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鸟瞰珠江三角洲(卫星照片)
预习展示
展示调查结果:改革开放的前期社会背景
深圳特区
感悟导入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找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
2、说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先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
1985年,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一
位置:对外开放的前沿
想一想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它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
合作探究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合作探究
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位置
北回归线
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利于与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交流、交往、联系合作、友好往来等。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地区
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哪些优势条件?
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政策因素:
靠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珠江下游,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劳动力资源丰富,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
合作探究
二、外向型经济
(1)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2)海陆交通便利
(3)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1、发展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3、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可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发展
指导学生读课本7—3—2图说明珠江三角洲GDP、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比重从1980年至2010年之间增长最快的是哪一阶段?
合作探究
1、20世纪9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制造和_______基地。
合作探究
高新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加工
2、从图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_产业逐年下降.
传统工业(纺织业)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珠江三角洲由_______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转变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农业基地。
商品粮
出口创汇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进入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为什么不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呢 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国家采取哪些措施?
巩固训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__省的东南部,___江下游,邻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_____
隔海相望,水陆交通便利。
2、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两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
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_______。
4、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_(地区)出口至_______、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5、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
、
、
。不利条件是
、
、
。
6、目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重心是发展_______。
7、珠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和_______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评价测试
城市:
A
B_
C
_
特别行政区:
D_
E
_
铁路:
①
②_
海洋:
a_
b_(水域)
A
B
E
D
②
①
b
a
C【
课
题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城市。
说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了解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电脑、白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展示
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搞调查,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社会、经济及贸易情况:
1978年以前工作重点是巩固政权,搞阶级斗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时是不允许引进外资建外资企业的。
学生可向爷爷奶奶了解当时的情况:没收农民自己偷偷种养的农副产品。
1955-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从理论上说,小农经济还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所以还要割他们的"资本主义的尾巴"...做大生意,建外资企业,根本不可能。
了解改革开放的前期背景为学习珠江三角洲开放的前沿作铺垫.
感悟导入
视频同时伴有音乐《春天的故事》:深圳30年来的迅猛发展,由一个边境小镇迅速成长为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经济特区的过程。深圳只是珠三角这块前沿地带中其中一个特区。成绩的获得应该归功于总设计师——邓小平。
进入情境,欣赏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创造的辉煌成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1992年春天,一代伟人邓小平视察南方,带来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春天。
由视频感受“深圳速度”,从而感受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创造的辉煌。
衔接与过渡
深圳的迅猛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扶持——优先对外开放,邓小平为什么在这里画个圈呢?这里自然环境如何?下面分析位置特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
一、读图:【
探究
】1、说说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特点。2、说说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的位置关系。教师在白板上指图点拨。
1、找出
北回归线、珠江、南海、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
学生代表同学回答:珠江三角洲是祖国的“南大门”,面向南海,毗邻港澳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2、在图上圈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广州在珠江口顶端,深圳在珠江口东岸,毗邻香港,珠海在珠江口西岸,毗邻澳门。
读图分析位置为学习外向型经济作铺垫。用图形提供的信息说明位置特点,用图形说明问题。
衔接与过渡
改革开放以前,祖国内地是不允许外国企业进入的,改革开放后,让哪个地区先开放,哪里应该发展最快,国家为什么会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它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
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
探究
】珠江三角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的综合条件是什么?【
点拨引导
】珠江三角洲面向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我们说的“下南洋”是去哪儿?(东南亚)华人华侨在国外挣钱了,他们愿意把资金投入哪里?(自己的家乡)而今日侨乡又能获得境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归纳
】珠江三角洲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毗邻香港、澳门和南海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等有利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巩固训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怎样利用有利条件解决生产环节遇到的问题?(缺乏资金、技术、先进设备、管理经验)
2、利用怎样一种独特的地域分工合作模式解决定货(海外定单)与销售环节(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遇到的难题
学生先读图、再读书,自主学习思考一会,然后再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同学回答:面向南海,海岸漫长,良港众多,靠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许多地方是侨乡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持。利用侨乡优势,引进外资;用外资购买先进设备;毗邻港澳,引进管理人才;有了钱还可以面向世界招聘各方面人才
;利用珠江口多良港,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便利毗邻港澳的优势打开外销渠道;利用珠江水系及京九,京广等铁路将产品运往内地销售……)
让学生理解国家优先扶持珠江三角洲的原因还有:珠江三角洲许多地方是侨乡,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衔接与过渡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有哪些作用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
(二)外向型经济表现【
活动
】指导学生读课本7—3—2图珠江三角洲GDP、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归纳
】1、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获取了大量外汇。1980——1996年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GDP年均增长17.8%,远高于全国同时期9.7%的平均速度.2、20世纪9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上,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和加工基地。3、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珠江三角洲由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转变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读下列三个图,让学生相互交流,反思提升,相互借鉴。学生读图看出:GDP从80年——2000年增长最快,出口总额也是2000年左右最高。学生读图看出:从1995年——2010年纺织业比重逐渐下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逐渐提升。学生读上图看出过去的商品基地变成了花卉生产基地。
读图很容易看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本区GDP、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急剧增长,反映了“深圳速度”的内涵。第二个读图让学生理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使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更新换代,形成主导产业。读图时教师指导说明,这些种花卉的地方过去曾经是商品粮基地。说明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特色农业的繁荣。
衔接与过渡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讲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是一个什么性质工业基地呢?没错是个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那些表现都是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发生一些变化,如何调整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探究】1、20世纪80年开始,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条件是什么?
2、课件展示:丽丽逛街(一段自制的动画.情景为一个中学生丽丽带大家在商场去找珠江三角洲的名牌产品及简要介绍)【提问】:丽丽看到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有哪些种类的产品?珠江三角洲成为全球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出口基地之一。3、回家统计一下:你家有哪些物品来自珠江三角洲?4、进入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为什么不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呢 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国家采取哪些措施?5、进入21世纪,由劳动密集型工业转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支柱产业?【
归纳总结】进入21世纪
,珠江三角洲在发展中遇到
一新问题,新挑战。国家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战略措施,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学生思考后回答:1、20世纪80年开始,珠江三角洲接受香港、澳门的产业转移,又由于此地最先对外开放,内陆许多劳动力云集珠三角,工人的工资要求不高,发展加工工业,如服装、玩具等。2、家用电器、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和玩具等轻工业。成为全球著名的家用电器、服装、玩具等生产、出口基地之一。3、你家有哪些物品来自珠江三角洲?学生列举家里的一些家用电器、洗涤用品、化妆产品等4、进入21世纪,全国都对外开放,一些劳动力转移到内陆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某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用工荒”,制造业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利润空间又小在国际制造业市场缺乏竞争力。
与上学期所学的工业基地联系思考自制动画展示丽丽在商场介绍名牌产品,
学生很感兴趣图片信息及阅读内容帮助学生理解21世纪珠江三角洲发展遇到新问题,新挑战。
小结归纳
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①区位优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优越;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航运便利;毗邻香港、澳门,便于吸引外资。②人文优势: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有侨乡。③政策优势: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对当地地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类型的转变。
拓展延伸
【角色扮演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既有利于中国吸收和利用外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但又导致中国大量内部资源外流,环境污染,假如你是珠三角的决策者,请谈一谈你发现珠江三角洲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是什么?对珠三角未来经济发展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分组合作交流,找代表角色扮演
学生在家里找到一些电器、洗涤用品、化妆产品来自珠江三角洲
一方面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知识结构
】
【
当堂达标
】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答案代号填入后面的答案栏内)
1、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开阔、平坦
C.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D.自然资源丰富
2、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其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A.毗邻港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是著名的侨乡
C.是沿海经济开放区,有政策优势
D.重工业基础雄厚
3、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靠近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丰富的人力资源
D.自然资源丰富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下游,广东省东南部
B.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
C.濒临东海,海陆空交通便利
D.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地区
5、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
B、珠江三角洲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台湾
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A、电子、服装制造业
B、电子、汽车
C、汽车、玩具制造业
D、
汽车、造船
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A、广州、深圳
B、
珠海、深圳
C、广州、汕头
D、
香港、澳门
8、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A、广州、深圳
B、
珠海、深圳
C、广州、汕头
D、香港、澳门
9、珠江三角洲出口产品的主要贸易渠道是
A、国内贸易
B
、
港澳
C、台湾
D、美国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产值的迅速增加
B
、
劳务输出
C、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
D、
传统工业
二、综合分析题
填出下列地理事物:
(1)、城市:
A
B_
C
_
(2)、特别行政区:
D_
E
_
(3)、铁路:
①
②_
(4)、海洋:
a_
b_(水域)
(5)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反思
】讲“关于珠江三角洲有国家政策扶持,让它优先开放”等问题,对不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初二学生来说应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预习展示这个环节,提前安排学生搞一个调查,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的社会背景,可以回到家庭调查,也可以到社会上调查,为讲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条件,埋下铺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