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分析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感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的材料、图片,观看视频等方式、方法,正解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教学难点】
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资料总结、活动中体会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长江三角洲有许多发展迅速的城市(如图: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南京经济开发区规划、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二、新课学习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形成的条件:
(1)人口稠密
(2)城镇稠密
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
拓展延伸:
(1)东方明珠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21·cn·jy·com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2)南京中华门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www.21-cn-jy.com
(3)苏州虎丘塔
虎丘塔是驰名中外的汉族古塔建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
(4)长三角跻身世界6强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六大城市群,分别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1教育网
在世界六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上海市
(1)地位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作用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拓展延伸:
分析下列图文资料,体会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周边市县提供技术指导;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协作,促进了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为近郊农产品提供市场;为各市县及所属乡镇企业提供管理经验和管理者;上海资金来源充裕,为各公司的股市、证券交易提供充裕的资金)2·1·c·n·j·y
分析下列图文资料,体会上海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阅读材料:崛起的浦东
浦东因位于上海黄浦江东畔而得名。1990年以前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那里的浦东,不是大片的农田、渔村和淤泥海滩,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21·世纪*教育网
1990年,我国提出开发上海浦东,浦东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阡陌农田变成了今日的高楼大厦,冷僻的乡间小镇如今成为繁华的商业区。现在的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基地,拥有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和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4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2011年浦东新区的生产还将进一步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船运中心发挥重要作用。www-2-1-cnjy-com
拓展延伸:
视频:浦东地图巨变--折射高速发展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读下列图文资料,感受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归纳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2-1-c-n-j-y
拓展延伸:“一小时经济圈”
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方面,都会有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21*cnjy*com
拓展延伸:
视频:宁杭甬高铁通车,长三角发展提速
活动: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阅读教材55页的资料,认识交通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张予墨的父母的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生活方式的有利方面是能够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不利方面是增加了交通费用,浪费了时间。)
2.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呢 (发达的交通运输。)
【课堂练习】
1.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关于上海的优势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来源:21cnj*y.co*m】
A.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B.位于长江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C.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D.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商业中心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D)
A.长江上游城市群 B.长江中游城市群
C.长江下游城市群 D.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A )
A.上海 B.苏州 C.南京 D.杭州
4.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C)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C.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杭州的交通更加快捷
D.上海与杭州两个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5.该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有利区位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图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适宜的气温和降水;河网密布,水源丰富;农业基础好,经济发达。)21cnjy.com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此区域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变)
【作业布置】
1.55页活动第3题。
2.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板书设计】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教学反思】
通过资料、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体会到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此区域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长江三角洲有许多发展迅速的城市
南京经济开发区规划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情景导入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形成的条件
(1)人口稠密
新课学习
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
(2)城镇稠密
主要城市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
南京中华门
东方明珠塔
苏州虎丘塔
新课学习
东方明珠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拓展延伸
南京中华门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拓展延伸
苏州虎丘塔
虎丘塔是驰名中外的汉族古塔建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
拓展延伸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六大城市群,分别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在世界六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跻身世界6强
拓展延伸
(1)地位
上海市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新课学习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2)作用
上海
新课学习
分析下列图文资料,体会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人员
某市市长
一有空闲,我就到周边市县的厂家做技术指导,他们称我为“星期天工程师”。
我市与上海市的经济协作十分紧密,这也大大促进了本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为周边市县提供技术指导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协作,促进了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
拓展延伸
郊区农民
乡镇企业干部
上市公司总裁
我们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资金来源充裕。
上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也使得蔬菜等副食品的消费日增,我们的收入也比以往高多了。
我们厂是从上海搬迁来的,管理者大多来自上海。
为近郊农产品提供市场
为各市县及所属乡镇企业提供管理经验和管理者
上海资金来源充裕,为各公司的股市、证券交易提供充裕的资金
拓展延伸
分析下列图文资料,体会上海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要的金融中心
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最大的商业中心
拓展延伸
崛起的浦东
浦东因位于上海黄浦江东畔而得名。1990年以前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那里的浦东,不是大片的农田、渔村和淤泥海滩,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
1990年,我国提出开发上海浦东,浦东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阡陌农田变成了今日的高楼大厦,冷僻的乡间小镇如今成为繁华的商业区。现在的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基地,拥有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和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4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2011年浦东新区的生产还将进一步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船运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
新课学习
视频:浦东地图巨变--折射高速发展
拓展延伸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读下列图文资料,感受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速铁路
我们上海多了一个西湖。
我们杭州多了一个外滩。
杭州西湖
上海外滩
海
运行时间约为50分钟
车程约为170千米
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新课学习
归纳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新课学习
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方面,都会有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一小时经济圈”
拓展延伸
视频:宁杭甬高铁通车,长三角发展提速
拓展延伸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张予墨的父母的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生活方式的有利方面是能够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不利方面是增加了交通费用,浪费了时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活动
阅读教材55页的资料,认识交通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呢
发达的交通运输
新课学习
1.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关于上海的优势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B.位于长江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C.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D.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商业中心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 )
A.长江上游城市群 B.长江中游城市群
C.长江下游城市群 D.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A
D
课堂练习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
A.上海 B.苏州 C.南京 D.杭州
4.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C.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杭州的交通更加快捷
D.上海与杭州两个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A
C
课堂练习
5.该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有利区位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图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适宜的气温和降水;河网密布,水源丰富;农业基础好,经济发达。
课堂练习
我们学了什么?
课堂小结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此区域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变
55页活动第3题。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作业布置
1
2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