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能量及其形式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学生活动:玩“溜溜球”。
提问:溜溜球在我们手中时具有什么能?为什么?
生: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我们投放溜溜球时,溜溜球又具有什么能?
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那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利用的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二、新课教学
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利用
比一比:哪组知道的能量形式最多?
(分组讨论,记录下来哦!)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并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板书在黑板上: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机械能……
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
(1)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电能的?
(学生列举利用电能的方法,即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用电器工作。)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电能→化学能……
(2)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化学能的?
学生列举利用化学能的方法,如:汽车利用汽油行驶;利用天然气加热;利用干电池给手电供电……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化学能→电能……
(同理引导学生回答利用太阳能、机械能时所涉及的能的转化。)
(3)提问:从上述的实例来看,人类利用能量或消耗能能量的实质是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所谓的“利用能量”、“消耗能量”实质上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
(4)追问:你所知道的能量的形式还有哪一些?它们之间也能相互转化或转移吗?请举例回答。
以能量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为话题,引入新课
归纳实质:能量转化的普遍性
讨论能的存在形式、能量的利用方式
知识迁移,
解释现象
知识应用,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