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笋芽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层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字写字,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下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2009年2月12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能通过网络、书籍、生活等平台收集与笋相关资料。锻炼信息收集、筛选、整理能力。
2、准确认读“笋、唤、揉、漆、轰、扭、钻”7个生字,正确书写“轰、世界、呼唤”5个字词。
3、通过对课文1——4小节的朗读、感悟,感受积极向上的精神。
4、增加好词好句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竹子图片。这是什么,竹子在小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教学生字“笋”。说说你对笋的了解。
笋小的时候,我们叫它“笋芽儿”。
“笋芽”是我们今天要写的词语。指导书写。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就是“笋芽儿”。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与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2、生字交流
小朋友们,笋芽还在地底沉睡呢,小朋友想不想帮帮它,让她钻出地面?
认读生字。
笋芽钻出了地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读句: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在自然界中,是谁帮助笋芽钻出地面的呢?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再读读课文。
三、品读1——5自然段
1、交流:是谁把笋芽儿唤出地面的呀?
2、是呀,雷公公和春雨姑娘可关心小笋芽了,是他们把笋芽唤了地面。那么他们的呼唤有什么不同?(低声的呼唤、粗重的嗓音呼唤)21·cn·jy·com
3、老师也想当当笋芽儿,你们能当当春雨姑娘来呼唤我吗?生读。
4、和春雨姑娘不同,雷公公的呼唤却是粗重的。请你读读这段话,看看雷公公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你想当当雷公公吗?自己去试试。 课件出示句子: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
理解藏了一冬、重重
5、指导朗读两段话。
6、听见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撒娇:平时你会向谁撒娇?你也学着笋芽儿来撒撒娇吧。
配上音乐表演读
7、听了春雨姑娘的话,笋芽儿醒来了,听了雷公公的呼唤,笋芽又怎样了呢?
从“一个劲儿”你看出了什么?那你怎么读?你能做动作读吗?
是啊,尽管泥土是这么的硬,笋芽儿却还能一个劲儿的网上钻,真不怕苦。她可真是好样的。让我们再用我们的朗读来夸夸她。
你能做动作读吗?
7、看见笋芽儿不断向上钻,妈妈心里可急了,引读:她给笋芽儿穿上——
还不停唠叨——
理解“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
8、其实这篇课文有许多提示语告诉我们怎么读课文,以后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提示语自己读好课文。
四、小结课文,书写生字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妈妈的帮助下,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的心情怎样?
再读: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2、你希望钻出地面后的笋芽儿长的快长的壮吗?请你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帮她。
3、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终、辫、够、抚、滋、润、冈、豪”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世、界、喊、冈”四个生字。
2、能有流利、感情的欣赏、朗读全文,大部分学生能背诵第6自然段。
3、懂得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雨露的自然规律。
4、根据学生不同学情积累关于春天的好词佳句,有主动搜集和积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动画歌曲《小雨沙沙》
2、春雨姑娘叫醒了沉睡的万物,到处春意盎然.笋芽儿也终于从地里钻出来了.
二、品读课文
1、第六段
a呀!外面的世界真美呀!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呢?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b(自由读,展示读,比赛读,齐读,试背诵)
c拓展:“……”代表什么意思?她还看到了什么?(配乐想象)
d引读“她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
e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还有朋友们的呼唤,笋芽儿高兴的说(指导多元理解朗读——“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f练读段落。
2、第七段
a笋芽儿的愿望是什么?能实现吗?为什么?是谁帮助了它?
——春雨姑娘,太阳公公
b他们是怎样帮助她的?——通过理解积累词语“阳光雨露”
c(指导多元理解朗读“我长大了!”)
d练读段落
e用“我”代替“笋芽儿、她”改读课文。
三、检查识字,积累词语。
四、教写生字
1、看书
2、看老师范写
3、练写。
五、课外拓展阅读
附:
一、古诗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 《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二、散文《春》
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 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21教育网
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21cnjy.com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姑娘(图)
太阳公公(图) 阳光雨露 生字:冈、世界、喊
教学反思:
偶尔的一次阅读中,看到一段文字,大约意思是: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童话的教学重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来感受美、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不能纠缠于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如果以事实来考证童话是否真实可行,那是很不合适的。www.21-cn-jy.com
本课教学中,学生之所以担心笋芽儿会被吃掉,其实就是把作品中的人物现实化了,忽视了童话的虚拟性。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中出现以上问题时,是不是就应该这样去引导:从你的话中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对笋芽儿的喜欢。同学们,其实,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童话故事的阿姨,总是把大自然中的植物啊、动物啊,当作人来写的呢!你们再去读读课文,这勇敢、可爱的笋芽儿就像谁呢?你还从课文当中看到了谁呢? 也许这样的生成更合适!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