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学案2014级

文档属性

名称 29、《湖心亭看雪》学案2014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1 09:1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9、湖心亭看雪
课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
西湖。大


日,
湖中人



绝。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
定,


一小舟,




火,


湖心亭
看雪。
雾凇沆砀,

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
与云与山与水,



白。



子,




痕、湖心
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


点、

余舟

芥、
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亭上,

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铺


坐,
一童子




沸。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见
余,
大喜
曰:“湖






人!”



饮。
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余强

三大白

别。


姓氏,
是金陵人,

此。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

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
相公
者!”
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一、夯实基础
1.《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
,字宗子,号陶庵,生于
(朝代),明亡后不仕。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崇zhēn
五年
毳衣炉火_______
雾sōng_______砀
长堤一痕
3.选出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余/住西湖。
B.湖中/人鸟/声俱绝。
C.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D.更有/痴似/相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者。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是日更定(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拏(
)一小舟
雾凇沆砀(

客此(

及下船(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莫说相公痴(

5.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C.更:是日更定
更有痴似相公者
D.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整体感知
7.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8.下列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三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亭观赏雪景
B
.张岱观赏雪景,正表明了文人士大夫以自然为尚的情趣。
C
.作者观赏雪景,专注于雪,这是本文的主旨。
D
.作者写西湖雪景,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将视角游离于身外,反观自我的情趣,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大自然的静谧中寻找自我的影像,表现了既向往孤寂,又寻觅知音的心态。
9.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三、文段阅读
 
【甲】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0.(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分)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2分)
11.(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2)试比较“湖中人鸟声俱绝”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各自的在全文或全诗结构中分别起何作用?
12.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13.第一段“雾淞沆砀”至该段结尾,试着把下面一段点评的文字补充完整,并认真体味。
这段描写甚是绝妙,先从大处落笔,描写全景,设造了
的境界;
再描写近景,


进行了对比。
1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你是如何理解这“痴”字的?
四、中考链接(原文见课文翻译)
15《三峡》、《湖心亭看雪》两文都善于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2分)(2013湖北襄阳卷)
16《三峡》、《湖心亭看雪》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分)(2013湖北襄阳卷)
17《湖心亭看雪》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4分)(2014江西南昌卷)
五、片段写作
18请你借鉴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描绘一处如诗如画的风景,或勾画一个你很熟悉的人物外貌,凸显其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书写工整,100字以上。
29、《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1.《陶庵梦忆》张岱
明末清初
2.祯
cui

di
3.B.(湖中/人鸟声/俱绝。)
4.1.这
消失
撑,划
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客居
等到
尽力
不要
5.D消失
(A白色;酒杯
B这;判断动词
C计时单位;还)
6.①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亭看雪。②(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③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④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⑤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7.D(侧面烘托)
8.C(不只是专注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9.C(没有与民同乐的情感。)
10.(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1)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籁俱寂的意境。(2)《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张岱此句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12.D(并无厌世之情)。
13.洁净、静寂、空旷
眼前景物(包括作者自己)的渺小
与大自然的辽阔(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即可)
14.“痴”字写出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15.大笔点染
白描
(共2分,每空1分)
16.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
17.奇景“奇”在:万籁俱寂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地一色;万物渺小。(2分)
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2分)(大意相同即可)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