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 8.2 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 8.2 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2-28 17:53:09

文档简介

8.2
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教案
1教学目标
1.在二年级“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它的准确性、简洁性。
2.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体验数学创造的价值。
2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教室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重点难点
体验创建数对的过程,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从一维切入,感受统一方向的作用。
师:你知道小军坐在第几个吗
指名不同学生回答,质疑:为什么他们数的不一样
小结:方向不一致。板书:方向
指名学生回答。师:规定了方向,还会造成误会吗
师:小丽坐在第几个呢
指名不同学生回答,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数的结果不一样了吗
师:现在你知道小丽坐在第几个了吗 说说理由。
小结:生活中横着数和竖着数的习惯。
活动2【活动】运用推理,感受二维平面中规定的价值,建立模型。
在学生感受到困难的基础上提供第一条线索:和4有关(板书:4)
让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理由。体验一个数字不能确定二维平面中的位置。
提供第二条线索:还和3有关(板书:4
3)
学生大胆猜测,上台指位置,并说明理由。
质疑:为什么还是有不一样的结果
小结:要知道顺序、方向(板书)
课代表的位置如果也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应该是:3
2
师:现在你知道班长坐在哪儿了吗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上台指,并说明理由。
3.介绍规定,体验准确、简洁。
教师介绍先列后行的规则,相机板书:(列

)
活动3【练习】练习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
比较数对(4,3)与数对(3,4)的区别;说说数对(2,2)中的两个2意思一样吗
活动4【活动】结合现场座位图,应用模型。
请班长和课代表用数对介绍自己在教室的座位。
师:你会像他们这样用数对介绍你自己的位置吗 说给你的同桌听。
小组合作:
(1)说一些数对,让一队同学站起来;
(2)说一个数对,让一队同学站起来;
(3)说一个数对,让全班同学站起来;
辨析:数对(x,x)能让全班同学站起来吗
介绍数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5【活动】从有限到无限,自主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
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蜘蛛位置的过程中,体验从有限到无限,从部分到整体,逐步主动构建初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感受其实际价值。
活动6【活动】回顾总结,体会变与不变。
师:回顾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
我们学了这么多的图,这些图形状都不一样,但它们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却是一样的,谁来说一说 (共17张PPT)
8.2
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0
1
2
3
4
5
6
小军
0
1
2
3
4
5
小丽
课代表
班长
班长坐在哪里?
5
4
3
1
2
1
6
5
4
3
2
0
2
4
6
5
5
4
3
1
2
1
6
5
4
3
2
0
1
6
5
4
3
2
5
4
3
1
2
1
6
5
4
3
2
8
7
5
4
3
1
2
8
7
6
1
2
0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0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0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7
1
2
0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7
1
6
5
4
3
2
5
4
3
1
2
1
2
0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0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7
5
4
3
1
2
1
6
5
4
3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