ) 袍( )
站( ) 租( ) 妖( ) 泡(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驼铃声 ( ) 的空气 ( ) 的步伐
( ) 的态度 ( ) 的旅程 ( ) 的脚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侵犯(qīn qīng) 毡帽(zhān zhàn) 咀嚼(jǔ jǚ)21教育网
重临(chóng zhòng) 磨盘(mò mó) 系好(jì xì)21·cn·jy·com
五、选择正确的词。
侵略 侵犯
(1)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了( )。
(2)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了( )我国。
沉默 沉着
(3)遇到问题时,我们应当( )应对,才能顺利解决。
(4)骆驼排列成一长串,( )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听见了驼铃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1)作者从骆驼咀嚼时“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粘在胡须上”的样子,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2)骆驼为什么系铃铛?作者想象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的《城南旧事》,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
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1.本文是小说《 》的序言,作者(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我们学过她的《 》。 www.21-cn-jy.com
2.骆驼咀嚼时是什么样子的?
3.从骆驼咀嚼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出( )
A 骆驼丑陋无比,让人讨厌。
B 作者观察细致,表达作者对骆驼的喜爱之情。
4.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卸煤 沙漠 寂寞 袍子 咀嚼 傻事
解析:注意“卸、傻”的写法。
二、组词。
毡帽 咀嚼 棉袄 袍子
站立 租用 妖精 泡茶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悦耳 干冷 轻松 安静 寂寞 软软
解析:课本词语积累。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qīn zhān jǔ chóng mò xì
解析:多音字、易混字音辨析。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侵犯 (2)侵略 (3)沉着 (4)沉默
解析:侵犯:指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侵略:.一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和对他国人民的掠夺和奴役的行动。
沉着:从容镇静;不慌不忙。
沉默:一言不发的。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怎能不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呢?
2. 铃铛响得清脆。
3. 我在梦中经常会听到响亮的驼铃声,一直在耳边回荡。
解析: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在肯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1.“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2.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3.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解析:1.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 对《城南旧事》的了解。
八、阅读。
1.城南旧事 林海音 窃读记
2.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3.B
4.说明作者看的时间久了,看入神了,她好像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眼中、心中只有
这骆驼,觉得自己仿佛也是一只骆驼。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
解析:(1)对作者的了解。
(2)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3)结合课文内容,利用排除法。
(4)结合课文,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