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1 17:22:35

文档简介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途径、结果,尤其要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2)提高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清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不同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通过“一五”的成就“三大改造”的完成,了解我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底子十分薄弱。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新中国是如何摆脱这种落后状况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怎样进行的呢?21cnjy.com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当时的情况怎样?看书P15页,毛泽东那段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教师:看幻灯片,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
学生: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工业比重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
教师:看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不仅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印度。
教师:2、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发展国民经济 ,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教师:3、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什么下制定背景的?
学生:(1)抗美援朝即将胜利结束,新中国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2)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3)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进行得比较顺利。
教师:4、记一记一五计划的时间:
学生:1953~1957年底
教师: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学生:(1)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1·cn·jy·com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教师:想一想: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优先发展重工业
教师: 想一想:“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学生:(1)对苏联成功经验的借鉴。(2)保障国家的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www.21-cn-jy.com
教师:议一议:一五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学生:(1)工业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3.12)
②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4)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1956)
(2)交通成就:
①开始兴建包兰、兰新、宝成等铁路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7)
③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工业基地:
①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②沿海原有工业基地加强
③华北和西北新建一批工业基地
教师:动脑筋: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教师:1、记一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
学生:1954年9月
教师:议一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及内容是什么?
学生:时间:1954年9月;内容:①制定宪法;②制定几个重要法律;③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④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2、记一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学生:(1)内容: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②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意义:这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为我国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思考与讨论:结合毛泽东的讲话和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从性质、特点、意义及作用等方面,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认识。2-1-c-n-j-y
学生:答:(1)1954年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的权利与义务;(3)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方向;(5)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6)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
教师:1、三大改造的性质:
学生: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教师:2、三大改造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农业的改造;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教师:说一说三大改造的意义?
学生: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c·n·j·y
四、课堂小结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www-2-1-cnjy-com
板书
六、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过渡时期共有多少年 (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2、“一五”计划的中心任务是( )
A、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促使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下列哪一项成就不是“一五”计划之中取得的 ( )
A、宝成铁路 B、鞍山钢铁公司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南京长江大桥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21教育网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一五”计划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土地改革
答案
1-5.DBD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21·世纪*教育网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版权所有:21教育】
3.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21*cnjy*com
4.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5.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据此回答5~6题.
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行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cnjy.com
6.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2·1·c·n·j·y
C. 青藏铁路 D.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7.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来源:21cnj*y.co*m】
8.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正在热播,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人民的意志 B.党的意志 C.工人的意志 D.农民的意志【出处:21教育名师】
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民族自治国家www-2-1-cnjy-com
11.《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c-n-j-y
12.阅读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时,应正确掌握的知识要点是(  )
①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4.“中华老字号”胡玉美酱园厂在安徽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改造后改名“公私合营安庆酱园厂”。该属名大约在20世纪( )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15.见图板书设计,其标题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三大改造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5)“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17.(一)材料一:毛泽东写于1956年的《水调歌头 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二)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读材料一,你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第几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什么?
(2)读材料一,列举这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两个工业成就?“一桥飞架南北”的“一桥”指什么桥?
(3)根据材料二,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4)读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是什么?
1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新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请你参与。
[板块一]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开国大典的举行做了全面的筹备。
(1)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板块二]巩固新中国:同学们搜集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图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就这些图片作出解答:
图一 土地改革的喜悦 图二 志愿军开赴朝鲜
(2)图一农民的喜悦主要是因为何文献的颁布及实施?并请指出土地所有制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图二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21教育网
[板块三]建设新中国:同学们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全国各地区总结“十二五”(2011-2015)、规划“十三五”的一些情况,很自然的联想起学过的知识。21*cnjy*com
(3)2015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完成之年,那么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实施的?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两例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3课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B 5.B 6.C 7.C 8.D 9.A 10.B 11.C 12.C 13.A 14.B 15.D 二、材料分析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1)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2)一五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3)1957年一五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例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5)说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是正确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1·cn·jy·com
17.(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武汉长江大桥.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邱少云.
(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争取来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打压了美国的气焰,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18.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长建成投产;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沈阳第一机床长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西藏。(任意两例即可)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53张PPT)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华书局版
(八下)
导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底子十分薄弱。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新中国是如何摆脱这种落后状况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怎样进行的呢?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材料一说明什么?
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
明了什么?
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工业比重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
材料二: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
中 国 (1952年产量) 印 度 (1950年产量) 美 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不仅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印度。
2、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发展国民经济 ,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1)抗美援朝即将胜利结束,新中国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
3、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什么下制定背景的?
(3)土地改革的完成
(2)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进行得比较顺利
4、记一记一五计划的时间:
1953~1957年底
5、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基本任务:⑴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6、想一想: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
长春汽车制造厂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想一想:“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引用斯大林的一段材
料说明当时中国学习苏联,
明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
和国防安全
,
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

这里引用材料,
有助于培养学
(1)对苏联成功经验的借鉴。(2)保障国家的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
7、议一议:一五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954年,南昌飞机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1956年,长春一汽制造的我国第一辆由毛泽东命名的解放牌汽车,它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
新建成的鞍山无缝钢管厂生产的无缝钢管
7、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3.12)
②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4)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1956)
宝成铁路
包兰铁路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2)交通成就:
①开始兴建包兰、兰新、宝成等铁路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7)
③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沿海基地:
西北基地:
新疆、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3)工业基地:
①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②沿海原有工业基地加强
③华北和西北新建一批工业基地
动脑筋
8、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评价: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1、议一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及内容是什么?
(1)时间: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2)内容:①制定宪法;②制定几个重要法律;③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④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记一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内容: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②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
(2)意义:这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为我国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思考与讨论:结合毛泽东的讲话和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从性质、特点、意义及作用等方面,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认识。
答:(1)1954年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3)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方向;
(5)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6)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性质: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农业实现合作化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三大改造的方式有哪些?
报名参加合作社。
农业的改造目的和形式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形式就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1、互助社2、初级社3、高级社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时间:1954年
方式:
赎买政策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形式:
初级(统购统销、加工订货)
高级(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自己的 国家的
老板 普通劳动者
身份的转变:
接受公私合营对资本家们意味着什么?
企业所有权的转变:
行业 截止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
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说一说三大改造的意义?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
义工
商 业
农业生产合 作 社
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小结
板书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三大改造
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过渡时期共有多少年 (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2、“一五”计划的中心任务是( )
A、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促使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D
B
3、下列哪一项成就不是“一五”计划之中取得的 ( )
A、宝成铁路 B、鞍山钢铁公司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南京长江大桥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A
5.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一五”计划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