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要检验市售的金制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方法之一是将饰品浸入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后称量,根据质量是否变化即做出判断,该溶液是( )
A.盐酸
B.王水
C.硝酸
D.烧碱
解析: 硝酸除不溶解Au、Pt外,其他金属都能溶解,浸入硝酸中的金制首饰若不溶解,则证明是纯金的。答案: C
2.工业制硝酸和工业制硫酸的设备中,相同的设备是
( )
A.接触室
B.沸腾炉
C.吸收塔
D.转化器
解析: 工业制硫酸的三个设备是接触室、沸腾炉和吸收塔,而工业制硝酸的三个设备是转化器、热交换器和吸收塔,所以二者相同的设备是吸收塔。
答案: C
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溶液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解析: 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所得的混合溶液;由于NO中+5价的N得电子能力比H+强,所以HNO3与Zn、Fe等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常温下浓硝酸将铁钝化。
答案: 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浓H2SO4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NaOH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C.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Fe3+所致
D.铝制或铁制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
答案: B
5.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盐酸
解析: 能溶解铜的酸为稀HNO3和浓HNO3,但铝又能溶于稀HNO3,浓HNO3可使铝钝化。故选B。
答案: B
6.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溶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解析: 在上述反应选项A中使指示剂变红,选项C中使弱酸盐Na2CO3生成CO2及NaNO3,故A、C两项表现出酸性;B、D两项中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且B项中3Cu+8HNO3===3Cu(NO3)2+2NO↑+4H2O又有Cu(NO3)2和水生成,HNO3还表现出酸性。答案: B
7.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B.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C.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气体
D.无任何现象
解析: 溶液中存在NO,这时再加入盐酸相当于提供了氢离子,Fe2+会被氧化成Fe3+,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溶液变成黄色,产生无色气体。
答案: A
8.将7
g某铜银合金与足量的a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完全溶解后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0.56
L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此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
A.1.6
g
B.2.4
g
C.3.2
g
D.4.8
g
解析: 由+HNO3―→分析知:Cu、Ag与HNO3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等于O2转化为-2价的氧元素得到的电子数,再由质量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解。
答案: A
9.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解析: 三种途径发生的反应历程如下:
途径①CuCu(NO3)2+NO2
途径②CuCu(NO3)2+NO
途径③CuCuOCu(NO3)2
由此可见,途径①、②消耗HNO3量多且产生有毒气体。
答案: D
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解析: 由题意可知:HNO3,则Cu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即n(Cu)=2n(O2)=2×=0.15
mol。根据质量守恒及NaOH和Cu(NO3)2的反应可得关系式:n(NaOH)=2n[Cu(NO3)2]=2n(Cu)=0.3
mol,则V(NaOH)==0.06
L=60
mL。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将硝酸表现出的性质填在下列横线上: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1)久置的浓硝酸变黄色________。
(2)用硝酸浸洗附有银的试管
________。
(3)常温下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存、运输浓HNO3________________。
(4)用稀HNO3浸洗久置石灰水试剂瓶上的固体________。
(5)用Cu和稀HNO3制NO气体
________。
解析: 浓H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NO2,NO2又溶于硝酸中而使其显黄色。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Fe、Al金属钝化,与金属Cu、Ag等都能发生反应。硝酸具有酸性,与碱、盐、碱性氧化物等反应。
答案: (1)D (2)AB (3)A (4)B (5)AB
12.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1)若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C是SO3,D是H2SO4;若大量排放SO2,则会形成酸雨。
(2)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B为NO,A为N2,D为HNO3,浓HNO3可与Cu反应: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此反应有化合价升降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①H2SO4 ②酸雨 (2)①N2 NO2
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13.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
B.铝
C.铂
D.玻璃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定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5)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况下________L
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
解析: 本题考查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的实验。(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电荷守恒;(2)①能够代替的物质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所以A、B项不行;②红棕色的气体是NO2,原因是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3)该实验装置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排稀硝酸,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使稀硝酸液面下降,从而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4)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因为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C和D装置符合题意,E装置是洗气装置。(5)HNO3NO 铜失去的电子数应为O2得到的电子数
n(O2)=n(Cu)=0.1
mol V(O2)=2.24
L
答案: (1)3Cu+8H++2NO===3Cu2++4H2O+2NO↑
(2)①CD ②2NO+O2===2NO2
(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
②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
(4)CD (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