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九年化学下 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九年化学下 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3-01 17:14:1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NH3+CO2+H2O=NH4HCO3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2.“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警示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白色污染”是指(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各类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
3.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c·n·j·y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4.“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近两年.下列有关废弃手机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5.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垃圾
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D.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6.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C.放养鱼类 D.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7.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镇江市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物质能放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A.瓜皮果壳 B.鱼骨头
C.废铁锅 D.废旧陶瓷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某一水域中出现鱼类大面积死亡,经调查得到可能的结论有如下几条:
①居民向该水中排放含有磷元素的洗涤剂。
②有大量的运输船舶在水里航行。
③水中有适量的水草。
④上游有一化工厂向水中排放废水。
⑤鱼类把水中氧气消耗完。
⑥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⑦水中沿岸的农民种植作物时施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污染及其防治和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燃气代替燃煤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之-.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004年探明,我国天燃气储量为2.33×104亿立方米,年产量是408亿立方米,试问: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天燃气能开采______年.21·cn·jy·com
(3)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就会引起温室效应.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②“候氏制碱法”中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CO2+H2O+NaCl=NaHCO3+X,X是一种氮肥,其化学式为______.③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开发新能源;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c、植树造林.www.21-cn-jy.com
10.专家认为,中国北方频发的台风暴雨现象,是中国气候在温室效应日益加重的形势下,正从“南涝北旱”格局演变成“南旱北涝”新趋向。四大飓风将接连袭美,专家称是温室效应造成飓风增多。21·世纪*教育网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A、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后生成硫酸锌与氢气,有两种产物,并没有达到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故A错误;21教育网
B、反应后只有NH4HCO3一种产物,并没有达到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故B正确;21*cnjy*com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有三种产物,原料物质完全被利用,故C错误;【来源:21cnj*y.co*m】
D、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反应后生成镁和氯气,反应后有两种产物,并没有达到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故D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2.【答案】C
【解析】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成分复杂,不是塑料垃圾,故本选项错误;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CaO,不是塑料垃圾,故本选项错误;
C、各类塑料垃圾,是白色污染,故本选项正确;
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不是塑料垃圾,故本选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A、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21cnjy.com
B、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例如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故B正确;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C正确;
D、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A、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回收,可以再次进行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手机中的一些重金属废弃后会污染土壤、水资源等,回收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的回收利用,减小了由于冶炼金属而消耗的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依然有其使用价值,可以再次进行利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5.【答案】B
【解析】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间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汽车改用清 洁燃料及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都有利于保护环境,而就地焚烧垃圾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及烟尘污染空气。
6.【答案】C
【解析】水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只有了解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和预防污染。一般来说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日常生活中、工业上的三废和农业上的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C不会造成水污染。2-1-c-n-j-y
7.【答案】C
【解析】A、瓜皮果壳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黄色箱,故A错误;
B、鱼骨头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黄色箱,故B错误;
C、废铁锅属于废金属,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绿色箱,故C正确;
D、废旧陶瓷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黄色箱,故D错误.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① ② ④ ⑦
【解析】从题目给出的原因看:水中适量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对鱼类生长是有利的;由于氧气在水中具有一定 的溶解度,鱼类不可能把水中的氧气消耗完;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程 度就会排到大气中,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www-2-1-cnjy-com
9.【答案】(1)CH4+2O2CO2+2H2O(2)57(3)光合;呼吸.NH4Cl、abc
【解析】(1)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我国天燃气能开采的年数为:2.33×104亿立方米÷408亿立方米=57年,故填:57
(3)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故填:光合;呼吸.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个X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四个氢原子、一个氯原子.化学式为NH4Cl
③a、开发新能源;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c、植树造林都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abc
10.【答案】(1)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2)双面使用纸张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3)用电子贺卡代替明信片
【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所致。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节约用纸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减少造纸所需的木材,从而保护森林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自己通过行动来减缓温室效应可从节约木材方面考虑,如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多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节约用纸等。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通过上述事例说明,人类在一些生产生活中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我们必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如何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呢?该题就需要我们明确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纸张、木材、森林、能源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关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通过回顾空气质量日报,分析各污染物产生的途径和来源,感受空气污染的危害
(3)通过图片了解酸雨的危害,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 影响”,培养学生控制反应条件的能力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环境污染,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 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21*cnjy*com
【教学重点】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2)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教学难点】
(1)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污染有哪些?如何来防治污染。
二、新课学习
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一、保护生命之源
视频:天然水的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对水质造成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1教育网
水污染主要缘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水污染不仅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如图是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石油泄漏使海洋污染。
交流共享:
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现象和事例,指出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现象:运河泄油、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滥用
污染源:工业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滥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活动天地:
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得知其中含有大量的盐酸。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加入活泼金属
2.加入金属氧化物
3.加入熟石灰中和
4.加入碳酸钠
5.加入石灰石
最合理的方案是加入石灰石]
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拓展:节约用水
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多识一点:赤潮和水华
某些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排入水体后,在水中富集,导致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过量繁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显著减少,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就是分别发生在海洋和淡水中的富营养化污染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赤潮与水华频发,对环境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空气污染包括大气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粉尘污染两大类。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21·世纪*教育网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pH<5.6的降水就称为酸雨)。
酸雨能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已成为全球性灾害。
我国是世界燃煤发电第一大国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逐年增加,现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www-2-1-cnjy-com
参考视频: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 取3只培养皿,底部各铺一层吸水纸。
2. 各取50粒绿豆,分别摊放在3只培养皿内,并用吸水纸覆盖。在培养皿上分别贴上写有“pH=1”“pH=4”“pH=7”(作为对照)的标签。21·cn·jy·com
3. 每天分别以pH为1、4的硫酸溶液和清水浇淋对应培养皿,保持吸水纸总是湿润即可,持续时间为一周。【出处:21教育名师】
4. 计算各培养皿中绿豆的发芽率。
pH=1 pH=4 pH=7
绿豆发芽率 0% 12% 98%
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防治酸雨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煤炭中加固硫剂可
汽车的尾气可加催化转换器
为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型煤燃烧后,产生的SO2以硫酸盐形式留在灰渣中,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汽车尾气也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21cnjy.com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化学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这些化学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www.21-cn-jy.com
环境污染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2·1·c·n·j·y
污染的防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消除污染源;二是禁止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三是等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哪一种方法更好呢?2-1-c-n-j-y
[第一种]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因此,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是现代化学工业追求的目标。【版权所有:21教育】
视频:白色污染
生活中人们用可降解塑料、纸制品或其他易分解的物质取代聚乙烯等塑料制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为消除电池造成的污染,人们研制出了各种绿色环保电池,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化学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课堂练习:
1.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注重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D )
A.加强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
B.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C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的产生 D.农药、化肥污染
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C )
A.生产或使用剧毒农药
B.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
C.利用双氧水制氧气
D.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4.造成酸雨的元凶是( C )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B.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大量使用煤做燃料
D.农业生产中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P113在线测试
2.P113挑战自我
3.P114单元练习
【教学反思】
水污染、大气污染、铅中毒、保护母亲河等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词,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被污染了这个层面上,部分同学能知道一些诸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烟尘等污染物,但对于这些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又怎样污染环 境知道的并不多。因此,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考验,重视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来源:21cnj*y.co*m】
本节课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多花时间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课堂学习的补充。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逐渐转到课外,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3张PPT)
鲁教版 九年级下册
化学与环境保护
导入新课
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新课学习
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一、保护生命之源
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水资源危机
水污染
新课学习
水污染来源
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新课学习
水污染危害
破坏水生态系统
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
还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
石油泄漏使海洋污染
交流共享
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现象和事例,指出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运河泄油、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滥用
工业污水的排放
农药化肥的滥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新课学习
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污水处理
活动天地
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得知其中含有大量的盐酸。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1.加入活泼金属
2.加入金属氧化物
3.加入熟石灰中和
4.加入碳酸钠
5.加入石灰石
最合理的方案是加入石灰石
新课学习
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加强水质监测
禁止污水排放
加强对新技术
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污水处理厂
节约用水
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多识一点
赤潮和水华
水体的富营养化
某些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排入水体后,在水中富集,导致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过量繁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显著减少,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淡水中的富营养化污染
水华
海洋中的富营养化污染
赤潮
新课学习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空气污染包括大气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粉尘污染两大类。
新课学习
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
新课学习
酸雨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
酸雨的形成
pH<5.6的降水就称为酸雨
新课学习
酸雨的危害
能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酸雨侵蚀文物古迹
严重的酸雨使树木枯死
新课学习
我国是世界燃煤发电第一大国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
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新课学习
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
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 取3只培养皿,底部各铺一层吸水纸。
2. 各取50粒绿豆,分别摊放在3只培养皿内,并用吸水纸覆盖。在培养皿上分别贴上写有“pH=1”“pH=4”“pH=7”(作为对照)的标签。
3. 每天分别以pH为1、4的硫酸溶液和清水浇淋对应培养皿,保持吸水纸总是湿润即可,持续时间为一周。
实验探究
4. 计算各培养皿中绿豆的发芽率。
pH=1 pH=4 pH=7
绿豆发芽率
0%
12%
98%
新课学习
防治酸雨
型煤
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型煤燃烧后,产生的SO2以硫酸盐形式留在灰渣中,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煤炭中加固硫剂可
汽车的尾气可加催化转换器
新课学习
汽车尾气
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陶瓷管道内壁附着金属催化剂
CO
NOx
CO2
N2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新课学习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化学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
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第一种
环境污染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污染的防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消除污染源;二是禁止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三是等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
新课学习
绿色化学
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是现代化学工业追求的目标。
新课学习
白色污染
新课学习
可降解塑料袋和餐盒
太阳能电池板
生活中人们用可降解塑料、纸制品或其他易分解的物质取代聚乙烯等塑料制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为消除电池造成的污染,人们研制出了各种绿色环保电池,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新课学习
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化学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堂练习
1.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注重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强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
B.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的产生 D.农药、化肥污染
A C
D
课堂练习
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生产或使用剧毒农药
B.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
C.利用双氧水制氧气
D.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4.造成酸雨的元凶是( )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B.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大量使用煤做燃料
D.农业生产中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C
C
课堂小结
1. 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作业布置
P113在线测试
P113挑战自我
P114单元练习
板书设计
化学与环境保护
保护生命之源
(防治水污染)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防治空气污染)
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色化学)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节约用水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的防治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
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