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物理:5.1 质量及其测量(课件+教案+练习)(22张,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5.1 质量及其测量(课件+教案+练习)(22张,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3-05 07:05:56

文档简介

《质量及其测量》评测练习
小试牛刀(一)
生活中质量单位的一些习惯用法:
某同学体重50公斤,即50
;到药房抓草药,说白芍20

交通运输中某卡车的载重量为8
;1片西药片的质量为500

小试牛刀(二)
测量下列物体的质量
物体
一小块冰
橡皮泥
质量(g)
当堂检测:
(一)知识梳理:
(二)试剑石:
1、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  )
A
、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
变为0
2、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A、52Kg
B、520g
C、5.2Χ106mg
D、0.52t
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4、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一支粉笔用去了一半
定义
符号

单位:
(国际单位制)
量1测量工具
(实验室用)
属性:质量不随
的改变而改变《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继机械运动、声、光之后,介绍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密度,为八年级下册的力学部分打基础。在初中力学知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质量及其测量》作为第一节课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定义和单位,质量的测量和质量的特点。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重点,可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这是本节的重难点。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开始教师利用身边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物体是由物质组成,即质量的概念,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接着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天平使用时先从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秤引导逐步引出天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天平的调节与使用
  【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组成整个宇宙的许多星系、及地球上的山峦、江河湖泊、参天大树、还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用品。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质量的有关知识。 从而引入新课。
板书:一、质量及其测量
学生观看,并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当堂检测
板块一:质量的定义及单位(一)自主学习1、物理学中质量这个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符号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3、了解国际上1kg的标准?【课本P104相关链接:千克的由来】4、了解并感受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元硬币初三物理课本一个鸡蛋你的体重约10g0.2

g成年人体重地球太阳50-70
kg约6×1024
kg约2×1030
kg(二)交流展示(1)学生交流学案内容,教师利用课件重点讲解第三问题。(三)练习巩固:小试牛刀一:生活中质量单位的一些习惯用法某同学体重50公斤,即50
;到药房抓草药,说白芍20

交通运输中某卡车的载重量为8

1片西药片的质量为500
。板块二:质量的测量:(一)小组合作学习1、将每个成员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进行汇总,等待交流。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什么?它的主要构造有哪些?3、你会使用托盘天平吗?A、测量前B、测量中C、测量后4、使用天平应注意哪些问题?(二)交流展示1、小组长展示自己小组的收集成果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质量的测量工具3、教师总结使用托盘天平,归纳为六个字一放、二拨、三调、四称、五读、六整4、小组间交流使用天平应注意的问题(三)练习巩固:小试牛刀二:测量下列物体的质量物体一小块冰橡皮泥质量(g)教师提问:设计测量一小块冰的方案学生回答:先测烧杯和冰总的质量,再把冰取出,测出烧杯的质量,两次示数差就是冰的质量追问:有没有其他方案,并对上面的方案进行评价。学生回答:上面的方案问题在于冰会熔化,实验误差大。应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冰总的质量两次示数差就是冰的质量。2、再对橡皮泥的质量进行测量板块三:质量的特点(一)提出问题: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会改变吗?(二)科学猜想:(三)设计实验:(四)进行实验:a:形状对质量是否影响
改变前质量(g)改变后质量(g)
b:状态对质量是否影响改变前质量(g)改变后质量(g)
c:位置对质量是否影响改变前质量(g)改变后质量(g)
(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a:当物体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
(改变或不改变)b:当物体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
(改变或不改变)c:当物体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
(改变或不改变)当堂检测(一)知识梳理(二)试剑石:1、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  )A
、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
变为02、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A、52Kg
B、520g
C、5.2Χ106mg
D、0.52t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4、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B、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一支粉笔用去了一半
学生阅读。寻找需要的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把从中获得的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单位换算与同学分享。学生踊跃地进行估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学生踊跃参与。学生回答不全,请其他同学补充。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天平的调节。学生回答不全的,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学生思维活跃中,积极探讨合理的实验方案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讨论回答。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完,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数据。 学生讨论得结论:物体形状变了,质量不变。 学生得出结论:物体的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物体的位置变了质量不变。学生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学生最贴近的生活入手,感受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习题贴近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的理念教师友情提醒:化学课上我们已经学过天平的使用。请认真回忆后进行交流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友情提醒:注意:能直接将冰块放上托盘进行测量吗?哪怎么办?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一个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激情。调动学生好胜的天性,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充分发动学生,教师在此不要发表意见,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想法引导好。
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课堂结束语
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而铁锤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铁钉大,这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研究。
学生思考
问题结束法,让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开始教师利用身边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熟悉的事例引入物体是由物质组成,即质量的概念。让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由生活走进物理。而后采用学生自主自学的方式进行第一板块:质量的定义和概念。在这一板块中,教师着重对加强学生对1kg质量的物体的认识,并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计,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
第二板块即质量的测量。这一板块教师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将生活中收集的质量测量工具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天平的使用需注意的问题。教师最后进行归纳。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巧设问题,让学生设计测冰块质量的实验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价。将学生引入物理情境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又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三板块即质量的特点。主要通过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这一环节中,教师由于在第二环节巧埋冰的质量的测量的伏笔,在第三环节冰已熔化成水。所以大大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实现了高效课堂。
最后教师利用一组针对性强的试题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利用引人深思的问题法结束课堂。把学生带入了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中。
整节课教师运用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采用“合作性小循环多反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巧设的问题中,将生活与物理知识不断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共23张PPT)
《质量及其测量》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鲁教版)
组成整个宇宙的许多星系
及地球上的山峦、
江河湖泊、
参天大树,
还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用品。
板块一:质量的定义及单位
自主学习:
1、物理学中质量这个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
用什么符号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符号分别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3、了解国际上1kg的标准?课本P104相关链接
4、了解并感受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元硬币
初三物理课本
一个
鸡蛋
你的
体重
成年人
体重
地球
太阳
约10g
0.2
.

g
50-70
kg
6×1024
kg
2×1030
kg
在国际上,最初规定在4℃时1dm3纯水的质量为1kg。
铂圆柱体
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以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国际千克原器为质量的单位标准。
板块一:质量的定义及单位
自主学习:
1、物理学中质量这个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
用什么符号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符号分别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3、了解国际上1kg的标准?课本P104相关链接
4、了解并感受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元硬币
初三物理课本
一个
鸡蛋
你的
体重
成年人
体重
地球
太阳
约10g
0.2
.

g
50-70
kg
6×1024
kg
2×1030
kg
kg
50
生活中还有一些质量的单位:
公斤、斤、两等。
单位换算:
1kg=1公斤
1公斤
=2斤
1斤=10两
课外延伸:
 1、生活中质量单位的一些习惯用法:
某同学体重50公斤,即50

到药房抓草药,说白芍20

交通运输中某卡车的载重量为8

1片西药片的质量为500

g
kg
t
mg
小试牛刀一
板块二:质量的测量
小组合作学习:
1、将每个成员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测量质量的
工具”进行汇总,等待交流。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什么?
它的主要构造有哪些?
3、你会使用托盘天平吗?
A、测量前
B、测量中
C、测量后
4、使用天平应注意哪些问题?
杆秤:
携带方便
电子秤:
能自动显示各质量的价格
磅秤:
常用来测质量大的物体
案秤:
常用来测质量较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用来测质量的工具:
电子秤:
杆秤:
磅秤:
案秤:
板块二:质量的测量
小组合作学习:
1、将每个成员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测量质量的
工具”进行汇总,等待交流。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什么?
它的主要构造有哪些?
3、你会使用托盘天平吗?
A、测量前
B、测量中
C、测量后
4、使用天平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放
二拔
三调
四称
天平的正确使用: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将游码拔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调节横梁两端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左盘放物,右盘加减砝码,必要时拨动游码,直到重新平衡
五读
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六整
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测量下列物体的质量:
小试牛刀二:
物体
一小块冰
橡皮泥
质量(g)
板块三:质量的特点
提出问题: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了,
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科学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a:当物体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

b:当物体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

c:当物体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

(改变或不改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知识梳理:

1、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

A
、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
变为0
2、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A、52Kg
B、520g
C、5.2Χ106mg
D、0.52t
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4、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一支粉笔用去了一半
试剑石:
C
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