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浪之歌》《雨之歌》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浪之歌》《雨之歌》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1 08: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组歌》导学案


审核
教学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词语,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涵丰富的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歌中炽热爱情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一、自主学习(放声朗读美文,并完成下面试题。)(一)基础达标1.读准下列字音。炽热(

执拗(

馈赠(

天穹(
)璀璨(

长吁短叹(

镶嵌(

祷词(
)2.结合课文,解释词语。执拗:憔悴:馈赠:璀璨:镶嵌:长吁短叹:3.文学常识填空。纪伯伦,_________(国家)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家。箸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和__________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将课文中的文字换成画面,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想象出来的画面。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
的浪。
的雨。3.“浪”“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
4.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附:相关资料1.作者信息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哲理诗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是阿拉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他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一般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2.写作背景纪伯伦12岁随母亲来到美国谋生,18岁重返祖国,但因创办呼吁民间疾苦的刊物《真理》和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被驱逐出境。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社会。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纪伯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他的作品多以物象曲折地表达作者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辣的衷肠,以及对世间万物怀有的满腹情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要成为世界种种美好事物守护者的坚定决心。3.他山之石纪伯伦经典名言警句选录: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听真理的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只有一次把我窘得哑口无言,就是当一个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复备栏复备栏
10《浪之歌》《雨之歌》导学案




审核
邵聚宝
教学时间



课时
第二课时
二、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浪之歌》中海浪具有什么样的情怀?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2.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小组讨论解决。3.文章中作者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说说你的理解,与同学讨论。4.思考:《浪之歌》与《雨之歌》有何内在联系?准备在班上展示。三、展示评价1.学生完成练习,有困难小组合作完成。2.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代表展示讨论结果。3.组织师生互评。四、拓展提升春雨梨花①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②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 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③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竟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④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⑤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⑥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⑦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 2.文中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3.文中第五段文字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请试举一例。4.本文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外,还大量引用了古代诗词,你认为引用这些诗词有哪些作用 5.如何理解“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这句话的含义
复备栏复备栏
10《浪之歌》《雨之歌》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chì
niù
kuì
qióng
cuǐcàn

qìàn
dǎo
2.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赠送(礼品)。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3.黎巴嫩
《泪与笑》
《先知》
《沙与沫》
泰戈尔
(二)初读课文
1.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银白的浪花冲向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海岸上一下子凉爽了许多;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海浪亲吻海岸的情形,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的细腻;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海岸陪伴美人鱼跳舞的情形,它的舞姿是那样轻盈……
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洒向大地,大地开始呈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景象;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一夜春雨之后,乱红摇曳,“花重锦官城”的壮美景象;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干渴的禾苗饱饮甘霖时绿意盎然的情形……
2.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滋润万物的雨;让山河欢乐的雨;让花草欢笑的雨;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充满爱心的雨;启迪心扉的雨;沁人心田的雨等。
3.浪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4.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二、合作探究
1.海浪的爱情的内涵,不仅仅是对海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情,而是对更广阔的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守护着它的和谐,它的美。
作者在文章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浪来传达内心的情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2.作者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折地表达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彻夜不寐守护世界,让世界更和谐,更美丽。“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和作者的形象已经融为一体,这句话既是海浪倾述,又是作者自己坚定的声音。
3.雨,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有了雨,千山万壑将会更加美丽;有了雨,大地万物将会充满生机;有了雨,花草树木将会绽开笑脸;有了雨,云彩和田野成了一对情侣。这些都说明雨是一个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
4.在自然界,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着生命,传递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所以,《浪之歌》与《雨之歌》都揭示了这种循环,并且指出了这种循环,需要用奉献来维持。
四、拓展提升
1.是生活中纯洁、美好的事物的象征。
2.记叙了作者去梨乡的心情和内心的想法。
3.细节描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
4.答引用诗词,对梨花进行赞美,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说明对梨花的赞颂是古已有之的。
5.梨花以其自身的美好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