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八下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课件(26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八下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课件(26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04 16:37:15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预习展示
结合《地理讲义》第132页的“图文对照、自主梳理”内容展示自学中重点和困惑。
感悟导入
今天下雪了,同学们都很兴奋,可是刚下一会儿,雪就停了,很扫兴。还是看一段东北的视频吧,
身为北方人,为大家说说我们的环境吧?我们生活是怎样的?展示你搜集的图片吧!谁有我们家乡四季的图片?看到景观差异,你想到什么 我们家乡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怎样?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区、河流等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2、说出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
3、运用哈尔滨、济南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4、运用地图,说说北方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
合作探究
1、北方地区大致范围
2、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
1、位置和范围
一、自然特征









渤海


大兴安岭


淮河
合作探究
上讲台指图找出范围
450N
530N
320N
400N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1200E
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33°N~53
°31′之间
大致以40
°N划分东北和华北地区
经度范围:
东北区120
°E
~135
°E
华北区105
°E

120
°E
范围:北起大兴安岭、长城;
南至秦岭-淮河;
西至青藏高原;
东临渤海、黄海。
地形区: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北方包括那些
省级行政区?

















1、上讲台指出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2、人口所占的比例及民族
人口:约占全国的40%
民族:汉族占大多数,聚居东北的有满族、朝鲜族;聚居宁夏、甘肃的有回族。
①平原: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
②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③丘陵:辽东丘陵
(1)、东北区
(2)、华北区
①平原:华北平原
②高原:黄土高原
③山地:太行山
④丘陵:山东丘陵
⑤名山:泰山、华山、恒山、嵩山、五台山
2、地

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下
列地理事物
3、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黑龙江


海河
黄河
淮河
太平洋
4、河流和湖泊
找出北方主要河流看属于内、外流区?
5、北方地区的土壤
黑土地
黄土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分别是什么土壤?
二、农业生产
1、北方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2、东北、华北、
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糖料、油料作物、水果。
3、东北和华北
地区的耕作制度
你知道北方有哪些水果?
阅读课本8页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平原的有些低产田即昔日盐碱滩是怎样变成粮棉产区的?
三、交
通—以铁路为主
东北地区:滨洲—滨绥线
哈大线
京哈线
华北地区:京哈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京包—包兰线
陇海线
大秦线专门运输煤炭的铁路

、以重工业为主工业
找出两个工业基地
工矿业


石油
环渤海工业带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巩固训练
比较项目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巩固训练
比较项目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暖温带
中温带
半湿润
湿润、半湿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冬小麦、棉花、花生
春小麦、玉米、大豆
测试评价
1、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山东省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3、北方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A、0℃以上
B、0℃以下
C、10℃以上
D、20℃以上
4、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条件是:
A、夏季降水过多
B、缺乏农业用水
C、耕地土层深厚
D、冬季过于寒冷
5、“十一”期间,小明从济南乘火车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
A、沿途田野里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B、传统民居屋顶部的坡度越来越大
C、沿途农田都是水田
D、沿途的农民正在收获玉米
测试评价八下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北方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北方地区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根据资料,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在北方地区地形图和北方地区范围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运用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山脉、河流,描述北方地区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说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比较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地气候差异,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运用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山脉、河流,描述北方地区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比较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地气候差异,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电脑、白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悟导入
今天下雪了,同学们都很兴奋,一会儿雪停了,很扫兴。还是看一段东北的视频吧,
身为北方人,为大家说说我们的环境吧?我们生活是怎样的?展示你搜集的图片吧!
谁有我们家乡四季的图片?看到景观差异,你想到什么 我们家乡是什么气候?学生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到北方地区,就会想到“冷”“四季变化大”让学生用身边事物介绍自己的家乡,从身边讲起,学生学习兴趣浓。
目标展示
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区、河流等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2、说出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
3、运用哈尔滨、济南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4、运用地图,说说北方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
一位学生读左侧的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归纳点拨
位置和范围1、北方地区大致范围
2、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北方所占比例)。及民族3、指导学生描画出320N、400N、450N、530N、1200E4、让学生上讲台指出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学生上讲台指出大致范围学生在课本P6
图6-1-1描画学生分别用名称或简称指图认。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大致以40
°N划分东北和华北地区
既学习新知识,同时又复习旧知识
衔接与过渡
同学们回想一下,上学期学习的地方特色文化,
北方的传统民居院落大,你知道院落大的原因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归纳点拨
地形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下
列地理事物: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找出2、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以及京杭运河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学生找出左侧的地理事物,从图中可看出:图中大部分绿色,即平原积大,另外特别注意的是黄土高原也是北方地区。
用图落实知识点让学生明白我国的第一大平原,第二大平原都在北方,北方传统民居院落大。
衔接与过渡
提到北方,南方人就想“冷”“雪”“四季变化大”“四合院”等关键词,这都与北方的气候有关。你能说北方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归纳点拨
气候指导学生找出北方所处的气候类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北方的气候特征,然后运用哈尔滨和济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用数据指标证明冬夏气候特征。【归纳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学生找出北方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先自主学习,思考1分钟后再分组讨论,记录员记录每位小组的发言内容,冬季气温在0℃以下即寒冷,夏季气温在20℃以上即炎热,夏季降水超过100毫米是多雨
学生很容易找出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生活体验也能讲出气候特征,但运用哈尔滨和济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是本节课难点,需要教师及引导点拨。
衔接与过渡
北方平坦广阔的土地,及雨热同期的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下面学习农业。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归纳点拨
农业读图找出下列问题【提问】1、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土壤类型【探究】2、为什么华北平原土壤是黄土?3、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所处的温度带、干湿地区【读图】4、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棉花、糖料、油料作物)还有水果分析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耕地类型、耕作制度【归纳总结】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土壤、耕作制度、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差别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华北平原基本农田建设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区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提问】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平原是怎样由昔日的盐碱滩变成粮棉产区的?
学生读图找土壤,然后分组讨论左侧4个问题,每个小组有一名记录员记,代表同学展示时,可共享一个本子.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
找一位阅读能力强的同学读,其他同学找出华北平原综合整治的成就.
通过找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土壤类型、温度带、干湿地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等差异,教师帮助分析原因,将内容延伸到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旱地为主,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机械化耕地,北方平坦广阔的土地,及雨热同期的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土壤、耕作制度、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差别隐含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衔接与过渡
北方地区有许多地区是沉积地区,应该有许多沉积矿,除了沉积矿,还哪些矿呢?工业与矿产有什么联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归纳点拨
工业与矿产1、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同煤矿、神府煤矿、鞍山铁矿2、找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3、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特征和发展条件。【能力提升】从右图中找到能突显本地区地理特征的地理事物
,分析原因。
学生上讲台指图
让学生明确本区的主要工业基地和主要的工业城市都是在靠近煤、石油产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能力。
巩固训练
比较哈尔滨和济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结合温度带、干湿地区、植被类型、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来比较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知识结构】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位置范围
长城以南
秦岭以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
黄土高原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北方地区
黑土地: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农作物
区域特征
农业生产
黄土地:适宜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矿产资源
大同煤矿、神府煤矿
鞍山铁矿、迁安铁矿
【当堂达标】
1、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山东省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3、北方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A、0℃以上
B、0℃以下
C、10℃以上
D、20℃以上
4、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条件是:
A、夏季降水过多
B、缺乏农业用水
C、耕地土层深厚
D、冬季过于寒冷
5、“十一”期间,小明从济南乘火车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
A、沿途田野里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B、传统民居屋顶部的坡度越来越大
C、沿途农田都是水田
D、沿途的农民正在收获玉米
6、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春小麦、玉水、水稻
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春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教师给一些情境或文字材料或图形材料,学生找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土壤类型、温度带、干湿地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等差异,再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分析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分析原因,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讨论时各组都有记录员,记录每一成员的发言内容,然后代表同学展示时,可共享一个本子,最后教师归纳点拨,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