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原始农耕生活》课件(3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原始农耕生活》课件(3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3 21:18:5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电影《疯狂原始人》片段
观看《疯狂原始人》片段后思考: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结论: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肚子咕咕叫,也没有地方好好睡觉觉!郁闷死了!!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
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学习目标
第三章
览原始农业
看发展变迁
第一章
话河姆渡人
寻先民遗迹
第二章
观半坡遗存
展文明风采



话河姆渡人
寻先民遗迹
长江
流域
多雨
湿润
温暖
干栏式
耒耜
水稻
猪、狗、水牛、
陶器
河姆渡人档案
档案速查
(小组讨论归纳)
河姆渡人档案
遗址
名称
生活
区域
自然特征
建筑形式
农业
畜牧业
陶器
河姆渡
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
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
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遗址
石凿
石斧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砍砸器
刮削器
河姆渡农具
耜:

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
骨耜
河姆渡农具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农业
陶猪
刻画猪纹黑陶钵
想一想:黑陶上的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说明当时手工业和畜牧业有何成就?

牧:
手工业:
养猪
陶器
河姆渡手工业和畜牧业
告别洞穴
建房定居
干栏式建筑
上面住人
下面养猪
通风防潮
地理环境
想一想:半坡居民为什么会建成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
河姆渡民居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草编残片
用于干栏式建筑铺垫地板
河姆渡遗址的榫(sǔn)卯建筑构件



观半坡遗存
展文明风采
黄河
流域
少雨
干燥
寒冷
半地
穴式

猪、羊、
黄牛、
彩陶
档案速查
(小组讨论归纳)
半坡居民档案
遗址
名称
生活
区域
自然特征
建筑形式
农业
畜牧业
陶器
半坡
遗址
活动时间
约6000年前
活动区域
陕西西安半坡村
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居民的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之国
半坡农业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盆
想一想:彩陶上是什么动物图案?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半坡手工业
5、纺织
纺织制衣
半坡手工业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想一想:
半坡居民为什么会建成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半坡民居
比较、半坡原始居民的不同并
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房屋结构不同
农作物不同


原因
地理环境不同
干栏式
半地穴式
水 稻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归纳分析
夏天多雨潮湿
冬天干燥寒冷
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1、都生活在大河流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归纳分析
2、过着定居生活;
4、从事原始农业和饲养业;
5、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都会烧制陶器,手工业得到发展;
新石器



览原始农业
看发展变迁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9-10页,归纳:
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1)我国人工栽培最早的农作物有哪些
(2)原始农业兴起于什么河流域?农业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3)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自主学习
阅读材料回答:
1)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生产情况?神农氏“教民农作”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当时人们会使什么工具进行农耕?在此之前后农耕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原始农耕生产的情况
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耒耜
石刀,石镰等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
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刀耕火种
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是什么?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A、农作物的出现
B、家畜饲养
C、聚落
D、磨制工具
E、城市出现
1.结合本课9至10页所学内容你认为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达标检测
1.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C
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C
3.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
C
4.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有的情节(

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
C、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C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1)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这个原始居民生活距今年代吗?
(2)农耕既普及”诗句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3)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郭沫若
半坡原始居民
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距今约五六千年
农作物:粟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供居住,
挖井养猪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能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饲养猪狗等家畜,
半坡彩陶和捕鱼,
还会纺线和织布。
课堂总结
非常2+2
两个大河流域+两个代表遗址+两个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