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2 古诗两首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说说杨万里住宿在新徐公店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教学准备与手段
画纸 课件(草原图 草燃烧图 )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5.写字指导。
(二)朗读感悟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避免逐字逐句讲解。教学这两首古诗,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大概了解诗意。
1.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由教师简单介绍),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教师范读或配乐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4.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激情导入,初步感知。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四、写字指导“枯、荣”
一、激情导入,初步感知。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出示草原图)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草原美吗?美在哪里? 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板书: 草)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2.抽读古诗。(随机认识“枯”和“荣”)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理解诗句内容
1.“离离原上草”
你觉得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你从哪个词想象到的(理解“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2.“一岁一枯荣”
给”岁”组词.(岁岁平安、八岁等)
理解“岁”字:年。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草原图,引导学生看图后说一说,一年四季中草的长势。
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荣”,是哪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又会枯萎?(理解“枯”和“荣”。)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播放课件:草原在燃烧,引导学生观察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烧完了吗?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野草又长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帮我们解释解释。
(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4.完整地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内容。(同桌互说,抽说,互相评议补充)
四、写字指导“枯、荣”
观察字形结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这两个字中都有木,有什
么不同
枯”左窄右宽,木字旁捺改成点
荣”草字头和突宝盖要紧凑,“木”位于下半格。
5.抄写古诗
六、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P2页1、(写“枯”和“荣”)2、第三题把《草》补充完整)
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抽读古诗。(随机认识“枯”和“荣”)
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理解诗句内容
完整地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内容。(同桌互说,抽说,互相评议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古诗,故事引题
二、初读古诗 认识生字
三、入情入境,理解诗意
四、图文对照,编编故事
一、复习古诗,故事引题
1.板书杨万里,你读过他写的哪些诗?谁来背一背。
2.有一年的春天,杨万里来到新市,住在徐公店。一天,他吃过午饭 漫步来到了徐公店外,欣赏了周围美丽的景色,就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齐读课题。(识记“宿、徐”)
二、初读古诗 认识生字
1.自由读,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读正确,读流利
三、入情入境,理解诗意
1.学生读,说说诗人在徐公店外看到了什么?在诗句中作上记号,并在插图中找找。
2. 插图和诗句内容填空: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3.诗句,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交流:对照图画了解
疏、深。知道“走”是奔跑的意思。板书:走:跑)
4.我们读着诗句,好象也和诗人一起欣赏到了那里美丽的田园风光,你能看着图画,结合填空的内容说说吗?
5.看着那么美的景色,诗人的心里一定非常高兴,你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首诗吗?(自由读、抽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编编故事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在诗人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就能发现孩子脸上的表情,黄蝶飞飞停停,小孩追来追去,肯定是另一番有趣的景象。此时,小男孩心里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开心的经历,你能连起来展开编个故事给大家听吗?
五、写字指导
1.重点半包围结构的字“追”和“店”
2.师范写,生书空“追”。
3.学生自己写剩下的字,师巡视指导
六、指导写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3.提醒难写的字。
4.抄写生字,并自我评价。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作业本剩下的习题。
板书设计:
2 古诗两首
草宿新市徐公店
枯—荣(非常顽强) 走:跑
板书杨万里,你读过他写的哪些诗?谁来背一背。
齐读课题。(识记“宿、徐”)
自由读,圈出生字
同桌互读,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读,说说诗人在徐公店外看到了什么?在诗句中作上记号,并在插图中找找。
插图和诗句内容填空:
重点半包围结构的字“追”和“店”
师范写,生书空“追”。
学生自己写剩下的字,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