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
一、课题:《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
二、教学时间:3课时
三、教学分析
学生分析:学生对本课内容是很感兴趣的,但同时由于绘画基础的薄弱和艺术修养的限制,在实际操作、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参与探索,在原有基础上达到色彩表现与材料探索能力的提高即可。
教材分析:教材着力于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了解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表现与材料选择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色彩表现与材料探索的能力,进而提高艺术修养。
五、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艺术中色彩表现的多样性、与材料选择的丰富性及绘画表现形式的求异性。
2.了解装饰画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尝试设计并制作彩绘或剪贴彩色装饰画。
3.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及材料探索的能力,进而提高艺术修养。
六、教学重点:
装饰画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难点:
装饰画色彩的把握。
八、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查阅装饰画的相关书籍;准备制作彩绘或剪贴彩色装饰画的用具。
2.教师准备:准备不同风格的范画,借助这些作品展开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头脑,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
(三)讲授新课:
1.色彩表现的多样性
·写实性色彩
主要运用于写实绘画中,以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空间色等条件的综合运用为特点,追求自然的光感和真实感。
欧洲写实性绘画
法国印象主义:以莫奈、雷诺阿等画家的作品为例介绍
表现性色彩
主要运用于现代绘画中,与情感色观念相对应。
以马奈、塞尚、高更、凡高、蒙克的绘画作品为例介绍
装饰性色彩
是理性色彩,它不同于写实性色彩的客观标准,也不同于表现性色彩的主观性,而是对色彩规律主客观认识的统一。
装饰性色彩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和谐的色彩美感。
以色与色之间形成美感效果,追求优美雅致悦目的色彩效果,令人产生快感,是装饰色彩的目标。
2.材料选择的丰富性
·各种绘画材料在性质上的差异,可以体现不同的表现个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种新的工具材料不断涌现,并出现越来越多的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的技法。(举例分析)
·根据绘画材料的材质特性,适当地进行选择和利用,以使物质材料更好地为实现艺术家的审美追求与艺术表现意图服务。(举例分析)
3.表现形式技法的求新性
·现当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法不断求新与独创,以日渐满足人们不断增长与提高的艺术欣赏需要和审美愿望。
欣赏具体作品
4.装饰画的设计与制作
·装饰画:指具有装饰性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以传达形式美感为主要目标。
·装饰画充分运用点、线、面、形、色等基本元素,并且遵守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比例与权衡这些原则,以保持画面的统一与变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关系。
·装饰画同时具有审美性与实用性,广泛运用于壁画、壁挂、瓶画、漆画、画盘、商品包装、书籍装桢、视觉传达艺术、建筑装饰等方面。
5.实践与体验--彩绘或剪贴彩色装饰画
彩绘装饰画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a.选材与立意
b.设计与构图
c.勾画正稿
d.确定色彩关系
e.深入刻画、调整完成
·剪贴装饰画的设计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a.准备工具材料
b.画纸裱板
c.勾画正稿
d.拓稿剪刻
e.预湿张贴
f.整理晾干
g.剪裁装框
(四)课堂总结:
了解了色彩表现与材料选择的相关知识,又亲自动手尝试了装饰画的制作,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教师鼓励学生谈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希望同学们继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去创造美,让我们尽情感受缤纷的色彩世界。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完善自己的装饰画作品,并根据它的格调,为它先择一个可以摆放的场所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