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06 11:25:52

文档简介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了解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认识南方地区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分析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
读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水田农作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资料分析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的农业。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活动、读图、资料分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南国风光(图片):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茶园
提问:你还知道更多关于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南方地区探秘吧!
二、新课学习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
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活动: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1.从下图中,找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2.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四川盆地平均海拔500米,周围海拔高,中间低,约26万平方千米,范围较小,比较完整;
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海拔高,约30万平方千米,范围较大,地面崎岖不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50米,地面平坦,约20万平方千米,带状分布,比较分散;
东南丘陵海拔200—600米,约60平方千米,比较分散。
3.从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四川盆地周围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所以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地区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面,北面有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的阻挡,因此不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广州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冬季能够受到冬季风影响,因此会遭受寒潮的影响。
4.植被类型
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拓展延伸: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群落外貌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而略闪烁反光,林相整齐,由于树冠浑圆,林冠呈微波状起伏。整个群落全年均为营养生长,夏季更为旺盛。在日本称照叶树林,欧美称月桂树林,中国称常绿栎类林或常绿樟栲林。21cnjy.com
5.土壤
红色:湿热的环境下形成的。南方地区——“红土地”
紫色:四川盆地岩石是紫色的。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拓展延伸:视频:红土地
阅读材料: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
乘船沿着长江上行,穿过三峡,就进入了著名的四川盆地。盆地四周是高山,内部广泛分布着起伏和缓的丘陵。这里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是紫色的,因此被称为“紫色盆地”。紫色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磷、钾等矿物养料。长期以来,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垦殖,四川盆地不仅成为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而且还盛产油桐、甘蔗、柑橘等多种亚热带作物,特产极为富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石灰岩易溶于,形成石林、孤峰、溶洞、地下暗河等,统称为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形山奇水秀,但是雨水易渗漏,表土易流失,对农业生产不利。21·cn·jy·com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水田农业区的发展条件: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水田分布特点: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集中连片。
山区: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3.主要水田农作物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等。
拓展延伸:长江流域棉区
该区在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到海滨。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比较,该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热同步,能满足棉花生产的水热需要,但是由于春末夏初有梅雨、秋季会出现连阴雨,所以日照时数少,会导致棉花吐絮不畅、烂铃,不利于棉苗生长;此外,夏季的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较多的病虫害,往往影响所产棉花品级。本区一般为一年两熟或棉麦套种,适宜栽植中熟陆地棉,棉花的病害严重。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活动: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莲藕、竹笋、柑橘、香蕉等。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孕育了丰富的食材。
2.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下图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并解释原因。www.21-cn-jy.com
莲藕—长江中下游平原。原因: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椰子—海南岛。原因:椰子产自热带地区,海南岛位于热带。竹笋—东南丘陵。原因:东南丘陵多低山丘陵,适合竹子生长。
【课堂练习】
1.下列与南方地区相对应的是(A)
A.湿热的红土地 B.黑土地和黄土地
C.广袤的土地 D.高寒的土地
2.下列气候类型属于南方地区的是(B)
A.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A)
A.水田农业 B.旱地农业
C.绿洲农业 D.畜牧业
4.下列水果中,主产在南方地区的是(C)
A. 柑桔 B. 苹果
C. 梨 D. 桃
5.在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是C)
A.四川盆地地势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
B.长江中下游平原近海,有冷空气入侵
C.四川盆地地形封闭,能阻挡冷空气入侵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域面积大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特征)
【作业布置】
1.举例说明南方地区的地形如何对气候产生了影响。
2.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位置 水田农业的发展条件
地形 水田分布特点
气候 主要水田农作物
植被类型
土壤
【教学反思】
注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注区域之间的发展与联系,相互对比借鉴。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这节课的落脚点,分析自然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因地制宜安排生产。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树木常绿
你还知道更多关于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吗?
南国风光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南方地区探秘吧!
河湖密布
山清水秀
茶园
情景导入
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新课学习
地形
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滇西地区的高山深谷
鄂中地区的平原
浙西地区的丘陵
新课学习
西部
东部
高原和盆地为主
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新课学习
气候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新课学习
1.从下图中,找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活动
新课学习
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四川盆地平均海拔500米,周围海拔高,中间低,约26万平方千米,范围较小,比较完整;
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海拔高,约30万平方千米,范围较大,地面崎岖不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50米,地面平坦,约20万平方千米,带状分布,比较分散;
东南丘陵海拔200—600米,约60平方千米,比较分散。
2.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新课学习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3.从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四川盆地周围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所以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西双版纳地区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面,北面有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的阻挡,因此不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广州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冬季能够受到冬季风影响,因此会遭受寒潮的影响。
新课学习
植被类型
水热充足
植被常绿
常绿阔叶林
新课学习
常绿阔叶林群落外貌终年
常绿,一般呈暗绿色而略闪烁
反光,林相整齐,由于树冠浑
圆,林冠呈微波状起伏。整个
群落全年均为营养生长,夏季
更为旺盛。在日本称照叶树林,欧美称月桂树林,中国称常
绿栎类林或常绿樟栲林。
常绿阔叶林
拓展延伸
土壤
红色
紫色
湿热的环境下形成的
南方地区——“红土地”
四川盆地岩石是紫色的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新课学习
视频:红土地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
乘船沿着长江上行,穿过三峡,就进入了著名的四川盆地。盆地四周是高山,内部广泛分布着起伏和缓的丘陵。这里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是紫色的,因此被称为“紫色盆地”。紫色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磷、钾等矿物养料。长期以来,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垦殖,四川盆地不仅成为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而且还盛产油桐、甘蔗、柑橘等多种亚热带作物,物产极为富饶。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
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石林、孤峰、溶洞、地下
暗河等,统称为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形山奇水
秀,但是雨水易渗漏,表土易流失,对农业生产不利。
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
新课学习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水田农业区的发展条件
气候湿热
水热条件优越
耕地多为水田
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新课学习
水田分布特点
平原地区
山区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集中连片
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
新课学习
主要水田农作物
粮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新课学习
棉花
油菜


甘蔗
经济作物
新课学习
该区在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到海滨。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比较,该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热同步,能满足棉花生产的水热需要,但是由于春末夏初有梅雨,秋季会出现连阴雨,所以日照时数少,会导致棉花吐絮不畅、烂铃,不利于棉苗生长;此外,夏季的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较多的病虫害,往往影响所产棉花品级。本区一般为一年两熟或棉麦套种,适宜栽植中熟陆地棉,棉花的病害严重。
长江流域棉区
拓展延伸
水果
柑橘
香蕉
菠萝
新课学习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孕育了丰富的食材。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活动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香蕉
莲藕
竹笋
柑橘
新课学习
莲藕:莲的根茎,横生在湖塘的浅滩的淤泥中
2.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下图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并解释原因。
椰子:椰子的树的果实,盛产于热带的滨海地区
竹笋:竹的幼芽、嫩茎,多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椰子产自热带地区,海南岛位于热带。
东南丘陵多低山丘陵,适合竹子生长。
海南岛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新课学习
1.下列与南方地区相对应的是(  )
A.湿热的红土地 B.黑土地和黄土地
C.广袤的土地 D.高寒的土地
2.下列气候类型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A
B
课堂练习
3.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
A.水田农业 B.旱地农业
C.绿洲农业 D.畜牧业
4.下列水果中,主产在南方地区的是(  )
A. 柑桔 B. 苹果
C. 梨 D. 桃
A
C
课堂练习
5.在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是(  )
A.四川盆地地势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
B.长江中下游平原近海,有冷空气入侵
C.四川盆地地形封闭,能阻挡冷空气入侵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域面积大
C
课堂练习
我们学了什么?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特征
课堂小结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的地形如何对气候产生了影响。
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01
02
作业布置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自然特征与农业
位置
地形
气候
植被类型
土壤
板书设计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水田农业区的发展条件
水田分布特点
主要水田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