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3-01 16: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2课时)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2.内容结构
本课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先后,分成三部分,分别鉴赏三大宗教有代表性的建筑,另有“相关链接”,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3.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要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资料
1.关键词语解释
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当人类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十分薄弱的时候,宗教是不会产生的。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人自身的构造和梦境,也无法加以说明,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惶和缺乏信心,认为在他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原始宗教。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信仰的是为数众多的鬼神,即多神教。这些鬼神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不平等,有了贵贱之分,反映在鬼神之间也有大小主次之别。特别是国家形成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君主,多神教也逐渐演变成一神教。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移到一个万能神的身上。同时,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被压迫阶级为了摆脱这种压迫,曾进行过无数次的艰苦斗争,但它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被压迫阶级对来自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对来自自然界的灾害,同样感到难以理解和无法捉摸,于是便产生了种种幻想,渴望有一个能使他们摆脱苦难的“救世主”和“天堂”,这就是阶级生活中许多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而阶级社会里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阻挠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10卷,第62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它既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也不能揭示出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充满苦难的年代里,宗教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群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们对宗教往往寄托着某种理想和幻想,如对“天堂”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鸦片滥用固然是毒品,必要时慎重用之,则可成为有用的药品,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并非单纯观赏的艺术品。它们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与宗教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宗教艺术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为他们的信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何况,其中还凝聚着当时人们的理想和幻想。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基督教
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公元一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早期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段的罗马帝国阶级斗争的产物。因为,当时的巴勒斯坦,不仅遭受外来的民族压迫,内部的阶级压迫也很严重,连续不断的奴隶起义遭到了镇压。犹太人中的城市居民、农民和奴隶,对罗马帝国和犹太上层分子怀着刻骨的仇恨,一直坚持斗争,但又找不到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力量,有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超人间的“救世主”(“基督”一词的原意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身上,于是,就从犹太人原来信奉的犹太教中产生一种新宗教。这时的基督教教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宣传一切受灾难的人死后将进入天堂,而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这些思想和活动,反映了下层群众对剥削者的鄙视和仇恨,对贫苦人的同情和支持。因此,它最初遭到了罗马奴隶主国家和犹太上层分子的野蛮镇压。但是,基督教并不是鼓舞和号召人们去和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改变现实的苦难,却宣扬顺从和忍耐,等待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这些思想不久就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给予基督教合法的社会地位,从公元380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有力的统治工具。它是一种影响很大的世界性宗教,宣扬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世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作为“圣经”。
《圣经》
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前者原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它包括《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埃及记》等5卷。《新约全书》是耶稣和基督教形成初期第一批使徒如彼得、保罗等的言行录。《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全世界有许多译本,它对丰富一些民族的文学语言起了积极作用。欧洲古代和近代美术的题材,常来自《圣经》。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即取材于《旧约全书》中的《创世纪》卷。它的内容是关于世界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最初的遭遇等故事。
拜占廷建筑
拜占廷是古希腊殖民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扼黑海咽喉。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都城,直到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亡。公元5世纪—6世纪是帝国的极盛时期。其版图一度包括巴尔干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北非以及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拜占廷建筑的特点,是继承东方建筑传统,改造和发展了古罗马建筑中某些要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对东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国家如俄国与东欧诸国的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式建筑
又译作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等。10世纪—12世纪流行于欧洲基督教流行的地区。它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西面有一、两座钟楼。窗口窄小,且离地面较高,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它的贡献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首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并开拓了内部空间,在形式上,复杂而精致,密集而垂直的柱群,在视觉上产生了飞腾的效果,具有高耸峻拔、轻盈灵巧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花窗(有人称“玫瑰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画。不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风格上还稍有区别。
俄罗斯风格建筑
具有俄罗斯民族特点的建筑。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末。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浑圆饱满的穹顶,称为战盔式穹顶。位于今莫斯科红场上的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年—1561年)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2.美术作品
印度《桑奇大塔》
这是中国古代旅印高僧称之为佛塔的一种早期的佛教建筑,印度称之为“窣(音“苏”)堵坡”。因此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而得名。又因那里还有同类型的其他几个窣堵坡,而这一窣堵坡又最具有代表性,所以,该大塔又称为桑奇一号窣堵坡,也是中国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据。它是一种半球形的建筑物,主要用于埋葬佛祖或圣徒的舍利子(骨灰和遗骨)和遗物。它的形式是从印度史前时代的坟冢演变而来的。它的半球体的直径为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径为36.6米。塔顶有呈正方形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着三层华盖。半球体内层是泥土,外面是用砖砌的,里面埋藏着舍利盒。从窣堵坡的造型来看,它的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半球体之上的伞柱象征宇宙之轴;三层伞盖代表佛、法、僧三宝,大塔周围的四座塔门标志着宇宙的四个方位。整个大塔的造型单纯、浑朴,完整统一,具有明显的稳定感和重量感,加上四周又有玲珑纤巧的栏杆和门作衬托,同半球体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窣堵坡显得更加庄严隆重。
印度桑奇大塔东塔门雕刻
桑奇大塔四周塔门的雕刻,集中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精华。每座塔门用砂石制作,高约10米,由三道中间微拱的横梁和两根方形侧柱以插榫法构成,在横梁、侧柱和柱头上布满了浮雕嵌板与半圆雕或圆雕构件。这些塔门雕刻是安达罗时代由毗底萨的富商和民间的许多佛教徒捐赠的,多半出自毗底萨的象牙雕刻匠师之手。所以,它们的总体视觉效果,好像是放大了的象牙雕刻。这些雕刻的题材,主要是本生经和佛传故事。但还未出现佛本人的形象。因为印度早期佛教禁止偶像崇拜,只用菩提树、法轮、台座、伞盖、足迹等象征符号来暗示佛的存在。东塔门北侧立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砂石圆雕托架像《树神药叉女》,被公认为桑奇乃至全印度古代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这一雕刻具有加固构架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类似中国古代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雀替。女像身体与四肢的挺伸和建筑结构的配合十分协调,她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飞舞。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由于药叉和药叉女是印度古代早期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药叉女则被看作是自然生殖能力的源泉。所以,印度古代雕刻中出现许多药叉女的形象,而且极力强调女性的生理特征,从而使她成为印度古代艺术中女性美的标准。桑奇大塔东塔门的这一《树神药叉女》,身体呈S形的三屈式,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典范。这与古希腊雕刻中女性人体美的表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古希腊追求女性形体比例匀称、完美优雅;印度则极力夸张女性形体的生理特征与丰满成熟。
印尼婆罗浮屠
(公元8世纪—9世纪,爪哇岛)
这是亚洲著名的佛教建筑,是一座大型的佛塔(中国古代称印度的佛塔,即窣堵坡为“浮屠”),或称大窣堵坡。它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日惹西北约40公里处的墨拉皮火山的一个山丘上。“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含义就是“山丘上的佛塔”。它修建于印尼夏连特拉王朝时期,费时约15年。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也被废弃,同时被火山灰及丛莽所湮没。直到1814年才被重新发现。1907年—1911年和1973年—1983年两次修缮,才形成今天所见的面貌。
婆罗浮屠不仅是印尼现存最重要的佛教建筑,而且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佛塔。整个建筑全用石块砌成,约用了200万块石头,塔基边长112米,台基上有面积依次递减的五层方形台,各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形台,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26米;顶端的一座巨大的钟形窣堵坡,从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约42米,现通高31.5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杆间共有4个宽约2米的回廊。回廊两壁上有连续的浮雕,共长3200米,有2500幅画面。浮雕的主要内容为佛教故事。在台基掩盖的方形层基部也有约160幅浮雕。在方形层的各栏杆,按一定间隔配置一个外向的佛龛,共432个,中间各安置一尊等身大坐佛。此外,在三层圆台都有一圈钟形小塔,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计72座,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环绕着中心大窣堵坡。每个塔内均置一尊佛像,加上中心大窣堵坡的佛像,共有505尊。
像这样独特的建筑形态,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婆罗浮屠的设计者们试图创造一个立体的“曼陀罗”。曼陀罗是佛教用语,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是“坛”或“坛场”。印度佛教密宗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侵入,便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面画以佛、菩萨等像。以后,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法地方或坛场称为“曼陀罗”,认为这里是佛与菩萨聚集之处。换句话说,“曼陀罗”就是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实际上这是佛教徒们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使用规则的方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企图表现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的境界。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土耳其,公元532年—537年)
这是欧洲中世纪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的基督教建筑。现今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古代最早称为拜占庭,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中世纪时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现存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帝国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现存教堂除四角的伊斯兰教尖塔,是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廷帝国,将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后增建的外,其他均为原来所建。它的突出成就,首先在于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体系。教堂正中的穹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是古代少数几个规模宏大的穹顶。采取这种结构,便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使建筑物内外都有完整的集中式构图,成为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其次,教堂内部空间宏伟而又有变化。穹顶的40个肋的下部,每两肋之间都开窗户。这40个窗,不仅可作内部采光,而且在视觉上,会使人产生穹顶好像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无怪乎当时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可比乌斯曾说:“仿佛由天空的铁链悬系着。”
(俄罗斯)《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
(1555年—1561年建,今莫斯科红场)
这是一座有纪念碑性质的著名俄罗斯风格建筑,是沙皇伊凡四世(1530年—1584年)为纪念1552年最后战胜外族侵略者而建,由巴尔莫和波斯特尼克设计。整个建筑风格独特,中央主塔采用俄罗斯民间建筑特有的帐篷顶,高47米,形成垂直线,统率着周围8座形状、色彩与装饰各不相同的浑圆饱满的穹顶。整个教堂充分展现出它复杂而又十分协调的形体,那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穹顶,活像一团熊熊大火,腾空而起。它凝结着俄罗斯人民由于结束了几个世纪来遭受外族统治的奴役生活而产生的无比欢乐和激动的情感。从而使这一建筑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纪念碑的意义。这一建筑所运用的华丽的装饰和强烈的色彩,使它所体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显得更加强烈,出色地体现了俄罗斯历史上民族独立、人民胜利这个伟大的主题。
意大利比萨教堂建筑群
(11世纪—13世纪)
比萨教堂建筑群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比萨。这一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最为重要。大教堂的建造年代最早(1063年—1092年),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并攻占巴勒摩而建的。洗礼堂建于1153年—1278年,钟塔建于1174年。这些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大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极富变化。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其正门与教堂正门相对。平面呈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立面分为三层,上两层为连列券柱廊,圆顶上矗立着施洗礼者圣约翰铜像。钟塔即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这三座建筑,形体各异,对比强烈,变化丰富,但它们的构图手法又十分统一,因为均应用了连列券柱廊作装饰且色彩统一。
巴黎圣母院
(1163年—1320年建,法国巴黎)
这是法国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封建社会盛期,即中世纪晚期流行的建筑样式。“哥特”一词原是欧洲一个文化不发达民族的名称。15世纪后一些崇拜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学者,为了贬低中世纪艺术的成就,而首先使用了这个名称。事实上这是一种历史偏见。历史已经证明,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高峰。哥特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巴黎圣母院虽是早期的哥特式建筑,但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全部用石头建筑的巴黎圣母院,正面的两个塔楼高六十多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106米,它的大大小小的尖券和尖塔争先恐后地往上钻,给人以一种热烈的、生气勃勃的向上的感觉。它的正立面,无论是三个门廊还是正中玫瑰花形窗户的装饰,都是那样华丽,以至令人忘记这是一座用沉重的石头修筑起来的建筑,而产生一种如临海市蜃楼的幻觉。
法国夏特尔主教堂
(12世纪初—16世纪初,巴黎西南)
这是法国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位于巴黎西南约90公里处。现存的主教堂建于公元12至16世纪之间。最早的主教堂建于4世纪。9世纪时,查理大帝的孙子秃头查理,赠送给夏特尔主教堂一件重要的圣物──圣母的“束腰外衣”,它被认为是圣母在基督降生时所穿的衣服。从此,夏特尔主教堂就一直是基督教徒朝圣的重要目标。当然,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座最有特色的哥特式教堂。这主要表现在:西立面(大门的一面)拱门上的三层拱廊的形式,是夏特尔教堂的首创。法国以后的一些著名哥特式教堂,如兰斯教堂和亚眠教堂都仿效这种形式。西大门的装饰雕刻和室内的彩色玻璃窗,也是哥特式教堂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至于西立面两座形式各异的塔楼,则是由于它们各自的建造年代相距四百年的缘故(南塔建于12世纪初,北塔至16世纪才告竣工)。
法国兰斯主教堂
(1211年—1290年)
兰斯主教堂是当时法国国王的加冕教堂。因该教堂内设有主教座,所以称兰斯主教堂(每个教区只有一所主教堂)。该教堂以形体匀称,装饰纤巧著称。建造这座教堂前后用了近百年的时间,但整个建筑的格调依然十分统一,是法国盛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之一。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比过去历史上任何一种教堂或庙宇都更为空灵、纤瘦和高耸。在建筑外形上,教堂的外形高高向上,直指上苍,把基督徒的心灵引向“天国”。教堂下立面中间的如玫瑰形的窗户连同它的花瓣,代表着基督教《圣经》中所描述的“永恒的玫瑰”;玫瑰的叶子代表信徒们的得救的心灵。总之,哥特式教堂的外形以象征和隐喻的形象语言,表达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无怪乎西方有人说,哥特式教堂的玫瑰窗是“傻子的圣经”。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哥特式教堂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德国科隆主教堂
(1248年—1880年)
这是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它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1248年始建,到1560年初具规模。后因宗教改革运动而停工,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石块砌成,巍峨壮丽。教堂型制为拉丁十字式,占地8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
000多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教堂两端的塔楼高达152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苍穹。大教堂的四周林立着无数座小尖塔,中央大礼拜堂的穹顶高达46米。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而支柱全由垂直线组成,筋骨嶙峋,极其峻峭清冷,体现着基督教否定物质世界,宣扬“纯洁的”精神生活的教义,是欧洲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意大利米兰主教堂
(1385年始建,19世纪初才全部竣工)
米兰主教堂又名多摩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华丽的教堂,属于“晚期哥特式”或称“国际哥特式”教堂。长约168米、宽约59米,大厅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教堂可容纳4万人。教堂全部用砖建造,外表覆盖着晶莹洁白的大理石。至今虽然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意大利政府已开始全面清洗教堂的外观,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重放光彩。整个教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教堂顶上135个直刺苍穹的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与真人般大小的雕像,它的总数竟达3
615个之多。它那华丽、纤巧的外貌,使每个看到这座建筑的人,无不为之赞叹。这座欲与阿尔卑斯山争高的大教堂,不少西方人赞誉它是一座锦绣的森林。
兰斯主教堂内部彩色玻璃窗画
随着哥特式教堂新的建筑结构,教堂内部的装饰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彩色玻璃窗画的产生与流行。这是因为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窗子占满了支柱之间的整个面积,而支柱全由垂直线组成,筋骨嶙峋,几乎没有墙面。过去常用的雕刻和壁画无所依附。唯一能够进行内部装饰的地方就是大面积的窗户。而当时的生产技术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彩色玻璃。心灵手巧的工匠们,从拜占廷艺术流行的镶嵌画受到启发,用彩色玻璃嵌入铅条做成框架,成为一幅幅彩色的画面。这些画面的题材多来自《圣经》,对于中世纪许多不识字的基督教徒来讲,这些彩色玻璃窗画便成了“不识字人的圣经”。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射进教堂时,把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而又神秘莫测。特别是在中世纪,“光”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因为,按照基督教的观点,光是与神灵即上帝之光相关联的,表现光就是表现上帝。所以,教士们说这是上帝居住处的景象。随着一天中光线强弱的变化,这些彩色玻璃窗画可以产生变幻无穷的效果。
伊朗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
(1612年—1637年建)
这是古代清真寺建筑中最为华丽的一座。它位于伊朗的历史名城伊斯法罕。由于伊斯法罕在古代曾是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丝绸之路”南线途经的要站,所以,它在公元10世纪时就已十分繁荣。11世纪—16世纪末,波斯的几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大事修建,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就是当年兴建的一座重要建筑。它像其他的清真寺一样采用圆顶拱架结构,两旁有两个供神职人员登高呼唤教徒作礼拜的尖塔(按伊斯兰教规定,教徒每天从清晨到黄昏要做五次礼拜)。清真寺的立面十分简洁,但布满精美纹样的琉璃镶嵌,使它显得极其精致而华丽,使人叹为观止。
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1630年—1653年建于阿格拉城外)
这是被称为“印度古建筑的珍珠”的世界著名建筑。由于我国通常把这一陵墓建筑简称为“泰姬陵”,有些人望文生义把“泰姬”误认为“贵妃”。其实,汉译的“泰姬”乃是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年—1858年)皇帝沙·贾汉宠爱的皇后阿尔朱曼德·巴奴·贝古姆(1592年—1630年)的简称。因为,这一陵墓是以贝古姆皇后的封号“穆姆达兹·马哈勒”(意为“宫廷之尊”)命名的,或通称“达杰·马哈勒”(意为“宫廷之冠”),也简称“达杰”(意为“冠冕”)。这位皇后于1630年陪同国王出巡时因分娩死于布尔汉普尔。传说她临终前要求沙·贾汉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最美的陵墓。沙·贾汉实现了她的遗愿。相传这一陵墓最初为集体设计,最后的设计方案是波斯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施工期间每天有两万余名工匠,其中包括来自印度、波斯、土耳其、阿拉伯、意大利等国的匠师。全部工程费时22年。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外叶木那河南岸。总体布局强调左右对称,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整个陵园呈长方形,东西宽293米,南北长576米,围以红砂石围墙。陵园南侧的拱门上镌刻着《古兰经》的一句经文:“请心地纯洁人进入这座天国的花园。”陵园内有开阔的草坪和纵横交错的水池。陵墓主体建筑位于园内北端中央96米见方、5.5米高的白色大理石台基上。台基四角各有1座高约42米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式的尖塔。它们和位于中央的陵墓建筑都是采用印度马克拉那采石场特产的纯白大理石砌造。陵墓主体建筑的平面为八角形,由边长56.7米的正方形抹去四角而成。中央覆盖复合式穹顶,内穹顶直径17.7米,高24.4米。上面的外穹顶高近61米。四角各有一座形状相似的小穹顶,体量匀称,曲线优美,四角的光塔和陵墓穹顶相呼应,形成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总之,整个陵墓建筑,总体布局完美,轴线对称端庄,空间序列丰富,视角良好。建筑色彩沉静而明丽,蔚蓝的天空,青绿的草坪,洁白的陵墓和高塔,加上小池中的倒影,飞溅的喷泉,成功地创造了肃穆、富丽和明朗的气氛,正是伊斯兰教徒所向往的纯洁的天国的花园。从而成为伊斯兰教建筑中的珍品。
三、教学建议
1.宗教与美术密切联系,是人类发展史上多个民族共有的现象,构成美术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非常重要的经典表现形式。在完成教学目标时,还是要从美术作品的欣赏入手,在用美术语言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宗教美术的特点。本课还是从美术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判断的能力。宗教的知识和背景,可以作为理解美术作品的基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宗教是非常复杂的,要学生全面理解是很困难的,也不是美术课可以完成的。还是要立足美术学科的内容学习。
2.把宗教美术作为人类的文化来学习,其中包含着人类的追求和信仰,也渗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宗教美术作品也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其艺术珍品是人类文化的宝藏。我们尊重宗教,尤其尊重宗教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学习宗教美术,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确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因此,对于艺术珍品应熟记,对作品的理解,也应认真阅读教材与有关资料。这是今后与人交流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应引导学生努力了解与掌握。对今后接触我国的宗教美术作品也是十分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