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太阳和月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大小、温度及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2.知道太阳大气层结构。
3.知道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4.学会观察现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学生增加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关于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最难的是发挥想象力,建立抽象的空间概念。而数、理、化基础知识的不足,使学生对许多知识难以理解。例如有关月面状况的内容,涉及引力、声波等学生尚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教科书采用漫画的形式,只讲现象,不分析原因和原理。
重点难点
太阳活动的类型、周期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形式和规律。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请学生看书,然后看谁写的又快又多关于太阳的概述
学生归纳:太阳直径:140万千米
太阳表面温度:6000℃
中心温度:1500万℃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活动2【活动】回忆速度的计算方法
光的速度为30万千米/秒,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两个学生上来写出计算过程。
得出:光到地球的时间是8分18秒。(8.31分钟)
活动3【活动】探究叶的结构。说明绿叶适应光合作用的原因。
为什么说太阳是最终能源呢?太阳和地球的生物生存息息相关呢?
叶的含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气孔能通过CO2的气体和水蒸气。
植物的空间结构也能充分利用阳光。
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都是对光的一种适应。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活动4【活动】
提示:看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红红的。很热的感觉,黑点有些恐怖等等
看出体积大小温度变化颜色变化的感觉。)
太阳的结构:指出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3层。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的光球层,日核没看到。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分为三层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表面的变化是太阳活动的结果。通常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活动5【活动】学生看书,指出太阳活动的种类和发生部位,看谁说的最好。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
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黑子――光球层
日珥和耀斑――色球层
活动6【活动】看书本上的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
算一算根据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黑子多是太阳活动的峰年,黑子少时太阳活动的谷年。)(约为11年)
活动7【活动】思考:1998年的黑子周期是第几周
规定:1755你是黑子周期的第一周。
2009年会是太阳活动的谷年还是峰年呢?(1998-1755)÷11+1=23周。
1998+11=2009年为太阳活动的谷年
活动8【活动】描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活动9【练习】同学们一起看板书总结。做练习一个一个提问
课堂巩固练习
1、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是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2、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
)
(A)最外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3、按照每秒钟行进30万千米的光速计算,太阳光达到地球需要
(
)
(A)12分钟
(B)10分钟
(C)8分钟
(D)6分钟
4、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无关的是
(
)
(A)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B)发生日食现象
(C)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5、天文小组通过观测发现太阳表面有许多黑斑点,这些黑斑点称做_________,它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___________强弱的标志,它的活动周期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