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06 11:28:35

文档简介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学会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分析,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如何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资料分析、读图分析、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提到南方地区,你的脑海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红土地”、“紫色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油菜田)21·cn·jy·com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方地区的代表——“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新课学习
拓展延伸: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河口区沉积发育形成的。大约7000多年前,长江的入海口在现在的江苏扬州附近,随后大量的长江河流输出泥沙进入到河口区,并因为入海,河道加宽,水流扩散,河水不再能够携带泥沙而发生沉积。沉积的泥沙形成现在长兴岛、横沙岛这样的岛屿心滩,并随着水流受科氏力的作用,河道逐步南偏。心岛心滩逐步背靠,最后与陆地合并,河道则不断南转,逐步堆积形成现在这样的长江河道不断南偏的陆地格局。据研究,7000余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经历了6期这样的心滩岛屿北偏靠陆的发育过程。
(一)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
从图中找出:长江、黄海、东海。
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范围
从图中找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南京、杭州、上海。
描述长江三角洲包括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3.地形、气候
看看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
本区属于什么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4.鱼米之乡
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国我传统的粮食产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又是我国的淡水鱼产区。)
拓展延伸:长江三角洲还被称为“水乡”,你知道为什么吗?
长三角区域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主要有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和浙江的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鄞县东钱湖等著名湖泊。除淮河、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河流以外,还有江苏的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浙江的瓯江、灵江、苕溪、南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等水系。www.21-cn-jy.com
5.地理位置优越
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江”和“海”分别指什么?(长江;黄海和东海)地理位置重要。
读下列图文资料,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1)对内联系: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1·c·n·j·y
拓展延伸:京杭运河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依然繁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对外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是有利影响。
那么,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对这些地区有哪些弊端呢?
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拓展延伸:体会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视频:长江洪水对沿岸区域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教材52页的资料,并结合下图,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岷江能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21教育网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供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拓展延伸:视频:都江堰原理
3.议一议: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长江上游地区地势陡峻,河流可以提供水能和灌溉水源;下流地区地势平坦,河流可以提供水源、灌溉和航运。)
【课堂练习】
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C)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B.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C.濒临东海和南海
D.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3.被称为“水乡”和“鱼米之乡”的是(A)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4.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D)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等自然环境。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1cnjy.com
【作业布置】
1.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一)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
范围
地形、气候
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优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一条河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方地区的代表——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提到南方地区,你的脑海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油菜田
“红土地”
“紫色盆地”
情景导入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河口区沉积发育形成的。大约7000多年前,长江的入海口在现在的江苏扬州附近,随后大量的长江河流输出泥沙进入到河口区,并因为入海,河道加宽,水流扩散,河水不再能够携带泥沙而发生沉积。沉积的泥沙形成现在长兴岛、横沙岛这样的岛屿心滩,并随着水流受科氏力的作用,河道逐步南偏。心岛心滩逐步背靠,最后与陆地合并,河道则不断南转,逐步堆积形成现在这样的长江河道不断南偏的陆地格局。据研究,7000余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经历了6期这样的心滩岛屿北偏靠陆的发育过程。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拓展延伸
位置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从图中找出:长江、黄海、东海。
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长 江
(一)江海交汇之地
新课学习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范围
从图中找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南京、杭州、上海。
描述长江三角洲包括的范围。
新课学习
地形、气候
看看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
平原
本区属于什么气候?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新课学习
鱼米之乡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国我传统的粮食产区。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又是我国的淡水鱼产区。
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新课学习
长江三角洲还被称为“水乡”,你知道为什么吗?
长三角区域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主要有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和浙江的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鄞县东钱湖等著名湖泊。除淮河、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河流以外,还有江苏的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浙江的瓯江、灵江、苕溪、南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等水系。
拓展延伸
地理位置优越
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江”和“海”分别指什么?
长江
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重要
新课学习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1)对内联系
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读下列图文资料,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新课学习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依然繁忙。
京杭运河
拓展延伸
(2)对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新课学习
活动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新课学习
那么,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对这些地区有哪些弊端呢?

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新课学习
视频:长江洪水对沿岸区域的影响
体会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拓展延伸
岷江能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教材52页的资料,并结合下图,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灌区
新课学习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供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灌区
新课学习
视频:都江堰原理
拓展延伸
长江上游地区地势陡峻,河流可以提供水能和灌溉水源;下流地区地势平坦,河流可以提供水源、灌溉和航运。
3.议一议: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新课学习
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
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
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
省东北部
C
课堂练习
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B.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C.濒临东海和南海
D.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3.被称为“水乡”和“鱼米之乡”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C
A
课堂练习
4.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
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我们学了什么?
被称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等自然环境
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
2
作业布置
(一)江海交汇之地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位置
范围
地形、气候
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优越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