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八下7.2 长江中下游平原(2)课件(35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八下7.2 长江中下游平原(2)课件(35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02 20:00:14

文档简介

【课题】八下
第七章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1.归纳本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及长江对本区城市发展的影响。
2.
运用地图说出本区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3.
了解本区存在的污染及洪涝灾害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教学难点】
1.长江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工业发展的作用。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
【教学策略】
1.通过“一找、二记、三说、四看、五获”,认知长江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活动探究,树立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同步的思想意识。
【教学模式】图文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本插图、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预设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复习提问:1、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______”之称。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是我______最发达的地区。二、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城市之旅》播放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宣传片
一、旧知回顾1、鱼米之乡2、淡水渔业二、观看视频《城市之旅》观看城市宣传片,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特大城市。
通过视频播放,从视觉上直接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衔接过渡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城市风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了解它们。
找出↓识记↓读出↓发现↓归纳
沿江分布的城市
[指导读图]:结合课本图,引导学生探究“长江对本区城市发展及其分布的作用”,教学与学习步骤如下:
1.找出城市要求学生在课本47页图7—2—4图中找出下列城市地理位置。武汉、南京、上海、杭州、长沙2.识记城市要求学生结合地图,记忆这些城市的职能及位置。武汉:长江、汉江、京广铁路交会处(九省通衢),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3.读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说说城市对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小结: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发现城市分布特点提问:结合本区城市分布示意图,你能发现城市分布有何特点吗?小结:城市具有沿江分布特点。5.
归纳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的哪些有利条件?平坦、肥沃的平原;丰富的水源;便利的水运[视频播放]:
《浦东新区》了解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读图训练]:阅读课本图7-2-4“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图,完成下列学习过程:一找、二记、三说、四看、五获(找城市,记位置,说作用,看分布,获因素)1、在课本47页图7—2—4图中,找出武汉、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的地理位置。2、读图记忆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及职能。3、阅读课本文字,并结合地图,说出这些特大城市对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看图分析本区城市分布特点。5、讨论长江为这些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平坦、肥沃的平原;丰富的水源;便利的水运收获:水运条件是城市壮大发展的重要因素。[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48页浦东新区内容,了解其对上海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找、二记、三说、四看、五获”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深刻理解长江对本区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目的。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从地理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课堂阅读旨在让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长江对现代城市发展承担重要支撑作用。
衔接过渡
长江不仅对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同时也为该区域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阅读感知↓读图训练↓合作探究↓知识归纳
沿江工业走廊
(一)、阅读感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文字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
)的综合性工业地带。2、本区主要工业城市沿(
)分布,东西绵延,形似走廊的特点。如(
)走廊与(
)走廊。(二)、读图训练要求学生在课本48页“图7-2-5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上找出三大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城市。说出工业城市分布特点。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武汉工业基地长株潭工业基地工业城市:武汉、南京、上海、杭州、长沙、株洲、湘潭归纳:沿江分布,东西绵长,形似走廊。(三)合作探究1、分析长江对本区工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2、读图说出本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查找主要矿产地的分布,讨论依托这些资源发展哪些工业部门?(四)、教师总结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条件,使本区的工业呈沿江分布,形似走廊的特点,突显长江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阅读练习】快速阅读,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2、本区主要工业城市沿江分布,东西绵延,形似走廊的特点。如钢铁工业走廊与汽车工业走廊。【读图训练】1、在课本48页“图7-2-5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上找出三大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城市。2、归纳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城市多沿江分布,东西绵长,形似走廊。【实例验证】在课本48页“图7-2-5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上查找下列城市,并体会工业分布“形似走廊”这一特点1、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构成了“钢铁走廊”。2、上海、南京、武汉等构成了“汽车走廊”【小组探究】1、探究本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铁、水等资源丰富2、探讨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课堂小结】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条件,使本区的工业呈沿江分布,形似走廊的特点,突显长江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知道沿江地带在全国的地位。读图训练逐步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衔接过渡
长江对本区的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但近年来面临着许多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活动探究
保护母亲河
【教师引导】利用图片、视频,文字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1、课件展示: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等图片大气污染水污染2、阅读课本49
附图长江沿岸水污染现象景观图,结合有关数据感受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污染日趋严重。3、阅读酸雨及其危害性,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诸多问题。4、观看视频《频发的洪涝灾害》【商讨对策】以洪涝灾害为例探究防治措施学习方法介绍:因果分析法。从问题的成因上去思考治理问题的措施。【总结经验】:为了保护我们懒以生存母亲河,为了保证母亲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强大的支撑,因此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要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碧。
【课件欣赏】1、阅读图片,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诸多环境问题和洪涝灾害。酸雨2、从图片景观和数字(339亿吨)等方面来感受水污染的严重性。3、学生整理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洪涝灾害等4、观看视频:《频发的洪涝灾害》从而认识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合作探究】1、运用因果分析法,探讨对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原因措施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加固大堤;利用三峡水利工程对下游水量进行控制。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裁弯取直,疏浚河道乱砍滥伐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禁止乱砍滥伐;建设防护林等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禁止围湖造田;退耕还湖,建蓄洪区【小试牛刀】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求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措施吗?【思想感悟】必须要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
通过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从视觉上直观地给予学生强大的震撼。
掌握学习方法利用关联结构图清晰的表达了从问题的成因上去思考治理问题的措施。小试牛刀的教学环节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方法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
【当堂达标】
1.(目标1)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武汉、广州、南京、上海等是本区特大城市。 B.本区城市主要位于珠江沿岸
C.水运条件是本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D.武汉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
(目标1)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南京
C.杭州 D.武汉
3.
(目标1)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是(

A. 上海 B. 南京
C.杭州 D.武汉
4.
(目标2)下列工业中心属于长江沿岸“钢铁工业走廊”的是(

A太原 B鞍山 C马鞍山 D沈阳
5.
(目标2)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煤、石油资源是本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 件。
B.珠江三角洲是本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C.长株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长江沿岸形成了许多“工业走廊”,如“钢铁工业走廊” “汽车工业走廊”
6.
(目标3)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大且集中,多暴雨 B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 D长江的下游是“地上河”
7.
(目标1、2)读右图,完成问题。
(1)、①为____________海;
②为__________
海。
(2)、城市③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港口 _______;城市④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的__________

(3)、A是以_________为中心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4)、B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5)、C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中心的_________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和景观图相结落实地理基础知识。通过“一找、二记、三说、四看、五获”活动环节的开展,逐步落实长江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一课标要求。
在保护母亲河的教学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运用“因果分析法”寻找对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既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增强了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思想意识。使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



①(共36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沿江分布的城市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
第二课时
旧知回顾
1、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
“_________”之称。
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
是我_______最发达的地区。
鱼米之乡
淡水渔业


城市之旅
沿江分布的城市
读图
在课本47页图7—2—4中找出武汉、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图
1.找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说说本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2.议一议,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
来的,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
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
“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
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撑点。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著名的城
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其中,上海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
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
济地带的龙头。
我能发现
分析本区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具有沿江分布的特点
长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黄鹤楼
汉江
京沪线
京沪线
上海
京广线
视频
浦东新区
沿江工业走廊
阅读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
)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2、本区主要工业城市沿(
)分布,东西绵延,形似走廊的特点。
如(
)走廊与(
)走廊。
最发达

钢铁工业
汽车工业
读图训练
在课本48页“图7-2-5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上找出三大工业基地及其工业中心城市。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
指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工业基地,找出主要的工业城市。
  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沿岸地区丰富的
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
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
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沿江分布,东西绵延,形成
了多条“工业走廊”。例如,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
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汽车工业走廊”。
武汉钢铁生产线
上海汽车生产线
武汉
马鞍山
宝山
武钢
马鞍山钢铁
宝钢
“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
实例验证
“汽车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
根据汽车标志判断所属城市?
保护“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
树木因酸雨而枯死
从上面图片中看出本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水污染、酸雨、洪涝灾害
长江沿岸水污染现象
  近年来,长江水污染现象日趋
严重。2010年资料显示,沿岸地区
排入长江的污水高达339亿吨。
水污染严重
酸雨及其危害
视频
频发的洪涝灾害
长江洪水
商讨对策
以“洪涝灾害”为例,探究防治措施
学习方法介绍:“因果分析法”
即:从问题的成因上去思考治理问
题的措施。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滥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原因
加固大堤;利用三峡水利工程对下游水量进行控制。
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禁止乱砍滥伐;建设防护林等
禁止围湖造田;退耕还湖,建蓄洪区
对策
小试牛刀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寻求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措施吗?
思想感悟
为了保护我们懒以生存母亲河,为了保证母亲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强大的支撑,因此必须要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碧。
本课小结
1.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武汉、广州、南京、上海等是本区特大市。
B.本区城市主要位于珠江沿岸
C.水运条件是本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D.武汉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南京
C.杭州 D.武汉
3.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是( )
A. 上海 B. 南京
C.杭州 D.武汉
C
D
A
4.下列工业中心属于长江沿岸“钢铁工业走廊”的是( )
A太原 B鞍山 C马鞍山 D沈阳
5.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煤、石油资源是本区工业发
展的优势条 件。
B.珠江三角洲是本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C.长株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长江沿岸形成了许多“工业走廊”,如“钢铁工业走
廊” “汽车工业走廊”
C
D
6.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
因,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大且集中,多暴雨
B、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
力下降
D、长江的下游是“地上河”
D
(1)、①为____________海;
②为__________
海。
(2)、城市③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港口 _______;城市④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的__________

(3)、A是以_________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4)、B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5)、C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中心的_________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
7.
读右图,完成问题。




黄海
东海
上海
杭州
武汉
钢铁
汽车
轻纺
长沙
株洲
湘潭
信息
机械
上海
南京
杭州
综合性
综合性工业基地
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