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7(2)(新世纪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7(2)(新世纪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世纪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4-06-06 21: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世纪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7 How does it feel
Farmland design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7课的句型教学:How does it feel/ smell/taste 以及它相对应的答句。在以往的教材中,虽然没有系统地出现过这样的句型。但是询问感觉、状态的问句How is it/ are they 和表达、描述事物的单词与句子如:It is / They are big, soft等在教学中也是运用得比较多的。另外,在三A中也有过用“I can smell with…”的学习,对“smell, feel”等词比较熟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系统与深化。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将是……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而非我自己所任教的学生。因此对这些学生的能力水平我不甚了解。但是就普遍的四年级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而言,他们应该具有了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模仿教师与范例进行描述和对话,并能适当展开与创造。对本节课所教句型结构的掌握应该没有太大困难。
特色目标:
1. 通过多种方法手段促进小学英语“句型教学”的有效性。句型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中高年级,句型教学是为学生能具备基本的会话能力打基础的。有效的句型教学,首先要注重语言使用的情境化,重视不同情况下语言的细微差别。(比如单复数情境下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语言存在的环境,才能够让他们学会后运用于适当的情境,达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其次要关注句型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来学习句型,比如;任务活动、游戏、儿歌等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句型教学不显枯燥。本课主要以体验、情景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开展教学。
2. 在大班形式下渗透小班化的先进理念——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西门小学一样,每班的学生数达不到小班化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将小班化的先进理念运用于大班教学。本节课首先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先让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表达与示范并逐步引导到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其次设计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最后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完成合适的任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基础目标:句型“How does it feel / smell / taste ”和回答“It’s…” 或“It feels/ smells/ taste …”。
发展目标:进一步学习主语为复数形式的该句型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单、复数句型对话。
2. 能力目标: 能在适当的情况下运用句进行简短的对话。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品德、呼唤学生能用文明行动迎接世博会。
教学过程
Procedure Content Method Purpose
Pre-task Warm-up. 1. Song: Body song2. Ask and answer: What can you do with… I can…with…. 儿歌引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儿歌中的内容引出关键词比较自然。
While-task 1. To elicit the words: “smell, touch, taste”. 1. See the video. 2. Ask: How does the blind man do the things 了解盲人如何做事,引导到新授的句型。
2. Learn the sentence “How does it feel ” Show the pictures T: How does Yang Haitao Choose the food (Feel)T: I have some food in the box. Feel it.T: How does it feel To elicit the answer: It’s… & It feels… 创设情景吃早饭,选择食物。通过情景与实物帮助理解句型结构。
3. Talk “smell” & “taste”. 1. Show the drinks.T: How does Yang Haitao choose the drink To elicit “feel/taste”.T: Here’re some drinks. Taste it. How does it taste 2. Ask several of the students to taste the drinks, then the others to ask them. 3. Show the fruitsAsk “feel/smell/taste”T: Have you got any fruit Would you like to invite the teachers to share it Please give the fruit to them and ask them three questions:How does it feel smell taste 4. Show a lot of fruits.(picture)Do pairworks:How do they feel/ smell/ taste They fee/ smell/ taste… 1. 通过摸一摸、尝一尝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请老师来品尝水果,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操练句型,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4. Make dialogues 1. T: After breakfast, Yang Haitao goes shopping. Tomorrow is his mother’s birthday. He wants to buy some gifts for his mother.2. Dialogues in the group. 创设盲人购物情景,进一步巩固所学句型,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
Post-task Practice 1.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the group.2.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help the disabled people. 小组表演,更是带动全体学生操练句型。
Assignment 1. Complete the dialogue.2. Write a short passage with the beginning: Yang Haitao is having his breakfast….3. Think about Expo. 分层练习,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使之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设计说明:
一、在情境中学习句型。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创设了盲人歌手杨海涛的生活来引出句型教学。通过谈论盲人通过什么方法做事来引出本节课句型中的关键词“feel, smell, taste”。然后再通过杨海涛吃早饭选食物的情景进行句型的教学,通过杨海涛为母亲买礼物的情景进行操练。这样的情景,不仅使整堂课显得更连贯,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句型,学习更有兴趣。
二、多种活动循环巩固句型。运用多媒体展现句型并分别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猜一猜、小组对话等让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句型。
三、关注更多学生的成长。通过小组合作、分层作业、递进性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的帮助下都得到一定的收获。
四、学科中渗透德育。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响应“迎世博、讲礼仪”的号召。
反思与重构:
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句型How does it feel Taste Smell 的教学基本达成目标,对发展性目标的达成也比较好,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单复数情境进行问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层次也比较清晰,由于使用了实物体验、实际交流等不同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还可以。
情感教育与课的整和也比较自然。通过盲人歌手的生活引入教学,最后以尊重和帮助残疾人为情感教育点,比较贴切。
但是在课的导入阶段,由于对借班学生的估计还不够充分,学生在摸物品说感受时有些迟缓。因此可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为学生设置一个阶梯,既先用多媒体出示表达感受的词汇,给学生一个暗示,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按照预定目标进行表达了。
其次,学生在情景运用环节有所欠缺。正是由于在课的开始和中间环节学生在正确表达感受的词汇上受阻,因而浪费了一些时间,使得学生在自编情景对话时缺少了充分练习的时间,是本课所不足的。
重构:
在摸、闻、尝的各个环节前,有意识在媒体上先出示相关词汇,给学生一个暗示和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第二学期Unit7的句型教学。主要句型是How does it feel/ smell/taste 。本节课教师研究的是“小学英语句型教学的有效性”。刘老师运用了丰富的教学手段,比如趣味性的游戏、琅琅上口的儿歌等,教学方法也很多样,如实物体验、情景教学等。本课刘老师还渗透了“小班化”教学的先进理念。教师十分注重分层施教和个别辅导,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教师能巧妙的运用盲人看不见世界,但能感受世界来引入课题。并且教师能充分利用这根线索,紧紧抓住盲人是如何感受世界,从feel/ smell/taste三个层面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设计十分有层次性,教学内容也由易到难,逐步递进,非常符合学生的理解规律。同时,教师还能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在让学生进行对话时很注重给学生示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时,教师也很关注学生会出现的语法错误,并能及时纠正。所以,学生能顺利的学习并掌握这三个主句型及相对应的回答。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很与时俱进,教育学生们能尊重和帮助残疾人,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文明的行为来迎接世博。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精巧,实用性很强,教学效果良好,是一堂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课。
组长点评
她的课的成功之处:
1. 在情境中学习句型。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通过创设了盲人歌手杨海涛的生活来引出句型教学。通过谈论盲人通过什么方法做事来引出本节课句型中的关键词“feel, smell, taste”。然后再通过杨海涛吃早饭选食物的情景进行句型的教学,通过杨海涛为母亲买礼物的情景进行操练。这样的情景,不仅使整堂课显得更连贯,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句型,学习更有兴趣。教学层次清晰,教学密度高。
2. 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恰当且充分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课堂的歌曲引入、句型的引出,操练到巩固都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展开,且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3. 教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4. 活动方式多样化,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猜一猜、小组对话等让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句型
5. 准备充分,有课件、实物、图片、卡片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