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最苦与最乐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 )约
悲天mǐn( )人 如shì( )重负
死而后yǐ( )
rén( )人志士
2.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进人生的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畅快的豪情________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________躁动,以厚道的心地________偏激,以沉稳的步履________沉醉。
A.激荡 沉淀 稳住 踏破
B.踏破 稳住 沉淀 激荡
C.激荡 稳住 踏破 沉淀
D.踏破 沉淀 激荡 稳住
3.下面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改正。
(1)创建卫生城市不仅能够完善城市进一步基础设施,而且可以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在县区级卫生城市“三城同创”活动中,(2)全区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我们要让“城市是我家,洁净靠大家”的观念入心入脑并化为自觉行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 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有删改)
4.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______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______―→十分感激
5.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结尾画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平公游于河
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汉,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对( )
(2)耳( )
(3)夫( )
(4)犹( )
(5)盖(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患乎无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而”多作连词用,有承接与转折两种作用。上文有四个“而”,请依次指出它们的作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12.盍胥的话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启超的爱国励志名言
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府。
2.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
3.学生在学校时,今其研究一切社会应用之事,则学校愈多,国家愈进步;……总之,学校与社会万不可分离:在学校时,于社会应有之知识研究有素,毕业后断不患无人用之;在学校养成一种活动之能力,将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
4.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5.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6.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7.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8.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9.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0.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1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2.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1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
考
答
案
15.最苦与最乐
1.契 悯 释 已 仁
2.A
3.(1)语序不当,可改为“创建卫生城市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搭配不当,可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或将“成功”改为“成败”
4.①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
②心急如焚
5.小男孩是一个善良(或:拾金不昧)、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报的人。(答出三点即可)
6.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也指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内心倍感温暖。(或:小男孩的乐观坚强使“她”深受鼓舞,重拾希望。)
7.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点题);内容上,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
8.示例:小男孩因为善良,受到“她”的资助读完大学;“她”因为善良,火锅店的生意由冷清又好转起来。(能联系选文,谈感受,语言连贯、通顺即可)
9.(1)回答
(2)罢了 (3)句首助词,无义 (4)因为
(5)大概、恐怕
10.(1)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呢? (2)不要担忧没有人才(来)。
11.①承接
②承接 ③转折 ④转折
12.对。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真心想获得他们。
【参考译文】晋平公在黄河附近畅游觉得非常快乐,说:“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呢?”船夫盍胥跪着回答说:“国君也不喜欢好的人才罢了。珍珠出自江河、大海中,玉石生在昆仑山上,没有脚却能来到(你面前),是因为国君喜欢啊;那些人才有脚却没有来到(你身边),大概因为国君没有喜欢有才能的人的意愿罢了。不要担忧没有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