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佛山一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17 20: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一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本卷由试卷和答卷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用考试规定用笔作答。所有单选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它题的答案答在答卷上,考试结束交答题卡、答卷和作文卷。
命题人:李顶华 审题人:张晓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埠(bù)头 酿(liàng)造 攫(jué)取 涸(hé)辙之鲋
B.蹊(qī)跷 鸡雏(chú) 缜(zhěn)密 不容置喙(yuán)
C.癖(pǐ)好 掺(chān)假 攒(zǎn)钱 有恃(shì)无恐
D.空旷(kuàng) 呜咽(yè) 商贾(jiǎ) 恪(kè)守不渝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一进动物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   可爱。
② 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   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 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   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A.尤其 清静 从而 B.非常 清静 进而
C.非常 清净 从而 D.尤其 清净 进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B.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C.深圳市代表团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争取到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D.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能把它装好。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D.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完成后面的题。(22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军民不能自养者     养:疗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请以战喻
B.巩取置于法 多于南亩之农夫
C.遂与之异 杳不知其所之也
D.援笔而成 客逾庖而宴
7.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分)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巩出任越州通判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调任洪州时,不仅积极备战瘟疫,而且还未雨绸缪处理好了过境的朝廷军队的招待问题,使城中百姓免遭干扰。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竟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划线部分断句。(4分)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②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
10.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①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②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晚年任江西刺史时因遭人陷害被官府问罪昭雪后东归故乡的途中。②流离多病的身世。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的好不好 为什么 (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11.默写填空(6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每句1分)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
(3)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
(4)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病毒——人类的竞争者
[美] 詹姆士·崔费尔
病毒,可以说是我们所知无生命的东西中最复杂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东西中最简单的。到底怎么说好,要看你如何定义“生命”一词。病毒的构成,是 dna的分子或是其近亲rna,被包围在由蛋白质构成的壳内。这外壳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病毒是有资格进入其内部的。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的作业区域,病毒就脱掉外壳,欺骗细胞的化学固定运作方式,制造更多的病毒。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细胞的资源用尽为止,这时新制的病毒就移动到细胞的外面去侵略其他细胞。因此,虽然病毒本身不能像生物一样复制自己,却能在找到合适的健康细胞时通过复制来繁殖。
病毒的生存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会如此困难。因细胞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愈。许多抗生素的工作原理,是将抗生素本身附着于制作细胞外壁所必需的分子上,因而可以防止新的细胞壁被复制出来。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壁,任何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药物,也会杀死附近健康的细胞。要和病毒作战,就必须深入到细胞自身内部的化学运作中,这是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的事。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抗病毒最有效的防御,是使用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利用这样的疫苗,我们终于在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美国已使小儿麻痹等病毒不再是重大的保健问题。然而,艾滋病病毒的散布是致命的,它提醒我们知道,在没有有效疫苗的时候,病毒疾病是如何肆虐的。
病毒常用的武器有病毒的突变和它们从一个病毒转移核酸到另一个病毒的能力。你身体中的细胞分裂时,就有复杂的“校正”机制运行,以确保所拷贝的dna是和原版完全相同的,其精确度达到了平均十亿次才有一次错误的比率。但病毒却是没有校正机制的。测量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单纯的dna复制所包含的错误,可以达到每两千次就有一个错误的程度。这就是说,病毒突变的比率对细胞形态而言,是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外,如果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它们还可以交换dna或rna片段,在过程中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病毒物种。这些效应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人类要经常面对新类型病毒的侵袭。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们都必须接种新疫苗。以预防新型的流行性感冒。
当今社会,特别致命的病毒可能会重创甚至完全消灭一个小区域中的人口——请回想1995年在非洲扎伊尔的爱博拉内出血病毒的流行。不过,这些不幸的灾难也提供给人类种族的一种保护,因为最后的病毒也会随着最后一位人类寄主的死亡而同归于尽。然而,今天交通便利,还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来保护人类种族的延续,显然是徒劳的,新的病毒能在我们察知其存在以前,就散播到地球上的各大洲。此外,当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侵犯以后,荒野的界线日益模糊了,我们也就会遭遇越来越多从前没接触过的病毒,给它们获得新寄主的机会,而源自野生动物身上的一些病毒,人类是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例如,原来的艾滋病病毒,据传是由原本只会感染猿猴的病毒突变而来的;一位猎人在剥制一只感染了突变病毒的猿猴皮毛时,割伤了手指,就把致命的疾病散播到全世界了。
想不想知道真实的恶梦是什么样 请你想像一种像是引发艾滋病的病毒,让病主能活下去,而在他们死亡前的多年时间散布这种病毒;然后再想像这病毒经过空气传播,像是流行性感冒和日常感冒,在我们能对付它以前,会先死掉几十亿人。
依照诺贝尔奖得主约书亚·莱德伯格的说法:“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
12.根据文中信息,当今世界新类型病毒经常产生的根本是(3分):
A.随着环境的变异,病毒的寄主增多。
B.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的侵犯。
C.高频率突变的病毒经常两个以上同时攻击一个细胞。
D.病毒借助健康细胞复制自己的能力特强。
13.文中作者认为在当今社会,人类特别容易遭受病毒重创的原因有(6分): 【 】【 】
A.病毒疫苗的研制速度远远低于病毒产生的速度。
B.交通便利,致使病毒在被察知之前就传播开来。
C.人口膨胀,为缓解全球食物供应紧张的局面,大量使用转基因食品。
D.过度开发大自然,致使人类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病毒。
E.全球气温升高,刺激了病毒的大量繁殖。
14.依据本文的信息,说说人类最终战胜sars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2分)
15.你是怎样理解“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这句话的含义的?(7分)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某总猪蹄 秦德龙
某总猪蹄,就是某总喜欢吃的猪蹄。也许是大饭店吃多了,吃腻了,某总偏偏喜欢到小食摊上啃猪蹄。一啃就是两只,再弄上二两小酒,搞得嘴上美滋滋的。
卖猪蹄的小范,是个人精。某总是政府的头面人物,这就是个特殊的资源。小范干脆就嚷嚷起来了:“猪蹄,猪蹄,某总最爱吃的猪蹄!”
“吃某总猪蹄!”“某总猪蹄味道好极了!”人们口耳相传,也都喜欢上了某总猪蹄。每天,某总猪蹄都很畅销,不到黄昏,一车猪蹄就卖完了。某总手下的小厮知道了这件事,问某总要不要掀翻小范的猪蹄车 某总淡然一笑:“都不容易,人家也要吃饭嘛!只要我的名字能让穷人填饱肚子,我不也是个社会慈善家吗 ”
某总还是常常上小范那儿啃猪蹄,临走,拿10块钱给小范。小范哪里肯,说:“某总,因为您爱吃我的猪蹄,我的生意才做得起来!您就是我的财神!”某总微微一笑:“说哪儿去了,你在群众中为我扬名,提高了我在社会上的名誉度,我还要感谢你呢!”
某总和小范就这么交上了朋友。小范总是给某总留出烀得最香最烂的猪蹄,等着某总来啃。有时候,某总忙,一时过不来,小范就打的给某总送猪蹄。某总也不白吃小范的猪蹄,顺便扔给小范两包香烟吸。
当然,某总也会和小范侃上几句“猪蹄文化”。某总从猪的祖师爷猪八戒说开去,一直说到猪的每一只蹄子,把猪说得浑身都是宝。某总还会拿出这样的问题来考小范:“猪蹄子天天踩烂泥,为什么吃起来特别香 ”小范答不上来,就请某总赐教。某总说:“猪是最幸福的动物,整天傻吃闷睡,不会思考,所以它的肉香!”
小范的脸一红,心想:某总不是骂我吧 又一想,某总是喜欢我,才骂我的。某总骂我是爱我,不爱我就不会骂我!小范知道,某总这样的头面人物,一定有许多烦心事。有了烦心事,总是要骂人的。骂人泻火,要是能让某总大骂一顿就好了,只要他高兴。小范的心里,突然产生了这样的奢望,很迫切的奢望。
说实在的,小范是有野心的,他要把猪蹄事业做大做强,做成一个猪蹄集团,也就是说,他烀的猪蹄,要打入各大酒楼饭店。菜名都想好了,就叫“八戒招手”。小范需要某总的支持,只要某总支持一下,“八戒招手”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也是小范前一阶段喊出“某总猪蹄”的初衷。总而言之,小范要打某总这张牌!
一不做,二不休,小范连夜开始了筹划。第二天,他就把全市乃至郊区各县卖猪蹄的全都联合起来了,成立了八戒连锁集团。他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要求各摊、点、户,统一打出“某总猪蹄”的招牌,抢先登陆。
当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某总猪蹄”的金色幌子。
这一招真是厉害。某总领着一帮人过来了,指着小范的鼻子,大发雷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某总把小范骂了个狗血喷头,大家都听见了。
某总与小范打了一场官司,告小范侵犯名誉权。某总胜了官司,却没要求小范做任何经济赔偿。某总说:我一个堂堂的官员,怎么能和老百姓较真呢 某总因为爱民亲民而名声大振,不久就提拔当大官去了。
“某总猪蹄”正式更名为“八戒招手”,生意更火了,很快就打进了各大饭店酒楼超市。小范时常亲手烀制猪蹄,给某总送去。用的是“特快专递”,专人专车。
外地饮食业纷纷效仿,拓展创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些名堂:“XX总菜单”、“X总美食”、“X总专席”、“X总忌口”……不一而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6年第8期)
16.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思想。(3分)
17.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范”和“某总”的性格特点(形象特点)。(6分)
18. 文中画线句子“很迫切的奢望”指的是什么 文章最末段看似与文章主旨无关,你是怎样认为的,写出你的看法。(6分)
19.将下面散句改为整句,可增删个别词语。(6分)
十八年来,我有时把你当作骄傲的资本,有时你又成为我进取的障碍,兴致一来,我希望你的美会成为世界之最;但一时发烧,即使把你削掉去做尼姑也不解恨。
20.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句,语序标点可变动。(6分)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这五项工作。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在作文纸上)(60分)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西方谚语也说“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翻过去。正因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许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活得很平淡,做事没有起色;其实,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善于逼自己去成功。
  请以“逼”为话题写一篇记叙类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800字以上。
佛山一中2008-2009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卷
9.断句(4分)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翻译①(3分)
②(3分)
10.①(4分)
②(4分)
11.名句默写(6分)
1. 、
2. 、
3. 、
4. 、
13.(6分)【 】【 】
14.(2分)
15.(7分)
16.(3分)
17.(6分)
18.(6分)
19.(6分)
20.(6分)
佛山一中2008-2009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A.酿(niàng)造B.不容置喙(huì)D.商贾(gǔ)】
2.C【①“尤其”,表示更进一步;“非常”,表示程度很高。句意中没有对比之意,应用“非常”。②“清静”,指安静,不嘈杂;“清净”,指清彻,干净。结合语境“水草像湖水一样”,应用“清净”。③“从而”,用于下文开头,表示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进而”,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忽视集体和国家利益”只是前面分句的结果,应用“从而”。】
3.B【死于非命:指遭受意外灾祸而死,或非正常死亡。不虞之誉:没有料到的赞誉。长袖善舞: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毕其功于一役:指把本来要分期分批做的事一下子就做完。常用于否定、批评职责或期望语气句中,不能用于既成事实或既定条件句中。】
4.C【A.它可以指代竹画和竹子,指代不清。B.句式杂糅,“国内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或“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目前国内”两种表达方式任选一种。D.介词“对于”使用位置不当,应置于“鸦片战争”前。】
5.D(养:养活)
6.D(A项的“以”都是介词,分别解释为“把”和“用”;B项的“于”都是介词,分别解释为“用”和“比”;C项的“之”前一句是“代词,他”;后一句是“动词,到”;D项“而”都是顺承连词,可不译)
7.C(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8.D(应是曾巩和王安石疏远。)
9.(1)①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借给他车马和随从,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得分点是句意通畅1分,“夸徇于四境”省略句式1分,实词“假”1分】
②当时擅长写文章和诗词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得分点是实词“工、过”,虚词“者”各1分】
(2)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每对两处计1分,不计0.5分】
10. (1)用的好(1分),“笑”与“悲”呼应(1分),是对自我人生经历无可奈何的苦笑(1分)。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1分)。
(2) 对自己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感到无比压抑和悲伤(2分),对不合理的现实遭遇感到愤慨不平(2分)。
11.(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 (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12.C【A、D是病毒增多的原因,B病毒寄主有可能转移的原因】
13.B D【ACE都与原文无关】
14.研制出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SARS疫苗,并不断接种新SARS疫苗。
15.人类与病毒的生存竞争,最终胜利的不一定是人类(1分)。因为病毒具有传播途径隐蔽、突变比率高、新病毒物种诞生快的特点(3分),而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广泛、病毒防治疫苗研制滞后等特点又不利于战胜病毒(2分),所以,人类如果不能有效科学地防治病毒,就有可能与病毒同归于尽(1分)。
16.小说借官员与小摊贩之间相互利用并最终实现“双赢”的故事(1分)强烈地讽喻了当今社会官商勾结的重大弊病(2分)。
17. 小范是一个有商业头脑,善于见风使舵,精明且不择手段的市侩商人形象(3分)。
“某总”是一个善借舆论造势,自私虚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官员形象(3分)。
18.奢望指小范要做成一个猪蹄集团,把自己烀的猪蹄打入各大酒楼饭店的野心(2分)。小说末段构思精巧,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2分)的作用,它由点及面,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2分),因此并非与主旨无关。
19.十八年来,我有时把你当做骄傲的资本,有时把你看作进取的障碍,有时我希望你的美成为世界之最,有时我恨不得把你削掉做尼姑。
20.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五项工作: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或: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把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www.
座位号
PAGE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