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紫藤萝瀑布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7.紫藤萝瀑布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2 14: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7.紫藤萝瀑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酒酿(  )      沉浸(  )      伶仃(  )(  )
沉淀(  )
绽放(  )
zhù(  )立
bèng(  )溅
níng(  )望
遗hàn(  )
挑dòu(  )
盘qiú(  )卧龙
仙露qióng(  )浆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1)A.浅紫    B.抚摸    C.遮住    D.遗撼(  )
(2)A.笼罩
B.繁蜜
C.琼浆
D.喜悦(  )
(3)A.瀑布
B.发瑞
C.迸溅
D.蜂围(  )
(4)A.蝶阵
B.盛开
C.最嫩
D.贮立(  )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阿姨说:“小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1)你听出了李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华,应该这样回答李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A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在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B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⑥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⑧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⑨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⑩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为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7.解释文中A、B两处“昏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④段“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次填入第⑦段横线上的词语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再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隽不疑之母
隽不疑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何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辄(     )
(2)亡(     )
13.上文有三个“为”,除了“笑为饮食”中的“为”解释为“给”“与”外,其余两个“为”分别依次解释为: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活几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异于他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理解文章内容。
(1)上文“或亡所出”中的“出”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隽不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
17紫藤萝瀑布.
1.niàng jìn líng
dīng diàn zhàn 伫 迸 凝 憾
逗 虬 琼 
2.(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活泼可爱,突出了花的情趣。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的活泼热闹,突出了它们的勃勃生机。 
3.(1)D (2)B (3)B (4)D
4.B 
5.(1)示例一:吹遍所有的角落 示例二:亲吻所有的麦苗 (2)示例一:灌溉所有的旱地
示例二:滋润所有的土地
6.(1)责备小华把她的被单弄脏了 (2)对不起,李阿姨,我在浇花,没看见您晾的被单,不小心把它弄脏了,我马上给您洗干净 
7.昏睡A:昏昏沉沉地睡(或:睡眠)。 昏睡B:对生命的意义、价值认识不足。
8.这句话貌似荒诞,其实并不荒诞。作者认为秋虫鸣叫有生命意识,是生命的暗示,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进而想到人应该珍惜生命。
9.光明 纯洁 崇高 真诚 
10.略。(结构相同或相似;对比;有哲理;用自己的话说即可)
11.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12.(1)总是 (2)同“无”
13.①因为 ②做,担任 
14.(1)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 (2)(她)说话跟平时不一样。 
15.(1)平反出狱。 (2)平反冤狱
【参考译文】隽不疑每次巡视下属各县,审查囚犯(有无冤情),回来后,他的母亲总是问他:“有没有(被)平反的(人)?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如果隽不疑说平反的人多,母亲就很高兴,笑着给(他)夹菜吃饭,说话跟平时不一样;有时候没有平反的人出狱,母亲就生气,因此吃不下饭。所以隽不疑做官,严厉却不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