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集体备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园地七(集体备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5 13:25:20

文档简介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七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周星期

教学目标
课(章节)教学目标
1.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初步培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教学准备与手段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我的发现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教学时,可结合查字典选择字义,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让学生读一读三句话,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这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3.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4.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5.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者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九个生字。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厨房的用具,看看是否都能说出用具的名称,再积累一些新词,学习新字,制作字卡、词卡,拿到班上展示。“读读背背”是四类成语的积累。第一组是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第二组是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第三组是关于错误思想方法的成语,第四组是关于学习的成语。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可设计下面的情境。口语交际之后,做“画画写写”的练习。内容由学生自定,目的是学生用画、写结合的形式,练习表达,提高写话的兴趣。写好之后,相互展示和交流。展示台这次展示台,设计了两方面的展示内容:一是“填字游戏”的展示;一是谜语展示。可提醒学生在课前做好有关的准备,鼓励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一)填字游戏
(二)谜语展示1.展示自己收集的谜语。2.小组互猜谜语。3.集体猜谜语比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一、我的发现二、读读认认
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Xkb1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④答复、答报。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8、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①花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可以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识记的:铝




碟)3、课堂练习: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4、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Xkb1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导入 二、读读背背
三、展示台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第一组:有关团结协作的;第二组:要博采众长的;第三组:有关抓主要事物的;第四组:有关勤奋好学的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3、交流学生自己课外积累的有关这四方面的内容的成语。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5、巩固练习:填空
 (1)填一填:()()协力
()()成城
()()不林
  人外()()
博采()()
()()益善
 
()学()问
读书()()
()()自见
 (2)猜成语:老师说意思让学生猜;同学互说互猜成语。
三、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交流学生自己课外积累的有关这四方面的内容的成语。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巩固练习:填空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一、出示教学挂图
二、续编故事三、全班展示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2、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3、想象:小丁从门上往外看,他会看到什么呢?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会想些什么?你能用比较具体的语言说一说吗?二、续编故事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看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想象:小丁从门上往外看,他会看到什么呢?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会想些什么?你能用比较具体的语言说一说吗?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⑵ 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⑶ 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⑴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⑵ 掉转。
   ⑶ 旋转、环绕。
   ⑶ 答复、答报。
   ⑶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⑶ 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⑴:“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⑵:“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⑶: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
    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
    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
    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⑴ 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⑵ 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
    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
    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
  填空:
  ( )( )协力  ( )( )成城  ( )( )不林
  人外( )( )  博采( )( )  ( )( )益善
  ( )学( )问  读书( )( )  ( )( )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 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 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 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 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 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 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 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 小组互猜谜语。
   ⑶ 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之后,做“画画写写”的练习。内容由学生自定,目的是学生用画、写结合的形式,练习表达,提高写话的兴趣。写好之后,相互展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