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
2、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一、自主学习
(一)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和睦相处的代表性事件
1、背景:
(1)唐朝统治者延续了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潮流,实行
、
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对各民族
,真诚相待,并致力于改善
,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
。
2、文成公主入藏:
(1)吐蕃的统一:吐蕃是
的祖先,7世纪时,吐蕃首领
成为赞普(君主),统一了
,建都
(今西藏拉萨)。
(2)文成公主入藏:640年
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年,文成公主入藏,她携带了
和
的种子,还有工艺品、药材、茶叶以及诗文、农艺、医学、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
3、历史作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
的联系,发展藏族的
、
,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玄奘西行――中外交流(中印)的代表性事件
1、背景:
(1)唐朝实行
、
的对外政策,中国与域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以空前的规模全方位展开。
(2)“
”臻于全盛,外来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国,中原人士也主动走出国门,吸取域外文化。
2、玄奘西行:
(1)出发:
初年,
从
出发,前往
(古印度的别称),前后历时十余年,跋涉五万余里,经历了千辛万苦。
(2)返回:
年,他携带657部佛教经典返回长安,后居长安慈恩寺,志心译经和讲学,并将西行所见所闻,撰成《
》一书。
3、历史作用:
(1)玄奘对
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鉴真东渡――中外交流(中日)的代表性事件
1、背景:
(1)唐朝与日本、朝鲜等东邻各国的交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全方位东传。
(2)日本先后十多次派“
”(日本对赴唐使者的称呼)来华学习交流,代表人物是唐玄宗时期的日本留学生
。
2、鉴真东渡:
(1)鉴真自幼出家,专修戒律,受日本僧人礼请,
次东渡日本,754年到达日本九州,在平城京建坛授戒,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2)鉴真不仅传布佛教,还将盛唐的
、
、
等介绍到日本,日本民众赞誉他为“
”。
3、历史作用: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知识拓展】
★
唐朝前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取得重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启示?(以下看法仅供参考)
①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仰慕。(对外交往发达的最主要原因)
②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③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二、课堂检测
1、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高宗
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的唐朝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晃衡
D.张骞
3、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指(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5、2015
年
5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6、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故事分别发生在( )
A.唐太宗时、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唐太宗时
C.唐高宗时、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唐太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