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授课时间:2009年2月18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好!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
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学生看“我的发现',自己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并连线,看谁连得又对又快。
三、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游戏激趣。
导语:走出“小小观察台”,春姑娘又带我们来到“字词游戏宫”(点击课件)。
配音:欢迎同学们参加“合作闯关”字词游戏。请看游戏提示:
①组成“读读认认”自学小组,选组长,分任务。
②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认得准,互相检查。
③小组商量怎样抢答汇报学习结果。
④快乐传递读生字。
⑤生字搬家,考考你。
(2)当众汇报小组学习结果,鼓励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材:与木相关。(材料、钢材、教材)
渡:与水有关。(渡口,横渡,渡船)
粮:与米有关。(粮食、干粮、细粮)
帽:“冒”加上围巾的巾,组成“帽”。草帽、衣帽、帽子
达与走路有关,到达、达到、雷达、直达车。
按:安全的“安”加提手旁,读“按”。按时、按期。
笨:“本”字加上竹字头,组成笨。笨重。
烈:“列”字加上四点水,组成烈。烈士、烈火、激烈。
(3)做快乐传达游戏。去掉拼音,还会认这些生字吗?分小组听音乐传生字卡片,音乐停,拿卡片同学依次教读生字。
(4)生字搬家。
出示课件制作的儿歌,配图。生字搬了家,跳进儿歌里,你们还会读吗?
(笨笨熊)或乖乖笨,摇渡船,
运粮食,运木材。
烈日当头不用帽,
按时到达心欢笑。
2.读读背背。
过渡:(点击课件,春姑娘话白)祝贺同学们识字闯关成功,让我们到语文天地“精美语句园”去采集最美的诗句吧。比谁采得多。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音节多读几遍。
(2)将诗句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有味道。(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验眼前仿佛看见什么景色,入情入境地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等。)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春光的诗句,或即兴写诗。
3.我会填。
过渡:同学们积累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会用学过的词赞美春天的景物吗?
(1)读词:春光、天空、枝条、绿叶、阳光、小溪。
(2)请同学们讨论填空。
(3)交流欣赏,画图,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写。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发现春天了。请大家睁大双眼,把你看到的写下来。休息时,我们要进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的发现新。返回时,我们就要请这些同学来做“导游”,给我们介绍美丽的春天。
二、游中交际
1、教师边走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2、以组进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春天。
3、各组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的交流。
4、评选“小导游”,返回时有几名“小导游”轮流介绍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又发现了许许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查寻,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起来,准备参加展示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上宽带网
同学们,宽带网是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今天,宽带网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吧!
1、自读宽带网,指名分段读,大家齐读。
2、说一说自己从宽带网上获得的信息。
3、说一说自己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网查到的花的资料(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师给予补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学生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学生参观别人的作品。
4、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
细心观察 畅所欲言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重在积累和练习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和学以致用。当然在学生的练习中还要注意语言要规范。比如“我的发现”比喻句的练习,有的学生会说“燕子像剪刀”“月亮像香蕉”“我长得像爸爸”等,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动脑的同时,都要及时进行纠正。二年级还应该注重句子的积累,所以在“读读认认”中我加了选择词语说话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还是令人惊讶的,经常这样的练习肯定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一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教学目标
课(章节)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表达能力。2.通过给熟字加偏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通过读背春联,让学生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通过搭配词语,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3.通过积极参与找春天的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处理、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语言中的比喻;找规律识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主动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有条理地说出来,写下来。
教学准备与手段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我的发现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排列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事物。主要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泡泡”的提示自主发现,并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以调动他们发现的兴趣。要注意两种相似的事物之间哪一种事物像哪一种事物,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做完教材上的练习后,还可进行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呢 如:“河水像一面镜子。”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自由地表达。日积月累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读读认认”,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借助词语理解字义。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针对学生对同音字容易混淆的问题,为了巩固新认识的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组词等练习来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右边一栏的后三组还要区分声调的不同。“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然后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再齐读、指名读,最后在反复朗读、吟诵的基础上背下来。注意读对联的节奏要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同时还要注意吟诵的语气,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口语交际本次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以《春天里的发现》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说”是重点,说好了,写几句话就容易了。可设计以下环节。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与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还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可以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展示台本次展示台的主要任务是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让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语文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材中两个学习伙伴提示了两种形式:一是收集描写春天的词句,二是展示自己写的有关春天内容的书法作品。这只是举例而已。展示和交流的形式应该丰富多彩,教师可通过引导,使学生的展示具有更多的语文因素。为了使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应结合本组课文教学早作布置,让学生做好准备。宽带网这是本册课本“语文园地”中新开辟的一个栏目,借用“宽带”这个网络新名词,新颖有趣,旨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与电脑网络等搜集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的能力。“宽带网”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本组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展示台”交流之前先收集,然后作为“展示台”里展示交流的内容之一。本组“宽带网”结合本组专题,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除了教材所举的例子,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搜集其他城市的“市花”资料,特别是本校所在城市和附近城市的“市花”。也可鼓励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了解某种“市花”的来历,并可在“展示台”里讲讲有关知识。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了解“市树”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㈡
观察联想,引导发现。㈠
读读认认㈡
读读背背㈢
我会说三、作业
一、我的发现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画面(也可以用实物投影“语文园地一”中的插图来代2.说话训练:看图美美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这幅“春景图”。㈡
观察联想,引导发现。1.教师示范说:春雨过后,地上的蘑菇长得多好啊!哟,我发现地上的蘑菇像小朋友的小花伞。你们觉得像吗?我们还可以说“小朋友的小花伞像蘑菇”。2.练习用“……像……”表达自己的发现。1.我们学过的课文或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像什么?请同学们大胆地想像,自由地表达。眉毛弯弯像月牙,桃花红红像朝霞,柳条长长像鞭子,河水清清像镜子。
2.朗读儿歌:3.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想一想,写一写。㈠
读读认认1.
谈话激趣2.
读一读:这一栏目要求小朋友们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幻灯片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红色。)(3.
记一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去进行比较)。4.
说一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㈡
读读背背1.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中国有个习俗,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帖什么呢?(春联)2.
理解春联: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琅琅上口)。3.
读记春联4.
展示: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㈢
我会说1.
谈话引入:在这个单元里小朋友们积累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句,谁能用自己积累的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赞美一下春天的美好?2.
读词:春光、天空、阳光、田野、小溪、枝条。3.
练习搭配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行。4.
交流搭配的词语,教师随即板书在黑板上,齐读。5.
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春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如:三、作业:1.
完成课堂作业:1、2、3、4、2.
背诵课外搜集的春联。
3.
观察生活,用“……像……”说一说。
说话训练:看图美美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这幅“春景图”练习用“……像……”表达自己的发现。朗读儿歌: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想一想,写一写。记一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去进行比较)。
说一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读词:春光、天空、阳光、田野、小溪、枝条。
练习搭配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行。
交流搭配的词语,教师随即板书在黑板上,齐读
第二课时(“展示台”“宽带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一、展示台二、宽带网三、作业
一、展示台1.
谈话激趣导入。2.
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展示学习成果。3.分组交流,相互鼓励。4.
班内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二、宽带网1.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听说过宽带网吗?(学生介绍自己所理解的宽带)。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2.
读一读宽带网上的信息,宽带网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些城市的市花)自由读;②抽生读;③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播放制作的带图片的市花幻灯片,依次出示:北京——月季
洛阳——牡丹
香港——紫荆花
澳门——莲花3.
教师介绍附近城市的市花,以及了解到的有关它的知识。播放制作的带图片的市花幻灯片,依次出示:
上海——白玉兰
杭州——桂花
余姚——杜鹃
4.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三、作业1.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6题。2.
上宽带网,查找更多市花或市树、市果的资料。
谈话激趣导入。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分组交流,相互鼓励。
班内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