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8 15: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赦免(shè) 窘迫(jiǒng) 强词夺理(qiáng)
B.供应(gōng) 魁梧(wú) 韦编三绝(wéi)
C.讹诈(é) 鞭笞(chì) 并行不悖(bèi)
D.谬论(niù) 修葺(qì) 挑拨离间(jiàn)
2.词语填空。
穿古今 游自在 龙吟凤
莫 其妙 惊奇不 兴高 烈
天衣无 豆 年华
3.结合课文,解释词语。
(1)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
出咸鸭蛋!”
肃然起敬:
(2)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
合辙押韵:
4.下列方言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准:不一定。
B.牛:傲气的意思。
C.要哪没哪:要什么没什么,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行。
D.巴结:形容很懒惰,做事不勤快。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 作有小说《边城》。
B.汪曾祺,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受戒》、《胡同文化》等,都充满
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C.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民俗学家。代表作有《铺花的歧路》、《三
寸金莲》等,均被收入了的小说集《彷徨》。
D.萧乾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记者、文学翻 译家。
6.读图答题。
没听天气预报
(1)用一两句话概括面面的内容:
(2)说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7.古诗文默写。
(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旱水部张十
八员外》)
(3)李商隐的《无题》中“ , ”
两句,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
(4)成功与失败,欢乐和痛苦,是人生的常态。面对生活,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5)在前不久的我省经济论坛上,一位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到:“转危为
安,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
的“ , 。”来激励自己,勇敢应
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6)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
故的连续两句: , 。
8.走进名著。
《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
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能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
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无独有偶,在
《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长坂桥头一声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
他就是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2013年入秋以来,我同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出行。一次强降雨过后,我市很多大商场给没准备雨具的顾客提供雨伞服务活动。希望顾客们能在日后及时归还,让它方便更多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作为一名学生,你将怎样看待商场的这项活动?

如果小明是你的好朋友,在借用完雨伞之后没有及时归还,被你看见后,你
会怎么办?

1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公共财物?举例说明。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②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l、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21教育网
12.选文第①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叫卖声的?你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第①段中的加点同“热闹”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它对描写小贩们的吆喝声有
着怎样的表达作用?


14.请说说下面的叫卖声宣传的是什么产品,突出了该产品的的什么特色。
①“粟子昧儿的白薯”:
②“葫芦儿——冰塔儿”:
作者对许多吆喝声都怀有比较特别的情感,请分析作者对下列吆喝声怀有的
情感。
(1)卖蛤蟆骨朵儿的。

(2)烤白薯哇真热乎。

(3)葫芦儿一一冰塔儿。

(4)就剩两挂啦。

16.通读全文,从字里行间可以感悟到作者对吆喝声怀有着怎样的态度与情感?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21·cn·jy·com
③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www.21-cn-jy.com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2·1·c·n·j·y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
劳苦生活的工具。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21·世纪*教育网
⑧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一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⑩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旁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www-2-1-cnjy-com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2-1-c-n-j-y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21*cnjy*com
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来源:21cnj*y.co*m】
(选自《经典美文》,有删改)
17.第③段说“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作者最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18.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卖馄饨老人的形象。


19.请指出本文在写作方面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0 .文章结尾说“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
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事喊董三儿
程宪涛
董三儿不是我们公司员工,是蹬“倒骑驴”的闲散打工人员。在东北铁岭,称人力三轮车为倒骑驴。董三儿每天比员工来得早,推着倒骑驴站在公司前。见往来的员工笑着打招呼。上班啦!问候里浸淫了无限羡慕。四十余岁高大的汉子,脸上挤满了谄媚的余韵,就格外引人注意了。21cnjy.com
公司是较大的国有企业,员工十三年未涨过工资,普通员工一千三百多块的月薪,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公司就像一根鸡肋,仅仅拴住大家的身子,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多了分外的工作,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就罢了,时间长了就吹胡子瞪眼,不给领导们好脸色看。大小领导都深感惭愧,也不好意思指手画脚。【出处:21教育名师】
这样就给了董三儿机会。比如,抬桌子、搬椅子、送货物等,员工都懒得多伸一下手。大家顺嘴一句话:找董三儿来。有人到楼下找董三儿,有的甚至推开窗户就喊一声。董三儿乐颠颠地来了,穿着脏的旧衣服,铁塔一样横在办公室门前。大家七嘴八舌指派。董三儿记下说声好嘞。一会儿的工夫就做好。末了余兴未尽的样子,问,还有活儿干没?这热情和态度多雷锋。给董三儿的报酬形式多
样,也许是半车旧报刊,也许是一些劳保用品,比如皮手套、胶皮靴等。这些东西物超所值,远高于董三儿的劳动价值。【版权所有:21教育】
公司有家属区的物业管理,疏通下水、维修上水等,都是班组员工干,后来员工嫌工资挣得少,怠工、停工、罢工。班组长就带头干活儿,后来班组长也撂了挑子,抄着手大眼瞪小眼。物业公司经理没有办法,某次蓦然想起散工董三儿来,他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董三儿喜欢干水暖维修,卸下的钢管作为废品卖掉,足以抵几天的工钱。董三儿做活儿不偷懒,不嫌脏,一位退休工人家下水道堵塞,董三儿挽起袖子用手掏,脏水脏物挨着鼻子嘴巴,老工人感动得什么似的,用红字写了感谢信送到公司。公司多年没有受过表扬,狠狠地把物业公司表扬一番。物业公司经理恍然大悟,再有苦脏累的活儿,就叫人喊董三儿过来。董三儿来了,似乎什么活儿都能做。物业公司经理说,你自己干不了。董三儿说,俺再找几个人来。操起手机喊了几嗓子,一会儿,几辆倒骑驴匆匆赶来,都是市场上打散工的汉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董三儿笑嘻嘻地对经理说,你老人家看这些活儿,我们哥们儿要养家糊口,蹬倒骑驴也赚个三十五十的,是不是给俺定一个标准?21*cnjy*com
物业公司经理手里有小金库,拍了板子说一天六十元,中午管一荤两素盒饭。没有工钱给董三儿时,就用钢管、弯头、水嘴子等充抵,都是从总公司领来的消耗品。这个标准就延续了下来。董三儿熟悉家属区的管路系统,就像掰着自己的手指头。藿三儿听从指挥随叫随到,一个普通员工也能指使,从来没有怨言和二话,满心满意乐呵呵的样子。2011年秋天,供热系统年久失修瘫痪了,公司招标请有关公司维修。董三儿穿着工装来报名。招标人员问:“你来干什么?”董三儿说:“俺来投标。”招标负责人说:“别胡闹,你投标也不能给你。”董三儿问:“为啥。”招标人说:“啥也不为,就是不行。”董三儿讪讪地离开了。后来一家维修公司中标,这家公司做了充分准备,了解整个供热的运行系统。作业现场出现了董三儿,公司负责安全人员好奇。董三儿说,招标时我授权别人去投标。负责安全的人想起来,说:“有一个法人代表叫董浩然。”奄三儿说:“俺就是董浩然。”
21.请简要概括董三儿的形象特点。

2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清任意找出三处。

23,请简要回答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24.从这篇小说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简要回答。

四、作文练笔与展示
25.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
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白拟。
要求:①立意自定,要有真情实感。 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
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2.贯 悠 哕 名 已 采 缝 蔻
3.(1)形容听到、看到或想到某一动人的事迹后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
(2)这里指押韵。
D
5.C
6.(1)算命先生被雨淋了,行人都在嘲笑他。
(2)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7.(1)海内存知己
(2)绝胜烟柳满皇都
(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或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8.鲁智深 花和尚 张飞
9.略
10.应该劝阻。并说:“小明,这雨伞也是公有财物,它给我们每一个有困难的人带来方便,
我们用完后应该及时还给商场租借处,让它方便更多人。”
11.我们应该学会保护公共财物,使得它能真正为大家所共享。如,街道两旁的路灯为行人照
明,美化城市,要爱护,不能破坏。
按照四季,即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据:第一段首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统领
下文,段中依次出现“春”、“夏”、“秋”、“冬”。
相对上文的“简”而言,有“繁多”的意思。用词恰当,既具有北京语言的特色,又表
现出这些吆喝词编得又长又好听。
14.(1)白薯。味道好,又甜又香。
(2)冰糖葫芦。外形美,晶莹剔透。
15.(1)快乐。 (2)温暖。 (3)喜爱赞赏。 (4)调侃好笑。
16.欣赏、品味、怀念、留恋。(答对两点即可)
17.因为作者不知道木鱼是谁敲的,不知道木鱼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附近是否有
人在每天念经。
老人是生活在社会角落里一个富有人情美的平凡人。他开朗风趣(从与老人的交往交谈巾
可以看出)、勤劳而自尊(深夜卖馄饨,三十年如一日;他认为深夜里大声叫嚷是有失尊
严)、诚实而善良(对顾客从不欺骗,处处为他人着想)。
示例:①倒叙手法。开头写深夜访友,偶遇旧识卖馄饨老人,然后回忆四年前与老人的
相遇、相识,最后写作者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②以小见大。通过写一个平凡人物的生
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发现了人性和生活的美,引发了作者对于生命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③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需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读经用的木鱼,成为老人卖馄饨的信号,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使平凡的生活充满了朴
实的人性美。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其实也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21.身材高大,衣着脏旧;对人热情;做活儿不偷懒不嫌脏,认真负责;对别人的指使不抱怨;
喜欢干水暖维修工作;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企业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和董三儿对他们的羡慕对比;企业员工偷懒和董三儿积极热情
对比;企业员工怠工、停工、罢工和董三儿不嫌脏什么活儿都能做的对比。
23.结构上有出人意料的作用;使董三儿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24.对工作要积极,要热爱: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当事不如意时不要怨天尤人;有志者
事竟成。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