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风》教学设计(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流行风》教学设计(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27 19:11:37

文档简介

《中国流行风》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故乡的云》、《光辉岁月》
唱歌《乡间的小路》
二、教学目标
1.在欣赏、演唱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港台地区流行歌曲的特点并了解台湾校园歌曲的特点。
2.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三、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故乡的云》、《光辉岁月》、演唱《乡间的小路》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港台地区流行歌曲的特点;了解台湾校园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感受了我国大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首海外游子的流行歌曲。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心声!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故乡的云》
(1)聆听《故乡的云》
思考:歌曲是什么情绪?表现什么情怀?
(深情激动,表现思乡的情怀)
(2)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介绍演唱者费翔。
费翔生在中国台湾,父亲是美国军人,母亲是中国北京人。费翔的外祖母祖籍是中国山东烟台莱州,因此许多人把费翔的祖籍认定为山东烟台。费翔1978年从台北士林美国学校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念医科。一年后改学戏剧,后考入纽约专攻舞台表演的史丹佛大学戏剧系求学。1987年,费翔以第一位回到祖国大陆的台湾歌手身份,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以《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而一唱成名。1989年,费翔在中国大陆12个城市共举办了65场演唱会,当时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专门结合此次巡回演出,拍摄了《费翔和他的歌》纪录电影。89全国巡回演唱会结束后,费翔告别中国流行乐坛,去纽约寻求音乐剧和舞台剧的发展,开始了自己新的追求和挑战。
(4)学生边听边哼唱歌曲。
思考:哪一句旋律给你印象最深刻?并哼唱出来!
2.欣赏《光辉岁月》
教师:听完费翔的歌,我们再来听一首香港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
(1)欣赏《光辉岁月》
思考:你知道歌名吗?演唱者是谁?歌曲表现什么情感?歌曲是什么风格?
(《光辉岁月》,BEYOND乐队,歌曲歌颂了曼德拉伟大而光辉的一生,歌曲具有摇滚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小结:摇滚乐,英文全称为Rock'
N'
Roll',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音乐的影响发展而来。摇滚乐经常有强劲的强拍,围绕电吉他,空心电吉他,以及木吉他展开。《光辉岁月》创作于1990年,是中国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的音乐作品之一,共有粤语、国语两种版本。《光辉岁月》是香港摇滚歌手黄家驹献给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歌曲。歌曲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曼德拉反对种族隔离,为南非人民的自由平等而奋斗的一生。这首歌曲至今还激励着人们为理想而奋斗。
(4)学生边听边哼唱歌曲。
思考:歌曲情绪有什么变化?是几段体?
(歌曲为二段体,第一段节奏近似口语化,同音进行较多,旋律起伏不大;第二段音区提高,节奏多变,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歌颂了曼德拉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3.唱歌《乡间的小路》
(1)欣赏《乡间的小路》
思考:歌曲的情绪如何?歌曲是几段体的?
(歌曲为三段体结构。A段为e小调,有四个乐句,节奏以四分、八分音符为主,旋律主要在中低音区进行,情绪舒缓。B段转为G大调,旋律转为中高音区,情绪明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眷恋,最后再现A段结束。)
(2)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介绍歌曲。
《乡间的小路》又叫做《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词曲作品之一。由内地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朱逢博1980年引入大陆并唱响的一首台湾校园民谣。歌曲旋律轻快活泼,描绘了一副令人心醉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
(4)第二次欣赏《乡间的小路》
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哪些字唱得重?标记出来。
(歌词朴实无华,……)
(5)学生讨论交流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6)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7)老师引导学生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
(三)小结
填写表格,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曲目
所属地区
音乐要素特点
情感表达
《故乡的云》



《光辉岁月》



《乡间的小路》


《中国流行风》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黄土高坡》、《青藏高原》、《弯弯的月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体验,能多角度、客观评价、鉴赏流行歌曲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体会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元素的融合。
2.能主动参与讨论,了解流行歌曲的特点,对流行歌曲有一定的认识鉴别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北京一夜》片段说出曲名、演唱者,歌曲有什么特点?
(《北京一夜》,张韶涵,歌曲将京剧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
(二)新课教学
1.欣赏《黄土高坡》
(1)欣赏《黄土高坡》
思考:歌曲有什么特点?(高亢、粗犷,音域宽广)
(2)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介绍“西北风”歌曲。
西北风,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内陆的西北地区传统文化为根基,歌唱黄土情结,加之摇滚节奏的配乐,摇滚或流行歌手的现代唱法等处理演绎的流行歌曲的总称。由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使西北风歌曲成为家喻户晓风靡海内外的流行风潮。这个时期,大陆原创歌曲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走西口》、《山沟沟》等。虽然过去许多年,这些经典的西北风歌曲依然为广大歌迷深深喜爱和传唱。
(4)学生边听边哼唱歌曲。
2.欣赏《青藏高原》
(1)欣赏《青藏高原》
思考:歌曲有什么特点?
(歌曲气势磅礴,有力量,放荡不羁,听后就会让人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2)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小结:歌曲《青藏高原》运用了很多藏族音乐的元素,如羽调式、五度跳进、颤音、宽广的音域等。
(4)学生边听边哼唱歌曲。
3.欣赏《弯弯的月亮》
(1)欣赏《弯弯的月亮》
思考:歌曲的情绪如何?融入了哪些民族元素?
(2)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小结。
歌曲融合了古典、民族、流行音乐的元素,内涵丰富,是一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优秀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的光芒还不止于流行乐坛,它清亮的光辉还投进了高雅音乐的殿堂。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把这首流行歌曲改编成钢琴曲,使之成为自己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一个固定曲目。1994年11月,北京首都体育馆“《弯弯的月亮》李海鹰个人作品演唱会”上,刘诗昆欣然出场演奏了这支曲子。严肃音乐家步入流行音乐演唱会,这是极为少有的一个场面。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四四拍。A段有四个乐句,表现对童年、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用“喔”轻声吟唱过渡到B段,B段情绪比较激动,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惆怅心绪。
(4)老师播放歌曲,学生随歌曲轻声哼唱。
(三)拓展探究
1.思考与练习。
中国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唱一唱以下旋律片段,将下面几首歌曲与相关音乐素材联系起来。(书56页)
2.师生共同探讨。
(1)什么是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又称通俗歌曲,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歌曲。
(2)流行歌曲有什么特点?
流行歌曲在制作和传播上,其产品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在文化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在观念上和表现内容上具有广泛的平民化和世俗性。
(3)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一般会用到哪些手法?
A.民族调式的创作手法。
B.配器广泛使用民族乐器。
C.唱腔上借鉴和运用了戏曲方式。
D.歌词运用了古诗词。
周杰伦的歌曲营造的一种悲伤地情绪就和中国古典音乐的阴柔不谋而合。如《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等作品都是采用民族调式的创作手法,同时作品配器中加入的古筝、二胡、琵琶使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另一位中国风的代表人物便是王力宏,在《花田错》中他找到京剧与西洋流行音乐不谋而合之处,巧妙地融合了R&B与京剧唱腔,让聆听者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
(四)小结下课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人对音乐偏好更多注重有中国古典风味的“中国风”。以周杰伦、王力宏、胡彦斌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就是抓住国人这种审美心理,从而创造除了像《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在梅边》、《东风破》等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像这样民族文化与流行音乐结合既体现了中国韵味也让流行音乐广为流传。《中国流行风》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中国经典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甄选、学习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
2.聆听、对比、探究歌曲的切分音、变化重复等音乐特点,带再现三段体结构。
3.能采用听唱法视唱曲谱,能用自然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及和谐地演唱歌曲二部合唱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来把握歌曲的情感,用自然优美和谐的声音来进行演唱二声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我爱我家》栏目的一段视频。
1.教师:你们认识刚才几位歌手吗?他们共同演唱了一首什么歌曲呢?
2.总结:郭峰、胡月、王洁实、索宝莉,他们共同演唱了一首《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
1.欣赏华语群星演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1)歌曲一共有几个乐段?
(2)不同的乐段情绪是否有变化?
答:三个乐段。歌曲A段每个乐句都由弱起开始,女声齐唱给人一种温馨抒情的感觉。B段由男女声合唱,唱出了我们“同风雨,共追求”的主题。最后再现A段旋律,歌曲前后呼应,达到统一。
2.学唱第一乐段歌曲
(1)学生边听老师演唱,边看第一乐段歌谱找出四个乐句的联系。
学生:第一、三句完全重复,第二、四句变化重复。
(2)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第一段旋律。
(3)学生跟琴视唱第一乐段歌谱,注意弱起节奏。
(4)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5)跟琴演唱第一乐段歌词,注意饱含深情地演唱。
3.学唱第二乐段歌曲
(1)欣赏聆听视频86年工人体育馆《让世界充满爱》,注意第二乐段歌曲的演唱。
(2)学生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歌谱及歌词。
(3)对比演唱切分节奏,感受切分节奏的作用。
(4)老师唱低声部,选一名学生唱高声部。
(5)学生分声部合唱第二乐段的第一句,注意保持自己的声部,并注意聆听两个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音的平衡和谐。
(6)逐步增加乐句,让学生在熟悉自己声部的基础上适应二声部合唱的演唱。
4.演唱整首歌曲
(1)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2)第一乐段选出两个女同学、两个男同学领唱,第二乐段合唱,第三乐段齐唱。
(三)拓展小结
1.歌曲作曲家介绍
郭峰,中国原创音乐发起第一人,2008北京申办奥运会音乐第一人,被“东方时空”誉为东方之子的流行音乐第一人,集词、曲、编曲、制作、演奏、演唱、策划、导演于一身的全方位音乐人。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发起并组织第一届百名歌星演唱会,同时担任主题歌《让世界充满爱》的作曲、编曲、制作人、指挥及键盘演奏。这首歌翻开了中国流行音乐新的一页。
2.全体起立,加入律动随视频一起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3.欣赏郭峰的作品《相信爱》。
4.小结
我们听过很多流行歌曲,演唱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爱情的,可今天我们演唱的这首《让世界充满爱》是唱的大爱,对人类的爱,还有很多大爱的流行歌曲有哪些呢?请同学们下课后收集起来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