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语文A版2.4《竹枝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下语文A版2.4《竹枝词》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A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3 15: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竹枝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们的名字是《竹枝词二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指生读学习目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目标己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实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自学,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三、先学
(一)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两遍。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并读出一定的语气。2.读古诗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3.小组内两两互读古诗。
(二)自学检测
指名朗读全诗,组织正音。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定的节奏和语气。
四、后教
合作交流:
请根据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这首诗的内容。
《竹枝词二首》这一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从这首诗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教师点拨:
1.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⑵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⑶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⑷巴人:①古巴州人。②古曲名。“《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晋张协《杂诗》之五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⑸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
⑹纥(hé)那:踏曲的和声。
剧孟:汉代著名侠士,洛阳人,素有豪侠的名声。这里“剧孟”是用来指代洛阳。
寸心:心中。
2.作品译文: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五、训练
1.结合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小组展示背诵。
4.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