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2 14: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A卷)
一、积累运用(18分)
(一)基础知识题。(10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zhì
tòng(   )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zhào
huàn(   )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pēn
yǒng(   )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fàn
làn(   )着一种热情。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小明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我生长在京剧之家,京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D.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3.在下列语言环境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新苗文学社请张老师给社员们上写作辅导课。李明同学道谢说:“您的辅导课水平还可以,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B.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C.星期天,张慧在家帮奶奶做家务,同学郭芳要上街买衣服,找她去“参谋参谋”。张慧说:“你稍等一等,我把这件事做完了就陪你去,好吗?”
D.街坊陈阿姨串门来了,小莉热情接待。她说:“欢迎阿姨!您好久没到我家来了,很忙吧?请到墙角那把椅子上坐坐!”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记忆与理解。(8分)
5.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诗人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8.__________________,掀起万丈狂澜;__________________,结成九曲连环。(《黄河颂》)
9.《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出自这句话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12分)
10.仿照所给例句,展开联想,分别给下面两个词一个精彩的解释。(6分)
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1)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的活动中,刘慧阅读了钢琴家郎朗的自传《郎朗,千里之行》。下面是书中的一个情节,请阅读后答题。(6分)
春节快到了,即便是工厂工人,这时也会休假回家探亲。我想和母亲、姥爷、爷爷、奶奶一起过春节,和亲戚家的孩子一起吃饺子,看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那是我们除夕的必备节目。我已经有六个月没见到母亲了。
我问我爸:“我们就回家一两天还不成吗?”“不成。时间都花在坐火车上了,得少练多少小时的琴。”“那妈妈不能来吗?”“不能。”“为什么不能?我知道她想来看我。”“因为她要上班。”“她不能休假吗?”“不能。”“连一天都不能?”父亲坚持道:“如果她来这儿,她会影响你报考音乐学院。她会让你分心。她会惯着你。她的溺爱会削弱你的意志。你现在比以前坚强了,但你还得更坚强些。一个宠你的妈妈只会动摇你的决心。”
(1)刘慧说:“这样的父亲太无情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不可取。要是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这样逼孩子练琴,那简直不堪设想。”
你不同意刘慧的观点,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郎朗,是国际著名钢琴家,被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联系上面的情节,能否引用一句名言来谈谈你对“天才”的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崇拜的“星”是谁?请简述他(她)的成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7题。(15分)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
①童年时,我就喜欢野外的蒲公英。
②早春,它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碰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抚摸,马上就欢开了。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灿烂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它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是一体的,它的花瓣不会脱落,更不会被摧残。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那在冬天后必然到来的春天的最普遍的感觉。
③而它那绒球的种子,更是匆忙地来到人间。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④而这一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所有白色的花便像降落伞一样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真的兴味与幻想。
⑤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遍地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而欣喜了。我想,在春天的草地上,如果只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煞风景。所以我常常停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远方的客人。
⑥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原来宅园的主人并不喜欢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理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除,因为这些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去很大的领地。
⑦天哪,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
⑧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它只安静地生长,只构成草坪上一种点缀,而不疯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的青草……
⑨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⑩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喜爱可能变成厌恶。
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尊重。
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谊、爱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呢?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度”呢?我们又该怎么学会去掌握这个“度”呢?
亲爱的朋友,愿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吧!
12.摘录第②段中两个描写蒲公英生长时动态美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摘录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蒲公英会变成“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⑦段中加点的“竟然”一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说你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本文,联想拓展,根据下面示例,请再补写两种自然事物及从中得出的启示。(4分)
自然事物:泛滥疯长的蒲公英
启示: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8-21题。(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治经为博士邪(    )
(2)见往事耳  (    )
(3)及鲁肃过寻阳(    )
(4)即更刮目相待(    )
(5)肃遂拜蒙母 (    )
(6)唯傅修期耳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出自【甲】文的成语有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分)
21.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2.同学们,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成长也是艰难的跋涉,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从小到大,你一定也有不少成长的经历吧。请以“______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横线上可以填写“好书”“母爱”等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期中测试(A卷)
一、(一)1.挚痛 召唤 喷涌 泛滥 
2.D 
3.C 
4.D
(二)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马上相逢无纸笔 
7.明月来相照 
8.惊涛澎湃 浊流宛转
9.雌兔眼迷离 扑朔迷离
二、10.示例:你是我飞向蓝天的梦想,放飞你,就是放飞生活。(3分) (2)示例: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3分) 
11.(1)这样的父亲不是无情,而是用心良苦。用这样的方式逼孩子练琴,只是为了磨炼孩子的意志,让他更加坚强、独立。“玉不琢,不成器”,“业精于勤,荒于嬉”,父亲要孩子掌握的不只是琴艺,还有做人的道理——做事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言之有理即可)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写出一句名言,符合题意即可)
(3)略。(名人及其成就,各1分)
三、(一)12.示例:扬起 伸展 欢开(能摘录两个表现动态美的词语即可) 
13.示例: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能摘录一个比喻句即可) 
14.因为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意思相近即可)
15.
“竟然”有“没想到”之意,写出了蒲公英现象带给作者的震惊(或:惊讶)程度。(意思相近即可)
16.示例:上网或看电视本来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但如果没有节制,就会影响学习、生活或工作。可见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度”,超越它就会过犹不及。(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表明“超越了‘度’,美就会变成丑或喜爱可能变成厌恶”即可。写出具体事例,并有简洁感悟可得3分;事例不具体但有相关的感悟,或事例具体但没有感悟均可得2分;事例不具体,感悟表达不够清楚可得1分) 
17.示例一:傲霜斗雪的梅花——历经考验的坚强是美丽的。 示例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人,应该具备高洁脱俗的品格。(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评分只针对启示内容,每个启示2分)
(二)18.(1)语气词,后写作“耶” (2)了解 (3)到,等到 (4)重新 (5)于是,就 (6)罢了
19.(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 (2)你说事务繁杂,谁比得上我(或:哪里比得上我)
20.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21.他们两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或: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意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他)小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傅洪仲,傅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经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写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四、22.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