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八下7章2节长江中下游平原(2)课件(1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八下7章2节长江中下游平原(2)课件(1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03 10:35:58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2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及长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中存在的污染等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一、沿江分布的城市:
找出:
1、
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武汉、
杭州、合肥、南昌、长沙、
2、
找出上述城市附近的河流。
3、分析本区城市与河流的区位关系。
总结:
河流与城市的关系:长江沿线:
武汉:九省通衢,长江中游的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
上海: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国际金融贸易中心,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
活动:结合课文48页阅读材料:浦东新区:了解浦东新区
二、沿江工业走廊:
找出:
(1)铁矿分布地区。
(2)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株洲、湘潭
(3)三大工业区:沪宁杭、武汉、长株潭
指出:工业走廊:
钢铁工业走廊
汽车工业走廊
分析::三大工业区的地位和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什么?
总结工业区的地位与工业部门:
沪宁杭: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武汉:
钢铁、汽车、轻纺
长株潭:
电子信息、机械
三:保护“母亲河”:
阅读课文49页内容和图片分析:
1、长江流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2、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总结:
1、
水污染
大气污染
洪涝灾害
2、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阅读:酸雨及其危害:了解酸雨的危害
活动:阅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
完成填空。
总结:
修筑大坝、疏通河道、裁弯取直、植树造林、退耕还湖
【当堂达标】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是(
)
A.深圳、长沙
B.汕头、厦门
C.湘潭、株洲
D.海口、大连
2.位于长江、汉江、京广线交汇处的城市是(
)
A.武汉
B.重庆
C.大连
D.南京
3.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4.下列属于长江沿岸钢铁工业走廊的是
(
)
A.武汉
B.广州
C.天津
D.唐山
C
A
C
A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便利的航运,丰富的煤矿、石油资源
B.珠江三角洲是本区主要的工业基地
C.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D.长江沿岸有许多工业走廊
6.长江流域多洪涝的原因,下列错误的是
(
)
A.降雨多,集中
B.河道弯曲,水流不畅通
C.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D.长江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
D
7.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城市:1
,2
,3
4
,5

工业区:A
、B

C

读图判断: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上海
南京
武汉
杭州
长沙
沪宁杭
武汉
长株潭
丰富的铁矿、水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
基础雄厚,经济发达【


】八下
第7单元
第2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及长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中存在的污染等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与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探究法、比较法、归纳综合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自主学习与探究
[复习导入]: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一些发展农业的条件?
[过渡]:长江中下游平原除了发达的农业,也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一、沿江分布的城市: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分布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合肥、南昌、长沙、找出上述城市附近的河流。3、分析本区城市与河流的区位关系。
活动:结合课文48页阅读材料:浦东新区,
学生复习,交流学生在图上找出主要城市与河流。总结:河流与城市的关系:长江沿线:
武汉:九省通衢,长江中游的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上海: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国际金融贸易中心,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
了解浦东新区。
复习巩固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自主学习与探究
二、沿江工业走廊: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找出:(1)铁矿的分布地区。(2)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株洲、湘潭(3)三大工业区:沪宁杭、武汉、长株潭指出:工业走廊:
钢铁工业走廊
汽车工业走廊分析::三大工业区的地位和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什么?
学生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
读图,找出铁矿、城市、工业区的分布,工业走廊的分布。总结工业区的地位与工业部门:沪宁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武汉:
钢铁、汽车、轻纺长株潭:
电子信息、机械、
通过勾画城市和工业区熟悉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明白河流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与探究
三:保护“母亲河”:引导学生阅读课文49页内容和图片分析:1、长江流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2、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阅读:酸雨及其危害活动:阅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完成填空。
读课文P49和阅读材料,总结:1、
水污染
大气污染
洪涝灾害
2、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了解酸雨的危害。总结:修筑大坝、疏通河道、裁弯取直、植树造林、退耕还湖
通过直观图片的展示和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构建与梳理
回顾所学的知识,理清之间的关系: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并留点时间记忆。
进行总结与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方便于学生的记忆。
【当堂达标】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是
(
)
A.深圳、长沙
B.汕头、厦门
C.湘潭、株洲
D.海口、大连
2.位于长江、汉江、京广线交汇处的城市是
(
)
A.武汉
B.重庆
C.大连
D.南京
3.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
(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4.下列属于长江沿岸钢铁工业走廊的是
(
)
A.武汉
B.广州
C.天津
D.唐山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便利的航运,丰富的煤矿、石油资源
B.珠江三角洲是本区主要的工业基地
C.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D.长江沿岸有许多工业走廊
6.长江流域多洪涝的原因,下列错误的是
(
)
A.降雨多,集中
B.河道弯曲,水流不畅通
C.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D.长江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7.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城市:1
,2
,3
4
,5

工业区:A
、B

C

读图判断: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重视了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注重了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引导推理,由工业条件到工业城市到工业基地,顺理成章的去记忆地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