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弱”、“萨”等14个生字,会写“扑”、“托”等12个字。
2.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弱”、“铃”、“芬芳”;书写:“末”、“弱”、“夏”;帮助学生树立不甘为弱者,勇于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准备与手段
铃兰花图片、野蔷薇图片、词语卡片、学生用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
掀起 遮在
野蔷薇 娇嫩 →弱小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一)识字写字
这篇课文生字较多,要充分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自读课文。下列指导识字的方法供参考: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
“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未”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带提手旁的字(扑、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二)朗读感悟
本文生字较多,但内容比较浅显,因此可把注意力放在读通读顺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1.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在老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萨沙才五岁,妈妈夸他是勇敢的孩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自读自悟,交流自学成果。
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之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组协作,细读提高。
要求各组同学针对学习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有的采用主讲式;有的用分角色感情朗读式;有的用提问式;有的用表演式等,为学生构建主动学习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朗读欣赏,迁移思维。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森林景色露珠清新盛开
应该保护娇嫩弱小勇敢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2.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巩固识记生字,并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4.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分散识字 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第8自然段
五、游戏中复习巩固
六、指导书写 : 芬芳 应该
一、分散识字 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今天有一家人来到了我们教室做客,老师来介绍:矮个子的叫萨沙,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新朋友的名字,注意“萨”是平舌音。旁边这个男孩叫托利亚,和他打个招呼吧。两位大人就是他们的爸爸和妈妈了。
2.他们一家人还为我们带来了两种漂亮的花。
出示铃兰花图片,词卡认读:铃兰花,读准“铃”。
②出示野蔷薇图片,观察“蔷薇”两字,发现并识记字形特征:都
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
3.就让我们和萨沙一家,还有这美丽的铃兰花、野蔷薇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强调“弱”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
1.师示范读课文,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3.反馈3句句子。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师做野蔷薇,指名六个左右的孩子做铃兰花表演“簇拥”。点:你
们这样围着我,聚集在一起就叫作“簇拥”。)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注意:“芬芳”读音,
字形特征。)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
娇嫩。(做动作理解:垂着头。)
4.填空:夏天的一个周末,萨沙一家 ,突然间 ,妈妈 ,哥哥 ,萨沙 。
(指名填,齐读,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5.过渡:再读课题,这话是谁说的?现在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呢?
来,萨沙,请你自信地(勇敢地)说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那么,在你眼里还有谁比你更弱小呢?(一丛野蔷薇)
三、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用“—”画出写野蔷薇的句子。
2.反馈,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指名读,师评价)
3.看着这么美的野蔷薇,闻着它的芬芳,萨沙,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说的吗?(读议结合,以悟促读)
4.全体起立,配乐读。
5.这么美的句子想不想把它留在脑海里?背一背。
6.过渡:
①这一切多么美好呀!突然,雷声大作,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读准:倾盆大雨)什么样的雨叫倾盆大雨呢?
②这样的雨打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感觉?那小小的野蔷薇会怎么样呢?
四、研读课文第8自然段
1.指名读。边听边用波浪线画出写雨中野蔷薇的句子。
2.反馈,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刚才我们还那么开心,现在?指名读,师生评议。)
3.你就是被雨点打掉了花瓣的野蔷薇,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随
机积累词语:弱不禁风、柔弱无助、楚楚可怜等)
4.萨沙,面对这样的弱小生命,你是怎么做的?读句: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评: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你保护了一个比你更弱小的生命!)
5.回归课题,再读题。
五、游戏中复习巩固
六、指导书写 : 芬芳 应该
1.出示词卡,读一读。
2.观察:要让它们在田字格里住得舒舒服服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写。①草字头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倾斜,有呼应的感觉。②“芬芳”、“应该”是一个词语,要连词书写。
4.生书写,反馈评议。
七、作业
1.课堂作业本T2比一比,再组词、T3改句子。
2.背诵写野蔷薇的语句。
他们一家人还为我们带来了两种漂亮的花。
出示铃兰花图片,词卡认读:铃兰花,读准“铃”。
出示野蔷薇图片,观察“蔷薇”两字,发现并识记字形特征:都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
师示范读课文,听清生字的读音。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反馈3句句子。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师做野蔷薇,指名六个左右的孩子做铃兰花表演“簇拥”。点:你
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用“—”画出写野蔷薇的句子。
指名读。边听边用波浪线画出写雨中野蔷薇的句子。
反馈,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刚才我们还那么开心,现在?指名读,师生评议。)
出示词卡,读一读。
观察:要让它们在田字格里住得舒舒服服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示范写。①草字头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倾斜,有呼应的感觉。②“芬芳”、“应该”是一个词语,要连词书写。
生书写,反馈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巩固
二、引入新课,研读对话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书写
五、课堂作业
一、复习巩固
1.“我会读”
①周末,我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②一阵微风吹来,娇嫩的野蔷薇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③萨沙和托利亚在聊天。
2.“我会记”
出示:“蔷、薇、芬、芳、铃、簇”怎样记?(运用形声字规律)
3.“我会找,我会说”
生拿出生字卡片,师说一个生字,生找到相应的字,并口头组词。
过渡:(最后一个“弱”组词)在父母的眼里,谁是最弱小的?萨沙又是怎样说的?
二、引入新课,研读对话
1.读4-9自然段,找一找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2.研读对话。
3.再次回归课题。
你是最勇敢的孩子了,你高兴吗?(读题)你兴奋吗?(读题)你自豪吗? (读题)让我们都对自己说…(读题)
三、总结全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整个故事。
2.你喜欢萨沙吗?假如萨沙来到我们教室里,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四、指导书写
1.读课后“我会写”中的字,找出左右结构的字,(扑、摸、托)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
2.重点指导“弱”的笔画,注意第三画。
五、课堂作业
1.课后 “我会填”。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后,正确组词。
2.指导造句:“那么…那么…”,完成课堂作业本T4。
“我会读”
我会记
“我会找,我会说
读4-9自然段,找一找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研读对话。
再次回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